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朗读节奏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一般停顿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盖”、“夫”、“且”、“若夫”、“至若”、“故”、“乃”等词语之后,“而”字之前。 )
yù jiàn chǔ shè zhuì yuē
寓 剑 楚 涉 坠 曰
寓言 宝剑 清楚 干涉 坠落 子曰
公寓 剑客 楚国 涉及 下坠 ( )
wú dù qǐ tú bà
吾 渡 岂 涂 罢
吾身 渡口 岂敢 糊涂 罢免
渡船 岂有此理 涂料 罢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
渡水。
jù立即。
这儿。
糊涂。
qì雕刻。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课堂练习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思考
楚人是个怎样 的人?
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寓意:
处理问题不能只相信条条框框,不能只相信书本上的知识或以往的经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大胆尝试。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
郑人买履
《韩非子》
寓言是一种具有讽喻性、劝诫性特点的文学体裁,即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借物喻人等,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能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他是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应读准的字音:
1、先自度( )其足
2、吾忘持度( )
3、遂( )不得履
4、宁( )信度( )
duó
dù
suì
nìng
dù
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有时相同,
有时不同:
之
已得履
遂不得履
得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而置之其坐
而忘操之
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度
而
其
一词多义
1、度: ①先自度其足 (量长短)
②吾忘持度 (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③宁信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之: ①而置之其坐(代指量好的尺码)
②何不试之以足(履) ③至之市(到……去)
④入水求之(代指剑)3、置:①郑人有且置(备办,这里指“购买”)履者
②而置(放)之其坐。 4、市:①至之市(集市)
②市(集市)罢。
通假字:“明明写这个字却用了另一个字。”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不同的字有时意义是相近的:
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重点词语解释
1、而忘操之 操:拿,携带2、及反 及:到,等到3、遂不得履 遂:终于4、宁信度 宁:宁可5、无自信也 无:不,没有6、遽契其舟 遽:立即,匆忙。 契:雕刻 7、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指示代词,这儿8、不亦惑乎 惑:迷惑,糊涂
翻译时需要调整顺序的句子:
1、郑人有欲买履者
意为:有欲买履之郑人
意为:何不以足试之
意为:无信自也
2、何不试之以足
3、无自信也
翻译句子有时句子需要补充完整:
1、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忘了拿尺寸),(他)于是对卖鞋的人说:“我忘了拿尺寸。”
等(他)回来时,集市已经结束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译文: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
第一层: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结果: 市罢,遂不得履
第二层: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评一评: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郑人
愚蠢、死板、固执、
迂腐、不知变通 ……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讽谕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总结
二则寓言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
中国古代寓言
杯弓蛇影 画蛇添足 叶公好龙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狐假虎威
削足适履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井底之蛙 黔驴技穷
……
伊索寓言:
《说谎的放羊娃》《狐狸与葡萄》《口渴的乌鸦》 《狼与母山羊》《蚊子与狮子》 《乌鸦与狐狸》《农夫与蛇》 《狼与老太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