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地理高考专题总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4.岩石圈的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伴行
1.【思考】 为什么能根据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提示】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改变。
2.【思考】 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点拨】 地壳厚度的分布特点
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_______。2.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_____的圈层。
3.生物圈
(1)构成:地球表层生物及其_______。
(2)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伴行
4.【思考】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提示】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共同组成的。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指生物圈。
自我校对
一、1.横波 较慢
2.(1)莫霍界面 (2)古登堡界面
3.地壳 地幔 地核
4.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二、1.氮和氧
2.连续但不规则
3.(1)生存环境 (2)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答案】 A
2.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据图可知演示的是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物包括岩浆、碎屑物质和气体,这些物质均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答案】 D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
(2)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乙_______。
(3)当A地发生地震时,B、C两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C两点所测到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平均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4)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解析】 按照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分界,共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由于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C观测点测到的平均速度较快。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见答案图所示。
【答案】 (1)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C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C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思路点拨】 该题以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解答该题时应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点:
(1)数值判断圈层。
结合各圈层的位置,运用数值去判断圈层的名称,①位于大气圈,高度在12千米以上,50~55千米以下,故可判断为大气平流层。-33千米为莫霍界面所处的位置,②位于-33千米以上应为地壳,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③位于上地幔部分,可判断为软流层。-2 900千米为古登堡界面所处的位置,可判断④、⑤为地核,④为外核,⑤为内核。
(2)特征探寻答案。
在对圈层进行判断后,要联系所学知识,结合各圈层的特点,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性。
①为大气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②为地壳,从图中可以看出陆地比海洋厚。③为软流层,纵、横波都能穿过。外核(④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横波不能穿过。
【答案】 (1)C (2)B
【方法归纳】 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是地球圈层部分知识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在对其判读时要重点突破以下几点:
1.记准顺序,掌握数据
(1)“记准顺序”:外部的圈层中,大气圈在上,水圈在下,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内部圈层即“两面三层”,“两面”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三层”即依据两个分界面分成三个层,从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2)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如化石形成于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火山灰形成于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
1.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 ( )
A.横波和纵波都增速
B.横波和纵波都减速
C.横波加速、纵波减速
D.横波减速、纵波加速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
A.B表示的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故又叫岩石圈
B.水循环只在B所代表的水圈上运动
C.A所代表的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下部和地壳的表面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受物质密度的影响,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莫霍界面后,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减小了。第2题,A所代表的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能量主要来自地面,故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3.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圈层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⑤圈层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4.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 )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①圈层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②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③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⑤圈层为内核,其物质状态为固态。第4题,“磁暴”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地球大气圈无关。
答案 A
解析 A石油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纵波通过时波速也会突然下降。A图即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