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司马光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1.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2.感受人物语言的艺术美。
孙权劝学
作者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司马光(1019-1086)
字 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终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959),按年记载了共1362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它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司马光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他的文章正因不甚刻意致力而能得自然之致。《资治通鉴》的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有文学色彩,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战争场面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推重。其他文章如《谏院题名记》等也写得精练明洁。另有《涑水纪闻》,写得简要、切实,《续诗话》亦有见解。
孙权劝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孙权劝学
曹操
孙权
刘备
孙权劝学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文中主要人物:
孙权劝学
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
孙权劝学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孙权劝学
范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务,孰若孤?”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 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孙权劝学
文言翻译五字法:
友情提示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孙权劝学
疏通文意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
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
对……说
说
现在
掌管
事情
用
事务
难道
想
做
句末语气词
只
应当
历史
罢了
说
与……相比怎样
以(之)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 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孙权劝学
朗读并理解: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
涉猎,见往事耳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__
卿今当
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
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开始
和
讨论
议事
非常(十分)
惊奇
现在
就
为什么
无实义
迟
于是
拜见
表顺接
读书人
再,又
孙权劝学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孙权劝学
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理 解 与 运 用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
说人没有学问,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
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
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XX同学在诗歌创
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上节课,宋兴同学朗读的《黄河颂》非
常好,真叫人刮目相待。
请解释“刮目相看”并造句
理 解 与 运 用
孙权劝学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孙权劝学
复述
孙权
吕蒙
鲁肃
劝
辞
惊
豪
非吴下阿蒙
军中多务
不可不学
当刮目相待
启示?
(现身说法)
(侧面描写)
孙权劝学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问题探究
孙权劝学
1.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
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二人情投意合。
5.告诉我 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4.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 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
学习要趁早。
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以能力显实力,用行动来证明。
待人真诚,友谊常在。
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启示:
孙权劝学
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好学。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劝
赞
孙权劝学
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够概括本文的内容,试问是哪个成语?
开卷有益
孙权劝学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总结全文:
孙权劝学
写作亮点:
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本文篇幅短小,只用了四句话(孙权说了两句话,鲁肃和吕蒙各说一句),就让人感受到三个人物说话时不同的口吻,并可以揣摩出他们的神态和心理。如孙权,作为国君,在对部下、爱将的劝说中,既有硬性要求,又不乏温和、现身说法的启发性态度。吕蒙开始用军务繁重来推脱,后来在孙权的要求、指点和鼓励下,“乃始就学”,体现了他的转变,在大有长进之后,他说的“士别三日”一段话颇有见地,充满自信。鲁肃是个忠厚长兄,看到吕蒙“论议”上的长足进展很是高兴,“大惊曰”,他惊异的神情和后面的话表现了他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
这篇短文还给人以很多的启示,可谓言简意丰。
孙权劝学
知识积累
吴下阿蒙 意思是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吴下,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下”表示处所。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字表示亲昵的意思。吴下阿蒙,三国时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这句话在语气上体现出吕蒙十分自信,让人感受到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确实学有所成;这句话后来演化成一个成语,表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孙权劝学
一、文学常识
二、正确读音
三、通假字
四、重点字词
五、古今异义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一义多词)
八、翻译
九、默写
十、阅读
文言文分式整理练习
孙权劝学
古今异义
辞 古: 及 古:
今: 今:
过 古: 孤 古:
今: 今:
更 古: 但 古:
今: 今:
博士 古:
今: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名称
更加
转折连词,但是
只,仅仅
重新
孤独
古时王侯自称
以及
到了……的时候
经过
到
美好的词语
推辞
孙权劝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罢了”。
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表示什么语气。
孙权劝学
就: 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当: 但当涉猎
当窗理云鬓
可: 不可不学
皆有可观者
以: 辞以军中多务
以钱币乞之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以为
一字多义
接近,靠近,趋向
完成
应当
对,对着
可以,能够
值得
用
用
把
认为
孙权劝学
劝学的故事:
陶渊明劝学
乐羊子妻劝夫读书
师旷劝学
孔子劝子路学习
孙权劝学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孙权劝学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门楹
身 居 陋 室
孙权劝学
陶渊明的劝学对联: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翻译:晋国的平公(国王)问师旷(人名)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老了吧!”师旷说:“干吗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的光亮。’点亮了蜡烛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
孙权劝学
《子路受教》
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也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反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人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簇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说苑》卷三
孙权劝学
1.比较下面两句中 “以”和“益”的意义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以汝之所能 加之以学 学亦有益乎 其入不益深乎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益”字不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益”字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益”字也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益”字也不同。
孙权劝学
②岂可及哉 ( )
A.别人怎能赶得上你呢B.你怎能赶上别人呢C.别人怎能赶得上你呢D.你怎能赶上别人呢
①非此之问也 ( ) A.我不是问的这个呀
B.不是这样的问题呀
C.不是这样的问题呀
D.我不是问的这个呀
2.选出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孙权劝学
④人受谏则圣 ( ) A.人受到劝谏就能成为圣人 B.人能接受劝谏就会变得圣明 C.人受到劝谏就能成为圣人 D.人能接受劝谏就会变得圣明
③士无教友则失德( ) A.士人没有同一宗教的朋友就会丧失道德。 B.士人没有敢于教导的朋友就会丧失道德。 C.士人没有敢于教导的朋友就会丧失道德。 D.士人没有同一宗教的朋友就会丧失道德。
孙权劝学
⑤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
A.接受教育重视向别人请教,谁能不顺利成长;毁灭仁义厌恶士人,将要受到刑罚。 B.接受教育重视向别人请教,谁能不顺利成长;毁灭仁义的凶恶之人,将要受到刑罚。 C.受到别人学习重视别人的问题,谁能不顺利成长;毁灭仁义厌恶士人,将要受到刑罚。 D.受到别人学习重视别人的总是,谁能不顺利成长;毁灭仁义的凶恶之人将要受到刑罚。
孙权劝学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个三国人物的主要经历、小故事。
课外拓宽
孙权劝学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拿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普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王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勗?”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孙权劝学
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单复,犹奇正,古代战术之一),以卿(卿,当为“鄉”。从卢弼说)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摘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孙权劝学
再见
孙权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