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地理课件

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广东乡土地理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广东乡土地理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广东乡土地理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广东乡土地理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广东乡土地理ppt课件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四节  广东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 区 域 地 理
自 主 梳 理
知识点一
广东省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广东省简称“____”,源于古代春秋时期的“百粤”之地。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部,介于北纬20°12′~25°31′、东经109°45′~117°20′之间。______线横贯本省中部,纬度较低。北依____,与江西、湖南两省相连,南临____并在珠江口的东西两侧分别与____和____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隔____海峡与海南省相望,东邻____省,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总面积约18万 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居全国第15位。其中岛屿面积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全省大陆海岸线长3 368.1 km,居全国第2位。

北回归
南岭
南海
香港
澳门
琼州
福建
广东省的省会是____。目前省内辖2个副省级市(广州、深圳),19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
广东省是我国人口大省。2008年末常住人口9 544万,居全国第1位;户籍人口8 049万,居全国第4位。全省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潮汕平原、________及西南沿海地区;人口稀疏地区主要在____山区。广东省是著名的侨乡,广东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近3 000万,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东省是我国56个民族都齐全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6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3%,其中壮、瑶、土家、苗、侗等5个民族人口约有106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4.7%。
广州
珠江三角
粤北
2.自然特征。
(1)气候:热带、________季风气候;夏季常有________登陆,________少雨。气象灾害繁多,主要有寒潮、龙卷风、暴雨洪涝和热带气旋等。
(2)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中南部是比较平坦的____________;北部多________地貌,南部沿海多________地貌。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___________作用。
(3)水文:________是本省流程最长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约5~10月为汛期,航运量仅次于________居第二位,其支流上游________水能丰富。
(4)植被: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亚热带
台风
冬春
山地丘陵
珠江三角洲
丹霞
海蚀
侵蚀和搬运
珠江
长江
红水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土壤:多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土质黏重,需加________、种植________、掺沙子等措施进行改良;珠江三角洲以________为主。
(6)自然资源:有“稀有金属和________之乡”的称号,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繁盛;滩涂广布、________宽广,海洋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比较匮乏。
熟石灰
绿肥
水稻土
有色金属
大陆架
知识点二
广东人文地理特征
1.文化:具有________、包容性和________。
2.建筑:骑楼、客家围屋等特色鲜明。
3.旅游:海陆景观兼备,四季皆宜,可进入性强,接近________,地区________强,发展潜力大。
4.农业:有___________、城郊农业、热带园艺业、水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尤以________最具特色。
5.工业: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基地,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__________中心。
开放性
创新性
消费市场
接待能力
水稻种植业
基塘农业
轻工业
微电子工业
6.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南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形成的大三角洲和东江形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呈________形状,地面起伏较大,多低丘和洼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河流密布,土壤肥沃,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区,是岭南的________、________基地、蔬菜基地和________基地。经济地理的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佛山、珠海、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城市,及惠州和肇庆的部分地区。
倒置三角
粮仓
水果
花卉
7.交通。
广东省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我国南方的出海门户,也是我国大陆地区联结港澳的咽喉。受其地理位置和较长海岸线的影响,现已初步建成以____为中心,以____为特色,铁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广东境内有____、____等国家铁路大动脉,使广东与我国北方省份紧密相连;____铁路与______铁路沟通了省内东西方向以及广东省至西部省份的交通;经深圳罗湖港的广九铁路东铁,可直达香港腹地
广州
水运
京广
京九
广湛
广梅汕
要 点 突 破
要点一
广东自然地理特征
1.广东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广东处于祖国的南部,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面向东南亚,凭借沿海优势,海运便利,是中国对外交流的平台。
2.广东地形分区。
全省地势北高南低,山地、平原、丘陵、台地纵横交错。山地、丘陵面积广。可分为四个地形区:粤东平行山地和粤东南沿海丘陵区;粤北山地区(全省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 902 m);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河网密集;粤西山地与沿海台地区(包括雷州半岛)。
3.广东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有利条件:广东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水源和热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
(2)不利条件:降水集中,常出现洪涝灾害;水利工程量大,投资多,成本高。
(3)广东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广东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终年不冻、水力资源丰富,支流众多,河网密布,汛期多集中在夏季;原因:广东西北部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中南部为低地平原地形,年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
学以致用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用“=”分别画出经过甲、乙两处的山脉走向。
(2)图中小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  B.灌溉  C.旅游  D.航运
(3)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示农业基地形成的区位优势。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1)结合甲、乙两地河流发源地及其流向确定山脉走向。(2)由于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修建运河主要是用于灌溉。(3)由河流流向判断该地北高南低。(4)该地成为农业基地是由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决定的。
答案:(1)甲处:西北-东南 乙处:东北-西南(画图略)
(2)B
(3)北高南低 河流流向自北向南
(4)①地处低纬,光热资源丰富;②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水热条件配合良好;③冲积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④河网密集,灌溉便利;⑤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大。
