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骆驼寻宝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9.骆驼寻宝记

  • 格式:  PPT
  • 大小:  1.31M    17张
  • 时间:  2016-12

《骆驼寻宝记》ppt课件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骆驼寻宝记》ppt课件2
授课人——王晓莉
骆驼寻宝记
初一语文(下)
陈伯吹
名人名言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罗曼.罗兰
本课目标
记住本课作者,了解其写作背景。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理清文章脉络。
(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展开的?
(2)文中都写了哪些动物?
(3)从文章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几部分?

陈伯吹(1906--1998)
   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早年曾任小学教师。大夏大学高等师范科肄业。1927年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学校生活记》。1930年受聘于北新书局,主编《小学生》半月刊,并编辑《小朋友从书》。九一八事变后写了不少以抗日为题材、反映爱国热忱的童话。1934年任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负责编辑《儿童杂志》。抗日战争期间,曾任职于北碚编译馆。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参与发起组织儿童文学工作者联谊会,并任中华书局编辑,主编《小朋友》和儿童文学丛书。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协理事、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儿童文学《阿丽思小姐》、《骆驼寻宝记》、《一只想飞的猫》,论文集《儿童文学简论》、《他的漫步》等。
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创作于1982年,写得很有时代的特点,作者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许许多多的人存有一夜暴富的心态,然而又流于浮躁——文中各种动物的表现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一心想发家致富又不肯付出努力,结果一事无成。而骆驼却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贝:改造沙漠的植物。毫无疑问,骆驼的思想境界是十分高尚的,他的价值取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你能读准下列字的音吗?
嗥: 潺:
獾: 瞩:
獭: 踽:
瘸: 峙:
淙: 簇:
瞻:
芨:
háo
huān

qué
cóng
zhān

chán
zhǔ

zhì

你能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吗?
对峙:

豁然开朗:

养尊处优:
相对而立。
形容由狭窄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
处在优裕的环境中,安于享乐。
动物
寻宝
遥远的地方
火烧火燎
埋下
伏笔
急切
心情
寻宝去呀!
快走呀!
我们可以买个青水池塘
思考下列问题:
文中都写了哪些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

全文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几部分?
3 作者是怎样写其他动物“积极参与寻宝的”?又是怎样急急忙忙退出寻宝队伍的?
其他动物
骆驼
踏上寻宝的道路
半途而废的经过
历尽千辛万苦
寻到宝贝
反面衬托
为突出骆驼形象做铺垫
你想到了吗?
详写的有:

略写的有:
一笔带过的有:

单写的有:
合写的有:
大公象、金丝猴、黑熊、长颈鹿、金钱豹和大灰狼、狮子和老虎
白鹅、鸭、河马、小毛驴、孔雀
乌鸦、牛、羊、马、旱獭等
大公象、金丝猴、大白鹅、鸭、河马、黑熊、长颈鹿
金钱豹和大灰狼、狮子和老虎
拟人
耳朵、鼻子
一“鼻”之力
(抓住特征)
(语言生动形象)
金光灿灿——抓住特征
“丝绒袄”——比喻
今天你学会了吗?
本课作者是( )
他是( )、( )、( )。
2 从写作背景可以知道文中的大群动物半途而废的画面其深刻含义是—— ( )
骆驼——( )
陈伯吹
翻译家
中国儿童教育家
文艺理论家
对社会中想一夜暴富而又流于浮躁的人的讽刺
有理想的人格和顽强执著、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
课下作业!
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骆驼呢?
下文中的“鹦鹉”、“燕子”、“仙女”对写骆驼有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