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 循环小数

  • 格式:  DOC
  • 大小:  49K    5张
  • 时间:  2015-03

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人教新课标5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以及判断一个小数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对比、观察、理解什么是“循环”,进而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我们这节课来探索一些有趣的规律。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
在故事中使学生体会到:依次、不断重复、循环几个词语的含义。
师:这种不断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在实践中探究
(一)什么叫循环小数
出示:10÷3看看它的商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试算,发现余数总是重复出现“1”,导致商总是重复出现“3”。
引导学生用合适的符号表示这种商该怎样表示?
(板书:10÷3=3.333……) 
(二)师:(出示下组题)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
2÷9=0.222……
5÷12=0.4166……
9÷55=0.16363……
小组讨论。
通过观察,交流,汇报体会:有的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重复,有的是从某一位开始重复,而且有的是重复一位数字,有的是重复几位数字。
师:像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
学生体会得出循环小数的关键词语。教师给出概念。
(板书循环小数的概念)
师:为什么要强调从“小数部分”而不是从“整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三)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几个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投影显示)请你写出序号,看哪一个小数是循环小学,就在序号后面打勾。你还可以评一评,我的哪一道题出得有水平?
(1)5.02727…… 
(2)3.212121
(3)6.416416……
(4)3.1415926……

通过交流评价以上几个数,得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关系。随之板书。
三、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说点什么?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件出示练习题。
课后反思: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学生要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并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包括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等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就循环小数这部分的内容来看,学习的重点已不是计算,而商中某些数字的重复或依次出现对学生来说是种很有趣的现象。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首先用兴趣激励发激发学生学习循环小数的热情,然后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达到学习目的。
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学生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然后学生进行验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商除不尽时用省略号表示。教师启发引导观察“比较5.333…。教学的本意是让学生有更多体验的机会,能够自己悟出定义。但是在体验的背后教师忽视了学生最根本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进而抽象概括,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在定义没有下完整的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只有凭借自己浅薄的认知去“碰运气”,得出的结果没有可立足的依据。因此在一味强调数学体验教学的模式时,教师还是要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7.14545…这两个循环小数,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
为了节约时间我没有让学生计算这四题,这样一来时间是用得少了,可让学生体验的意图就流于形式了。因为每个学生只做了一题,不能充分体验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更不能在此基础上自己归纳出循环小数的含义,所以最终循环小数的含义是由老师给出的,而不是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后由学生自己的经验所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