要点二
广东人文地理特征
广东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著名侨乡,外来人口多,外来文化与广东本土文化融合,使广东文化更具活力、开放性和创新性。随着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举办,又一次为广东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
广东名胜古迹众多,广州、潮州、佛山为历史文化名城,孙中山先生的故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不胜枚举。
1.广东的工业。
广东省是领先我国的工业大省之一。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等九大支柱产业对广东工业增长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
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其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①地理优势:毗邻港澳,有天然海道良港,对外贸易方便。②人缘优势:是全国著名侨乡,有利于招商引资。③互补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资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成本过高,市场容量小;澳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发展空间狭小;珠江三角洲的自然、人力资源丰富,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吸引了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加上其经济的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司薮蟮南咽谐 ④人才和技术优势:高速发展和较高的待遇,吸引了内地大批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⑤政策优势:率先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设立等。
2.广东的特色农业——基塘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大力发展具有广东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珠江三角洲初步成为亚热带水果、花卉、蔬菜等园艺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加工基地;粤西地区建成早熟荔枝、优质龙眼、香蕉、菠萝、糖蔗和北运蔬菜生产基地;粤东形成名优茶、沙田柚以及青梅、蕉柑等生产基地;粤北形成白毛茶、反季节蔬菜、烟草和杂果生产基地。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
基塘生产: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建的耕作经营管理制度的一种新型农业。基塘是指水塘及包围水塘的小地块。这种农业生产包括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类型。在珠江三角洲中部,有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便积水不退,后经人工改造,把洼地深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四周成“基”。“基”既可在暴雨洪水时防止塘水泛滥,又可在“基”面上栽培桑树、甘蔗、果树等。比如,“基”上种植桑树,桑树可以养蚕,蚕沙投入池塘又可成为鱼的饵料,鱼类及微生物分解后的塘泥又成为“基”面上作物的肥料,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利用构成基、塘互养的水陆物质循环体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这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改造自然的突出典型。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顺德、南海等市。新的基塘农业模式和科学的方法,使农副产品更多样化,质量更提高,更具有进入港澳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3.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
(1)设立条件:交通便利、众多廉价的劳动力、著名的侨乡。
(2)我国经济开放对本区的影响;带动珠江三角洲农业更趋专业化;乡镇工业蓬勃发展;市镇群集,都市化程度高。
(3)主要特区。
①深圳:地处南部沿海,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与香港新界接壤,是中国最早和发展最好的特区城市。1979年成立经济特区,特区的政策优势、毗邻港澳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加上全国的大力支援,深圳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城市,经济以轻型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建材等工业发达。高速公路和准高速铁路连接广州,京九铁路直达内地城市。深圳机场是拇蠓泵娇港之一。“新加坡的城市环境,香港的城市效率”是深圳的城市建设目标,2000年已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国际“花园城市”,2004年又被CCTV评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十大城市之一。
②汕头:粤东地区中心城市,广东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背靠经济发达的潮汕平原、濒临南海,毗临港澳,是粤东、赣南、闽西南的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历史上就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重要港口,水陆空交通十分发达,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1981年设立经济特区,是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农牧渔和旅游、交通运输、商业、房地产业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特区。
③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望,南接澳门,由于岛屿众多,被誉为“百岛之市”。1980年成立特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口岸和外贸基地,是一座新兴的花园式海滨城市,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也是我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市容游览、环岛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购物、体育竞赛”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和每年一次的国际房车赛珠海站的赛事以及一级方程式赛车赛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是珠海著名的旅游项目。
4.广东的旅游业。
广东省自然风光独特,景区众多。北部是连绵的五岭,群山间有优美的峡谷、深邃的溶洞、茂密的森林,其中丹霞山位居广东四大名山之首。粤中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多低山丘陵,小而精致,有珠江贯穿,温泉遍布。
悠久的历史给广东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全省文物古迹遍布,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广州、佛山、梅州、潮州、肇庆、雷州等6座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岭南园林,南华寺、光孝寺等著名古寺,有龙母祖庙、陈家祠等辉煌建筑。广东也是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区之一,广东沿海拥有全国最完善、最丰富的旅游度假区。
丹霞山,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中国红石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粤北韶关市仁化县丹霞镇。丹霞山海拔408 m,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目前世界已发现的1 200多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由此成为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
学以致用
(2012·茂名模拟卷)被载入世界环保史册的基塘农业为珠江三角洲农民完成了原始的资金积累之后,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蕉)基鱼塘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1)~(3)题。
(1)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②农产品市场条件的变化
③当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 ④技术条件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在稳定的果基鱼塘系统中,果树对于鱼塘的环境价值主要体现为(  )
①果树美观,吸引游客 ②冬季防寒,夏季减弱台风的袭击 ③防止基泥崩塌 ④塘泥使香蕉、大蕉生长茂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花基鱼塘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
