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自然地理概况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和地势
1.特征
(1)简述我国的地势特征。
答案: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简述我国的地形特征。
答案: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2.主要地形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阴山、昆仑山-b 、南岭
秦岭
天山
(3)西北-东南走向:g 、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
3.四大高原
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 、内蒙古高原、____
、云贵高原。
黄土
大兴安岭
巫山
武夷山
台湾山
祁连山
贺兰山
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
高原
4.三大平原
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华北平原、__________
。
5.四大盆地
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
6.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依次是 、山东丘陵、 。
[温馨提示]
(1)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分别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平原
长江中下游
东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
二、中国的气候
1.气温分布
(1)冬季:南北温差 ,主要是受 、____
、地形的影响。
(2)夏季:大部分地区南北普遍 ,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2.降水分布
(1)空间:从 向 递减,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时间:降水集中在 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5~9月。
大
纬度位置
冬季
风
高温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夏秋
3.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4.气候主要特征
大陆性 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 。
季风
复杂多样
[温馨提示] 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三、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季节性
冰雪融水
长
短
春
汛
大
短
丰富
小
长
2.京杭运河
自北向南贯通 、黄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 工程中,将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水通道。
3.主要湖泊
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 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温馨提示]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海河
淮河
南水北调
青海湖
鄱阳湖
青藏高原
1.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
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比分析如下:
超链接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1)四大高原:
地
形
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A
青
藏
高
原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B
内
蒙
古
高
原
海拔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C
黄土高原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D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E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F准噶尔盆地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G柴达木盆地
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H四川盆地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
地
形
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I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
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J华北平原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K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西狭长;海拔很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
地势
有利影响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①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归纳起来为“三水”)
不利影响
①山区多,平原少,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②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造成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耕地资源不足
东西方向上的铁路、公路施工难度大,阶梯交界处不利于工业、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气候特征分析: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要素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①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夏季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②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2)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我国主要河流的特征及其开发与治理
(1)图解长江、黄河、珠江的河道特征:
①长江:
②黄河:
③珠江:
上游:流经石灰岩地区,河谷深切,滩多水急
中游:流向与山脉斜交,形成平坝与山谷相间的河谷地貌
下游:河面增宽,流速趋缓,河汊众多
(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
黄河
珠江
水利
①灌溉;②航运“黄金水道”;③发电“三峡”;④调水“南水北调”;⑤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
①引黄灌溉;②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①水能的梯级开发;②航运
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①上游凌汛;②下游“地上河”、凌汛
①下游河口附近“咸潮”;②中下游洪涝
长江
黄河
珠江
整治
措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①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①兴修水利,上拦下排;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③加固堤坝
①引淡压咸;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重要水利工程
名称
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丹江口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盛公、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
天生桥、龙滩、岩滩
效益
主要有三大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其次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灌溉、发电
发电为主
[例1] (2012·新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2)题。
[课件演示更形象 见配套光盘]
超链接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解析] (1)A (2)第(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根据图示经纬度采用排除法不难选出C项。
[答案] (1)A (2)C
“读图析图能力——多增分”系列之(十八)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课件展示更直观 见配套光盘]
超链接
[图表特征概览]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
[应用“五步法”读图]
[典例] (2012·四川高考)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读图可知,上图为年降水量分布图,应抓住年等降水量线的特征来解读。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1)区域图一般要先定位,如图中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国为蒙古。图例中除了说明年等降水量线这个主体外,还有国界、河流、湖泊、山峰、城市,国界显示轮廓可以进一步定位;河流、湖泊还可以反映地势、气候等信息,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山峰除显示地形外,还对河流的水源和流向产生影响。
(2)观察年等降水量线的特征,主要从年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疏密、走向、闭合状况等方面去观察。此图反映出该区域年降水量较少,整个区域有差异,但呈现出大致由北向南递减的规律。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该类图设问主要是比较不同区域数值、描述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及分析其原因和影响等。要根据设问要求去图中寻找关键信息。如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哪一个,要寻找图示信息中哪些可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对接,如地形、水源,尤其是该国降水较少,地处内陆,所以降水量和河流就成为关键因素。
再如,设问该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首先要分析该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把选项内容与图中信息主体对接是关键,抓住该国降水量较少的气候条件与农业生产结构、水土流失、荒漠化、水域条件等的联系,可以确定荒漠化是其主要环境问题。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教材中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抓住宏观趋势和微观特殊地区,分析找出判断规律。如下所示: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小。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3)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我国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到达的水汽越少,降水也相应递减。
2.微观看特殊
(1)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2)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3)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多(“雨岛效应”)。
3.特殊等降水量线数值的含义
特殊等降水量线数值
含义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是湿润区、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森林带与森林草原带的分界线;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是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森林草原带与草原带的分界线;种植业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是半干旱区、干旱区的分界线;草原带与荒漠带的分界线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1)该类图常涉及降水量的读数,要注意非等值线上的点是一个范围,如甲处降水量不能只答成“大于100”,而应答成“大于100,且小于200”。
(2)该类图在描述特征时要注意区别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语言要有针对性。如描述图中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应是降水稀少,由北向南逐渐减少,东西呈带状分布,不能只答成“降水稀少”。
(3)在分析该类图反映的特征、成因或影响时要分清主次,理清逻辑关系。如图中虽然降水量线分布有很多条,但是起作用的是数值的大小,整个区域年降水量都小于400毫米,所以说降水稀少,因而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荒漠化是主要的环境问题,而不能误认为“水土流失”。另外,如图中信息有内流河,但不能充分说明就是内陆国,我国也有内流河,但我国不是内陆国。图中信息显示中、东部城市较多,并不能说明中东部一定是平原,因为整个国家都是以高原地形为主。图示信息显示该国位于温带,但温带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不一定在0℃以下,如西欧地区。
答案:(1)C (2)D (3)D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_______,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图虽然没有图名,但由图例可知,该图为年等降水量线和等温线分布图,要抓住等值线的特征去解读。首先结合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为北美洲中西部。读年等降水量线,可以比较A、B、C三地降水量的具体差异,A<B<C,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都是南北延伸,结合题干信息“大气环流”,可知A处受副高控制,B处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但是还要注意洋流、地形、迎风坡的影响,也应表达出来。年等降水量线和等温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再结合北美洲西部的地形分布,可知其影响因素应为“海陆位置和地形”。
答案:(1)A处受副高控制,有寒流经过,降水很少;B处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很多。
(2)南北延伸 海陆位置、地形
一、选择题
(2013·淮南二中月考)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四大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2.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
尽相同,分别是 ( )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
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空间分布。根据图形表示的经纬网,即可判断甲是青藏高原,乙是内蒙古高原,丙是黄土高原,丁是云贵高原,所以D正确。
第2题,本题考查我国四大高原特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寒气候使得土壤、植被发育不足;内蒙古高原降水偏少,少有洪涝灾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区。
答案:1.D 2.A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
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4.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
A.南坡3500米 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 D.北坡2000米
5.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 )
A.南岭 B.秦岭
C.武夷山脉 D.天山山脉
解析:第3题,考查读图能力。根据图形可以直接得出结论,此山地北坡降水较多。第4题,考查读图能力。根据图形坐标转换,最大降水数值为600毫米,大约出现在北坡海拔2000米的高度上。第5题,考查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及特殊性。此山地的山麓地带降水极少,每年降水约200毫米上下,所以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D正确。
答案:3.B 4.D 5.D
二、综合题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2)归纳新疆城镇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新疆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第(2)题,从图中看出,新疆聚落沿绿洲、交通线以及河流呈带状、点状分布。
答案:(1)气候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呈点状、带状分布(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原因: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