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单元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69K    6页
  • 时间:  2016-1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家庭作业练习试卷免费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quán) _ 释 (jiǒng)   迫 危言(sǒng)______听 摇摇欲(zhuì)______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深秋的天平山,枫叶正红。去天平山可以饱揽那五彩斑澜的美丽景色。一个小时后,我们以经登上了天平山顶。从山上眺望,开阔的视野,碧兰的天空,让我们心旷神怡。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10分)
①竹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 。
④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
⑥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
⑦谁道人生无再少? , 。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
A.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
(2分)
  B.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阅读《古代寓言二则》,完成6-9题。(10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而置之其坐______________ ②及反_________________
③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 ④遽契其舟______________
7.“先自度其足”与“吾忘持度”中两个“度”意思是否相同?请作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上两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却耐人寻味,请你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①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②,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
【注】①说,同“悦”,愉快,高兴。②愠,恼恨,怨恨。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安恩与奶牛》的片断,回答11-13题。(9分)
①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闹: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
②“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11.第一段,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老妇人的? 能看出安恩是一个怎样的老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段,安恩反复说“我们”,“我们”指谁?如何理解这个“我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5题。(6分)
地球上的水
①尽管从太空中看过来地球大部分区域被美丽的蓝色海洋所覆盖,但实际上相对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算多。
②美国地质勘探局勘测结果显示,即使我们将每一片海、每一条河与每一个地下湖的水都聚集起来也只不过形成一个蓝色的小水泡挂在地球的旁边。这个水泡相对地球来说并不太大,直径仅约1384千米。
③地球上的水有98.5%存在于海洋中,还有3.5%存在于大气中的云、水蒸气和河流、湖泊、冰盖、冰谷与所有生物的体内。由此可知,地球表面绝大多数的水都是存在于海洋中的成水,而为我们人类(当然也包括绝大多数生命体)赖以生存而提供的水却只是剩下的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
④总而言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不多的,人类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
14.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挂”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5.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21题。(17分)
摸书
冯骥才
  ①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裕。”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4000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②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③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找到知己,又发现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④闲时,从书架上抽下几要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找开来读是一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找开也是一种享受;而凡读过的书,都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⑤当一本古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少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⑥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每每此时,“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她的神气好似看到了过去一幅迷人的画。
  ⑦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话:“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她早已懂得。

16.莫拉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作者却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这两句话分别蕴涵着什么意思。(4分)


17.文章第③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18.作者在文章第④段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未读和已读过的书的具体感受,你对读书有过什么样的感想,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4分)


19.围绕着“摸书”这一线索,作者记叙了他和莫拉之间的一次思想上的交流,你认为他们为什么都喜欢“摸书”?是不是他们就不读书了呢?(4分)


20.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 “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的理解。(3分)



三、作文(3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花一世界,每一样事物、每一份情感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都需要阳光、需要理解、需要肯定、需要实现自我的意义,也都需要你用自己的心去读懂它。
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00字 (3)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参考答案
1.诠 窘 耸 坠
2.
错别字
揽
澜
以
兰

改 正
览
斓
已
蓝

3.略
4. ①“一部”放在“中华美食文化”之前。 ②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听到美妙的声音)。
5. A.示例1: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有多好(多聪明、多体谅人、多懂事);
示例2:人家的孩子比我强(好)。
B.言外之意:你不如人家的孩子;你比人家的孩子差。
6.①坐,同“庠”,庵何 ②及,剑,等剑 ③遂,终于 ④契,雌刻
7.第一个是(“duó”)量长短;第二个是(“dù”)量好的尺码。
8.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9.【示例】做事不能因遁守旧、迂腐固执、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
10.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快乐的事情吗?
11. 穿着、动作和神情。勤俭和朴实,自尊,安静从容。
12.环境描写。反衬出安恩的沉静安详从容。
13.“我们”指安恩与奶牛。“我们”写出了安恩早已经把自己和那头孤零零的奶牛视为同等的生命,安恩的淳朴性格以及对动物的慈爱之心在“我们”里集中体现了出来。
14.“挂”字形象地说明了水泡的小,突出水资源的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15.作比较、列数字,具体准确地强调了淡水资源的匮乏。
16.莫拉:书囊括了古往今来所有流传至今的知识.
作者:书里还有一些更加深奥的知识没有被人们开发出来
1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8.一本书看的次数多了,自然会生出一种特殊的感觉,随着理解的加深变得熟悉又陌生.一本没读过的书充满着一股神秘.
19.因为他们都热爱书籍,对书都有特殊的感觉. 不是,他们还是会读书,就莫拉的丈夫,像醉汉泡在酒缸里
20.读书最粗浅的方式是读 ,一旦人与书到了一定的境界,对于书不在限制于读,而是理解深层次的东西。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