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地理课件

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自然地理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自然地理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自然地理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自然地理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自然地理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第四部分 区 域 地 理
自 主 梳 理
知识点一
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背靠________,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________、南海,内海有渤海和________海峡。
2.四至点
太平洋
亚欧大陆
东海
琼州
黑龙江主航道
曾母暗沙
乌苏里江
帕米尔
3.相对位置。
(2)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日本、________、马来西亚、文莱、__________。
(1)陆上邻国
朝鲜
俄罗斯
吉尔吉斯斯坦
巴基斯坦
尼泊尔
老挝
韩国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知识点二
地形和地势
2.主要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__________一阴山、昆仑山-b________、南岭。
西高东低
阶梯状
山区
天山
秦岭
(3)西北-东南走向:g________、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________、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____________。
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内蒙古高原、________、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
巫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祁连山
贺兰山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 ________ ______ 、柴达木盆地、________。
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山东丘陵、________。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
盆地
四川盆地
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
以练促记
(2012·新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解析:(1)本题区域定位直接判断难度很大,可采取排除法,即图示的经纬度可判断甲、乙城市均位于我国大陆,且大致同纬度,而选项A、B、D 所说两地,南北位置差异明显,很容易排除。故选C。(2)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以上;乙城市位于淮河以北的黄淮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以下;夏季两地温差相差不大。
答案:(1)C (2)A
知识点三
中国的气候
1.气温分布
2.降水分布

纬度位置
冬季风
高温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夏秋
3.温度带和干温区。

4.气候主要特征:______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________。
暖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湿润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季风
复杂多样
知识点四
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季节性
高山冰雪融水



黑龙江





黄河



长江
2.主要湖泊:__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__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________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青海
鄱阳
青藏高原
知识点五
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征:总量________,人均不足。
2.水资源。
(1)分布特点及对应的解决措施。
①空间:南多北少,________——跨流域调水。
②时间:____多,____少,年际变化大——________。
(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水污染、浪费严重——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
(3)水能资源的开发。

东多西少
夏秋
冬春
兴修水库
3.土地资源。
(1)土地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_________ _______。
(2)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切实保护
耕地
沙漠化
4.矿产资源。
(1)基本特征:分布广泛,相对________。
5.海洋资源。
(1)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化学资源及海底石油。
集中
生物资源
禁止过度捕捞
以练促记
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1)~(3)题。
(1)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  )
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B.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2)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水量、地形 B.气温、降水量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
(3)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解析:(1)耕地、水资源比重的比值相差越大表示水土配合越差。由图知,北方水源不足,而南方水资源有余但耕地较少,其中河北水土配合最差。(2)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使水资源南多北少;北方平原面积广大,南方低山丘陵广布,使我国耕地北多南少。(3)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更严重,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径流总量小)和用水量过大(如耕地多,农业用水多)。
答案:(1)A (2)A (3)D
要 点 突 破
要点一
主要地形区的位置、范围及特征
2.四大盆地。
3.三大平原
学以致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等高线的形状分析,中部地形是________。
(2)这个地形区的海拔为________m左右,是我国的________。它位于我国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上。
(3)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符合该地形区的是(  )

