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期末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83K    11页
  • 时间:  2016-12

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检测试卷1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七年级下语文检测试卷1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
A.奇崛(jué) 金罍(léi) 萦回(yíng) 恫吓(dòng hè)
B.猥 (wěi)鄙 遏止 (jié) 蹇 (jiǎn) 劣 蜿蜒(wān yán)
C.腼腆(diǎn) 绮丽(qí) 沙獾(guàn) 涟漪(liǎn yí)
D.隽逸(jùn) 窥伺(cì) 滂沱(páng) 剽悍(biāo hàn)
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淘醉 霓虹灯 乐不可支 蹑手蹑脚 B. 眷顾 孤苦伶仃 络绎不绝 束手无策
C. 嬉戏 不盛其烦 无可言谕 三眼一板 D. 栖息 引吭高歌 相题并论 家喻户晓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縠纹:有皱纹的纱 不胜其烦:能够承受 蹑手蹑脚:放轻脚步
B.凝眸:指眼睛 束手无策:捆、绑 克勤克俭:吃
C.喙:鸟兽的嘴 怒不可遏:阻止 家喻户晓:知晓
D.果腹:肚子 争妍斗艳:美丽 爱不释手:放下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D.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泰州“最美教师”杨向明被追授“江苏好人”,他的事迹可歌可泣。
B.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不法商贩东山再起。
C.莘莘学子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D.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因地制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6.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校长充满激情的讲话不禁使我心潮澎湃。
修改:将“在”删去。[来源:学科网]
B.为了避免感染H7N9禽流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要增强体育锻炼。
修改:将“增强”改为“加强”。
C.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号召IT企业多开展走进校园、服务教育。
修改:在句末加“的活动”。
D.因为他开始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因此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修改:将“因为”删去。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鹅 》 ― 丰子恺 ― 现代画家、文学家 ― 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B《 海燕 》 ― 郑振铎 ― 现代作家、文史学家 ― 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C《 鹤群 》 一江口涣一一日本小说家、评论家 ― 颂扬了集体主义精神。
D《 石榴 》 ― 郭沫若 ― 现代作家、诗人、学者 ― 抒写了深情诚挚的乡愁。
8、走近名著。(5分)
《繁星》《春水》是新诗当中很有特色的两本小诗集,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其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 。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充满哲理的名句便出自《繁星》,请你根据这首小诗的形式仿写一首蕴含哲理的话。
, , !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10.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3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4)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5)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6)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7)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8) ,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9)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场面的句子是 , 。(李贺《雁门太守行》)
(10)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一句“ ”抒尽了天涯游子的凄苦愁楚。(马致远《天净沙》)
(1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刘禹锡《陋室铭》)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11~15 题。(17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6分)
⑴可爱者甚蕃 ⑵濯清涟而不妖
⑶香远益清 ⑷亭亭净植
⑸陶后鲜有闻 ⑹宜乎众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13.作者从 、 、 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3分)
14.短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 的生活态度。(2分)
15.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16~18 题。(9分)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征求不已 ②兼东征西讨
③遂致灭亡 ④惟欲清净
17.翻译句子(注意关键字词)(3分)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译文:
18.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

(三)春雨梨花   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捎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     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竟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19、本文的线索是 。(3分)
20、品读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梨花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 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梨花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4分) 象征意义是 ;
作者的情感是 。
21、文中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22、文中第五段文字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请试举一例。(3分)
23、如何理解“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 爱”这句话的含义? (3分)
(四)晶莹的瞬间
赵丽宏
那天下午,正在听肖邦的一段钢琴夜曲,弹奏者是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飘逸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琴声徐缓,如歌如诉,尽管优美,但谁也不能否认蕴藏在这歌声中的忧伤,这淡淡的美丽的忧伤轻轻扣击着听者的心情,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徜徉,在这引动故事中飘飞……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突然地,外面下起雪来,洁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天空。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周围回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净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也是在春节过后的一天,刚迈出中学校六的我,告别父亲,孤身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前往异乡。火车开出不久,就睛大雪。这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时望去,白茫茫一片。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原中。当时,我感到命运正通过这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祥的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里一片抱怨声。在我周围烦躁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①“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竟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女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微笑地注视着快乐的女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回答不上,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色,我尽自己所能,尽量回答她的提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母女俩互相依偎着安静入睡,即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 我和这对母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盆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独、忧虑和烦躁。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神龛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此后,每当我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道路时,心里就会响起那单纯明朗的歌声:②“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就在我渲染在遥远而温馨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回响,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诗意的奇妙片刻,去放飞自己自由而宁静的心境是那么的好。 (本文有删改)
24.第二段中写“雪花”,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5.文章为什么要两次写小姑娘的歌声?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回答。(2分)

2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②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神龛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

27.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晶莹”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五)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1)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2)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3)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镜,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4)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5)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6)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的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7)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8)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9)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28.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29.第(4)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2分)

3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划线的句子。(3分)

31.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3分)

三、写作(满分50分) 32.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有些事不必等将来 (二)幸亏有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七年级下语文检测试卷1答案
(一)11、⑴多 ⑵洗涤 ⑶更加 ⑷竖立 ⑸少 ⑹当然
12、⑴(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2分。划线处各1分)
⑵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分。划线处各1分)
13、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各1分)
14、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16.①停止;②向东;③于是,就;④仅,只 (共4分,各1分)
17.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3分)
18.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分,有安居乐业即得分)
(三)19、(春雨中的)梨花(3分) 20、生活中纯洁、美好的事物;喜爱、赞美之情。(4分) 21、作者去梨乡的心情和内心的想法。(3分) 22、细节描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3分) 23、梨花以其自身的美好唤起了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3分) (四)24.内容上 ,写洁白晶莹的雪花,表达了对自然精灵的赞美,与下文小姑娘的童真美相映衬。
结构上,引出对那年下雪天在列车上的往事的回忆,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25.第一次写小姑娘的歌声,是为了具体表现小姑娘的天真和乐观;第二次写小姑娘的歌声,是为了表现小姑娘的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给予我深远的影响。
26.①将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并与仅文字构筑的诗作对比,突出了肖邦的钢琴曲梦幻般的美妙动人。②以“第一行脚印”来暗示自己开始了新的社会生活,用“美好的憧憬”“深深 ”这些词语,表现自己在小女孩精神影响下的积极乐观和坚定自信。
27.含义“雪花和琴声的明朗洁净;小姑娘的单纯天真;自己向往的的生活。情感:在困境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着对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