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2《4.1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为什么西部是沙漠呢?
同纬度的东部热带雨林?
暖流使水温升高,蒸发加大,下热上冷,气流上升,降水多。
寒流使水温降低,下冷上热,空气不能上升,降水少。
第一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分析海气水热交换的基本方式与过程。
2.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学习目标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过程,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一、海—气相互作用—水分交换
海洋
海水蒸发
大气降水
水汽凝结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86%)
低纬海区和有暖流经过的海区,水分交换比较活跃
马达加斯加岛
东侧是马达加斯加暧流,
湿热的东南信风掠过
该岛东部山地是迎风波,
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暧流
(2)海—气相互作用—热量交换
海水蒸发
大气降水
水汽凝结
海洋
太阳辐射
长波辐射
潜热输送
长波辐射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画出海洋与大气是如何进行热量交换的?
近地面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哪?
海洋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热源、直接的热源
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
(海水温度)
洋流
纬度
低纬
高纬
暖流
寒流
水温低,
蒸发量小
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少
水温高,
蒸发量大
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A
B
教材深化透析
一、教材P37“思考”
1.首先,热带范围跨47个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其次,该地所占面积及海洋面积最大;第三,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第四,该海区面积大,海水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水汽也丰富。大气通过运动影响海洋。
2.20°N~40°N、40°N~60°N,太平洋东、西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差异,主要受寒、暖流的影响。
(3)海—气相互作用
为什么内地的人喜欢到海边避暑?
海洋与大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海水热容量比土壤、岩石大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
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
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日较差与年较差小)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4)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
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和缓
北半球最低温
北半球最高温
海洋:2月
陆地:1月
陆地:7月
海洋:8月
沿海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
内陆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大
二氧化碳
(5)海—生物——二氧化碳
海洋
大气
生物
吸收
沉 积物
N、P
大气降尘
溶解
氧气
★ 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
小结:海—气间相互作用归纳
★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 海洋是地球表层最大的碳储存库
★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 海-气之间氧气交换(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的两叶肺)
体验成功
1.海洋表层的热量主要来源于
洋流 B. 地热
C. 太阳辐射 D. 大气环流
2.海—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
潜热输送 B. 热传递
C. 长波辐射 D. 短波辐射
5.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___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
A. 低纬 B. 中纬 C. 高纬 D. 全球海域没有差别
6.下列属于浮游生物不丰富地区的是
寒暖流交汇处 B. 冷海水上泛的地方
C. 江河入海口 D. 下降洋流处
1.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_________
2. 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最活跃的是______地区,为什么?
长波辐射 潜热辐射
热带
海水蒸发
大气降水
水汽凝结
海洋
太阳辐射
长波辐射
潜热输送
长波辐射
画出海洋与大气是如何进行水分、热量交换的?
二、海—气相互作用—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热平衡
盈余
亏损
90°N 60°N 30°N 0°
海—气相互作用——水热平衡
(一)热量平衡
(1)低纬大气温度高,高纬大气温度低
→高低纬间环流
(2)海陆对大气加热
季风环流
A B
夏季 冬季
海—气相互作用——水热平衡
赤道
冬季
夏季
海—气相互作用——水热平衡
不同纬度海洋对大气加热
海陆对大气加热
大气环流
高低纬间环流
季风环流
海—气热力作用
气—海动力作用
大洋环流
方向基本一致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热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水热平衡。
海水蒸发
大气降水
水汽凝结
海洋
蒸发的海水是不是全部以降水的形式回到海洋里?为什么?
(二)海—气相互作用—水平衡
小结:海—气相互作用——水平衡
通过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等水体循环流动,使全球蒸发,降水达到平衡。
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水汽是基础,海水运动与大气运动是途径。
二、教材P39“活动”
1.
2.海洋(458)和陆地(119)降水量之和为577×1000km3,海洋(505)和陆地(72)蒸发量之和为577×1000km3,这两个数据相同,说明了全球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相同,维持了水量的平衡。
3.海洋蒸发量(505)占全球降水量(577)的87.5%,说明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地。
海气相互作用—热平衡
盈余
亏损
三、教材P40“思考”
热量收入是低纬向高伟递减。热量支出是从副高向高低伟递减。
1.0°~30°N之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30°N~50°N之间热量收入基本等于支出;50°N~90°N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2.北半球低纬度海区热量盈余,高纬度海区热量亏损。这种不平衡通过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将低纬度海区盈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度海区释放,调节了全球热量平衡。
不同大洋热量收支状况的差异
(三)海—气相互作用——热平衡
地球上高低纬之间热量输送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
0-30°N
30°N以北
50°N附近
海洋输送热量>大气输热
大气输送热量>海洋输热
海洋输送热量给大气,大气环流输送到高纬
海—气相互作用与热量平衡
海洋
大气
蒸发
降水
水热交换
大洋环流
大气环流
水循环
维持水热平衡
右图中水量平衡
曲线是根据降水
量减去蒸发量的
差值绘制而成
(1)海洋水量
平衡曲线与海洋
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_____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是____
(2)试从气压带、风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3)分析A海域水量平衡值大的原因。
(4)分析说明C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
负相关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反之盐度低。
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C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大,陆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
南半球同纬度则海洋为主。
A海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量支出少;副极地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锋面和气旋活动,降水量较大,水量收入多。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若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1月),经过6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
B.大气向海洋补充热量
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
D.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补充热量
(2)图中①和②处相比,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①②处相等 D.无法判断
【解析】 第(1)题,6个月后为7月,是夏季,海洋温度高,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第(2)题,②处为赤道海域,海水获得的热量较多,海水温度更高;①处为南半球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较②处低,热交换②处更活跃。
【答案】 (1)A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