(4)这一地形区的西部海拔上升到________m以上,是我国的________山区。这一地形区的东部海拔上升到________米,是我国的________山。
解析:由图及题干知:图示区域在105°E、30°N交会处。等高线数值周高中低,西部海拔3 000米以上,且内部稀疏,四周稠密,确定出该区域为四川盆地。(1)联系所学知识和图中等高线的数值。(2)由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区为四川盆地。(3)从盆地的经纬度与地形起伏可判断:A为准噶尔盆地;B为四川盆地;C为塔里木盆地;D为柴达木盆地。(4)读图可知该地形区西部为横断山区,东部为巫山。
答案:(1)盆地 (2)500 四川盆地 二 (3)B
(4)3 000 横断 1 000 巫
要点二
中国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突破
我国夏季风与东部雨带移动规律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而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
(1)5月,北上的夏季风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便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如广州5月份降雨量就接近300 mm。
(2)6月,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1个月左右,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从天气角度分析,属于准静止锋。
(3) 7~8月,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
(4) 9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
(5) 10月,夏季风从我国大陆上退出,雨季也随之结束。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降水多集中在5~9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学以致用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
A.E   B.F   C.G   D.H
解析:(1)由图可知,两条相邻等值线数值差为0.2,根据“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可判断出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为0.25<E<0.45,0.45<F<0.65,故正确答案是B。(2)E、F两地纬度相当,则可排除C项;E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光、热、水条件比较稳定,气候风险度小;F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气候条件不稳定,风险大。因此造成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3)由图可知,H地纬度最高,水热状况相对较差,全球气候变暖后,H地的气温、日照等都趋于优化,即更适合柑橘生长,因而风险度降低最明显。
答案:(1)B (2)A (3)D
要点三
中国的河流
1.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内、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明显,季风区南北跨度大,因此南北差异也较大。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拓展提升
黄河凌汛
(1)概念:凌汛是冰凌阻塞河道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
(2)出现地段:宁夏到内蒙古河套的上游河段、下游的山东境内。
(3)形成条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末春初有结冰现象出现,河流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河道形态上游宽、下游窄或河道弯曲回环。
(4)成因:下游河流封冻时间早于上游,解冻时下游晚于上游,这就容易导致上游冰凌随水流运动到下游后被阻塞,使水位上涨而产生凌汛。
学以致用
(2012·大纲全国卷)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1970-1976年 
B.1977-1984年
C.1980-1989年 
D.1989-2000年
(2)该支流流入(  )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
(3)1983年以来 ,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
B.兴建水库的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结合图例,分析选项所给时间段,可知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特征。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580亿m3,长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10 000亿m3,辽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少,黑龙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3 000亿m3。根据该支流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1 500亿m3,可排除A、C两项;再根据该支流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可知,该支流流入长江。(3)影响河流年净输沙量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1983年以来,该支流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呈上升趋势,说明与水量无关,最可能的是该支流流域通过兴建水库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
答案:(1)A (2)B (3)B
高 分 跨 栏
热门考点一
中国地形地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地势是中国自然地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了深刻的人地关系。以我国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地形地势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是高考复习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1.有利影响。
(1)对农业:平原、盆地和河谷地区,土层深厚肥沃,利于农耕,是我国主要农耕区;山区、高原区,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利于发展林牧业并形成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
(2)对工业:平原、盆地和高原区,外力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矿产;山地丘陵区,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丰富的金属矿产;阶梯状地势产生丰富水能。不同地形地势特征为工业生产提供 丰富多样的原料和能源。
2.不利影响。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也对我国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地表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②山区面积广大,限制了耕地面积,造成我国耕地比重小;③西高东低的地势及多样的地形阻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制约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④独特的地形地势特征影响我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明显体现了东西的不均衡。
【例】 (2012·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地貌类型的判断及其成因。读图可知点苍山、洱海属于断层形成的地垒和地堑:A处位于陡坡以上,属于断块山;B处是河流流出山区形成的冲积扇。第(2)题,考查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筑对该地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农业生产、湿地、森林、地质灾害、大理古城的保护等方面加以阐述。
答案: (1)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热门考点二
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 (2012·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近三年来,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2)面对特大干旱,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支持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5)据图说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古老的纳西族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分布和流向可判断出该地地形特点。第(2)题,干旱林区应防范火灾。第(3)题,农业抗旱从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用耐旱作物品种、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进行回答。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从修建水电站利弊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第(5)题,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民族风情不同,其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主要是地形闭塞,与外界交流少。
答案:(1)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2)森林火灾(病虫害)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旱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5)建筑(服饰;民俗) 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巩 固 落 实
1.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1)~(3)题。
(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河流众多,地势低平,海拔多在20~40 m之间,因此该地区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属于东部季风区,应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2)地势低平,降水较多,就会造成排水不畅,易产生洪涝。(3)判断该地形区可采用排除法,长江中下游地区符合图示特点,因此选B。
答案:(1)A (2)A (3)B
2.读我国某区域图(图1)及地形剖面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是__________。
(2)据图2分析,沿该剖面山脉雪线分布规律为(  )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3)据图1、图2分析,该山区A侧与山区B侧相比较,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A侧发育的河流数量较多,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
B.B侧落差大,水能较丰富,流量较大
C.A侧冰川面积小,冰川融水少
D.山地降水B侧多于A侧
(4)图示山脉两侧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
解析:本题借助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考查我国地形的特征。图示山区应为祁连山脉的一部分,其一侧是河西走廊,另一侧是柴达木盆地。
答案:(1)祁连山脉 (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D
(3)A
(4)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
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