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导学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盱眙县第三中学有效教学目标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等(第1课时)
课型
编写人
朱在彬
审核人
年级
7
学科
语文
学习目标
1、熟记三首古诗词,了解内容和艺术特色。2、掌握相关生字词,夯实基础。3、感悟自然的美丽和魅力,并学会表达。4、说话有针对性。
学习
重难点
1、感悟自然的美丽和魅力,并学会表达。2、说话有针对性。
学 习 过 程
说 明
预习板块
1、给黑体字注音:澄清( ) 摇曳( ) 匍匐( )( )静谧( ) 凋敝( )
2、填空:(1)天街小雨润如酥,( )(2)明月别枝惊鹊( )(3)( ),听取蛙声一片(4)晴空一鹤排云上,( )
(5)( )我言秋日胜春朝 (6) 旧时茅店社林边,( )
探究板块
下面语段有五处语病:①我国的传统节日都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今增设了假期,传统节日的内容可以更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②在传统节日的活动中,让人们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③就说端午节吧,古代有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袋、熏“五毒”、祈福辟邪等内容,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完全可以提高一些新的内容。④为防止传统节日不只是物质享受,我们可以举行各类文娱活动,如,上演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剧目来普及传统文化,使人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⑤总之,我们不仅要过“精神的节”,更要过“物质的节”。 修改:① ;② ; ③ ;④ ;⑤ 。
检测板块
1、给黑体字注音:酝酿( ) 澄清( ) 贮蓄( )水藻( )镶嵌( ) ( )
迸发( )主宰( ) 摇曳( ) 磅礴( )( )静谧( ) 凋敝( )
2、填空:(1)最是一年春好处,( )(2)明月别枝惊鹊( )(3)( ),听取蛙声一片(4)晴空一鹤排云上,( )(5)水晶帘动微风起,( )(6)东风不与周郎便,( )(7)( ),归雁洛阳边 (8)海日生残夜,( )(9)今夜月明人尽望,( ) (10) 但愿人长久,( )(11)( )我言秋日胜春朝 (12) 旧时茅店社林边,( )(13)田家少闲月,( ) (14)( ),吹面不寒杨柳风(15)青山有幸埋忠骨,( ) (16) 四面湖山归眼底,( )(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8)先天下之忧而忧,( )
延伸板块
《淡竹》(苏沧桑)(有改动):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一般踌躇满志。银杏,不惜褪去了一身浓艳,企图和蓝天的高洁媲美。兰花,像极薰衣草,所有的花都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机,幻想挣脱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④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尽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依附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献媚,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⑩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⑤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干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⑥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理解加点词语:⑴他可以很入世: ;⑵他也可以很出世: 。
2、划线句“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既说淡竹是“空”的,又说淡竹是“满盈”的,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3、阅读③,请你分析作者写作的意图。
4、请你揣摩文中 “淡”字的丰富意蕴。
学后反思
盱眙县第三中学有效教学目标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等(第2课时)
课型
编写人
朱在彬
审核人
年级
7
学科
语文
学习目标
1、夯实双基。2、感悟美文魅力,学会表达。
学习
重难点
感悟美文魅力,学会表达
学 习 过 程
说 明
预习板块
阅读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带着感激和依恋,带着激情和梦想,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忘不了生机盎然、温馨美好的校园;忘不了朝气蓬勃、勤学好问的同窗;忘不了循循善诱、晦人不倦的师长。在人生的每一个考场,我们都将无所畏具,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交出完美的答卷。
①给黑体字注音:馨: ;好: 。
②改错别字: 改为 ; 改为 。
探究板块
阅读《我的母亲》中的节选部分:
①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②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以上两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我”的母亲的?
答: 。
2.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答: 。
3.赏析画线的句子。
答: 。
检测板块
⑴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在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⑵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⑶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会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⑷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⑸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作者说:“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阅读全文,你认为生命是什么?从三方面概括。
答:① ;② ;③ 。
2.第⑵段中,划横线句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该段的原句加以回答。
3.作者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寻常小事记叙,由此感悟出了什么样的深刻道理?
延伸板块
1、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个结构与这相似的复句
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
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2、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分句,与例句组成一个排比句。
例句: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钟表,但买不来宝贵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