①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 ②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③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④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1)导致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农产品市场条件变化的需要。(2)这是果树(森林)的环境作用的具体体现。(3)为维持花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应避免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布局向粤西地区转移的趋势。
答案:(1)B (2)B (3)D
要点三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广东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条件优越,北部山区有色金属、水能比较丰富,珠江口油气资源也极具开发前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日益表现出用地紧张、“油荒、电荒”,甚至“水荒、民工荒”等问题。广东背陆靠海,干旱、洪涝、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均有发生。土地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沿海经济活动频繁,石油进口量大,油轮泄漏等)、大气污染(酸雨)、城市环境问题突出。赤潮、咸潮多发,海平面上升、海岸生态破坏、渔业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严峻。
学以致用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广东省台风风暴潮灾害分布示意图
(1)从图中可读出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2)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解析:(1)读图可知答案。(2)临时建筑大多不太牢固,大风雨时容易发生危害。
答案:(1)C (2)B
高 分 跨 栏
热门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24日10:46,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报道:惠州火车站,东莞—郑州的火车来了,农民工们井然有序地登上回家的列车。随着传统密集型产业在珠江三角洲的撤离,昔日“世界工厂”的热闹场景和每年汹涌的民工潮或将成为历史。
材料二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海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曾形成了“________”的加工贸易模式。
(2)材料一中提到广东产业撤离,即“优势弱化”。这里的“优势”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在“搬家”时所产生的影响。
(5)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或地区将一些工业转移到广东省,形成了下列三种生产模式。

模式②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1)属基础题,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2)产业撤离,即“优势弱化”,优势应联系其当初吸引产业来发展时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3)珠江三角洲劣势:经济基础、经济腹地、城市依托、科技力量等方面。(4)调动运用教材所学即可。(5)②模式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当地市场广阔。
答案:(1)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 前店后厂
(2)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3)①经济腹地比长江三角洲小;②经济基础不如长江三角洲好;③大城市依托作用不如长江三角洲强大;④科技力量不如长江三角洲雄厚。
(4)低端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促进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承接新的产业和加强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5)市场
巩 固 落 实
1.目前,广东省区域划分为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粤北四个板块,这对分类指导、推动各地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发展,有人建议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为“珠江三角洲”、“沿海欠发达地区”、“山区”三个板块,读图完成(1)~(2)题。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新的划分方案的三个板块主要考虑(  )
A.区域面积大小     B.历史沿革差异
C.经济发展状况 D.自然和交通条件
(2)关于三个板块以及广东省实施的发展策略,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板块优化发展,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B.沿海板块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沿海经济带
C.山区板块保护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主形成生态屏障
D.广东省内各板块发展策略不同,将导致区域发展更加不平衡
解析:(1)区域差异是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原区域的划分方案是以区域相对位置差异进行划分,新的区域划分方案在区域相对位置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故答案应选择C。(2)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区域的优势,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指明发展方向,因此广东省内各板块的发展策略各不相同,区域的环境与经济都得到协调发展,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1)C (2)D
2.(2012·南昌一模卷)耕地面积保有量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8-2005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
材料二 1993-2005年粤北山区某县耕地分布与地形图。
材料三 1993年和2005年粤北山区某县耕地的地形分布指数图。
(1)材料一中1998-2005年期间年内新增耕地面积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我国耕地________不足。1998年我国灾毁耕地面积严重,就南方地区而言,最可能的灾害是________,此后灾毁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主要是我国加大了________的力度。
(2)材料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的外力主要以________侵蚀作用为主。
(3)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形成此农业地域类型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在下列两种农业经营方式中
(如下图),该地区应选择________经营方式较合理,该农业经营方式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耕地出现频率最高的坡度范围是2°~4°,而不是0°~2°。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为了准确掌握该地区土地资源结构和变化情况,应该采用________技术。
(5)该区风景秀丽,正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越野驾车的热门区域。请结合该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简要说明越野驾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解析:(1)1998-2005年期间年内新增耕地面积少,主要是我国后备耕地不足造成的,这也是我国耕地问题之一;1998年南方特大洪涝灾害,是灾毁耕地面积严重的原因;考虑我国实际,进行生态退耕,灾毁耕地面积逐年下降。(2)材料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根据图例判断即可;地区的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3)广东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农业经营方式中,山区宜修筑梯田,保持水土。(4)材料三中耕地出现频率最高的坡度范围是2°~4°,主要是建设占用0°~2°,为了准确掌握该地区土地资源结构和变化,应该采用RS和GIS。(5)越野驾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自然环境的特点来说明。
答案:(1)后备资源 洪涝 生态退耕
(2)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流水
(3)水稻种植业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 乙 减少水土流失(或保持水土)
(4)城市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扩大 RS和GIS
(5)山路崎岖,交通事故多;暴雨易引发山洪;多滑坡、泥石流;多雾天气;冬季多冰冻等。
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
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