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格式:  PPT
  • 大小:  1.47M    47张
  • 时间:  2016-0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47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47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47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47页)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
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三种味道。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一书写道:“诗书,味之太羹(gēng),史为杂俎(zǔ),子为醯(xī)醢(hǎi),是为书三味。”太羹指的是肉汁,俎就是切肉,醯醢是加佐料做成的肉酱。这里是用三种味道的食物比喻古代的三类书,即经书、史书和诸子百家的书。
三味书屋对联:上联 至乐无声唯孝悌”,下联 太羹有味是诗书”。意思是最好的音乐是无声的“孝”、“悌”两种道德,而最美味的菜肴应当首推诗书了。
下列划线字你能正确地读出来吗?
确凿( ) 菜畦( ) 桑椹( ) 轻捷( ) 油蛉( ) 斑蝥( ) 缠络( ) 攒 ( ) 珊瑚( ) 宿儒( ) 敛 ( ) 脑髓( ) 陌生( ) 觅食( ) 竹筛 ( ) 秕谷( ) 窦 ( ) 蝉蜕( ) 书塾( ) 渊博( ) 倜傥( ) 人声鼎沸( )豁( )人迹罕至( )
záo

shèn
jié
líng
máo
chán
cuán
shān hú
huō
liǎn
suǐ


shāi

dòu
hǎn
tuì
shú
yuān
dǐng

tì tǎng
攒cuán : 凑在一块儿 拗ǎo : 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确凿què záo : 确实 菜畦 qí : 菜地 桑椹shèn:桑树的果实
轻捷 jié :轻快 蟋蟀shuài :俗称蛐蛐 臃肿yōng zhǒng :这里形容何首乌根的粗大 脑髓suǐ : 脑浆 相宜 : 适合 书塾shū shú :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教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 方正: 正派 博学bó :知识丰富 蝉蜕chán tuì :蝉的幼虫变成成虫时脱下的壳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
哪两部分?
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
边读课文边讨论下列问题:
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过渡
承上启下
(9)
百草园的生活(1—8)
三味书屋的生活(10—尾)
课文第一段似乎没啥精彩内容,能否不写?
不能。此段紧扣题目,点明百草园的位置和来龙去脉,突出“我的乐园”。
不矛盾。“似乎”“确凿”好像是矛盾的,实际上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因为“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肯定语气。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似乎”“确凿”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阅读第二节,思考下列问题:
1、“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必说”宕开一笔,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阅读第二节,思考下列问题:
2、说说这节文字描写了百草园哪些季节的
哪些景物?
3、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是从哪
几个角度具体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
鸣蝉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蜈蚣
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菜 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 椹
鸣 蝉
黄 蜂
叫天子
静态
动态


﹙ ﹚
﹙ ﹚
﹙ ﹚
﹙ ﹚

﹙ ﹚
﹙ ﹚
﹙ ﹚
﹙ ﹚
﹙ ﹚
碧绿的
光滑的
高大的
紫红的

肥胖的
轻捷的
长吟




观察景物:
有 序
多角度
形容词
借助“准确的形容” 表达喜爱之情
单是
就有
……
……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何首乌藤
木莲藤
木莲果
何首乌根
覆盆子
低唱
(声音)
弹琴
(声音)



﹙动作﹚
缠 络
﹙形状﹚
像莲房
臃 肿

像小球
又酸又甜
﹙形状﹚
﹙形状﹚
﹙形状﹚

动物
植物
中间结合叙写人的活动
﹙味道﹚

﹙声音﹚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整体
局部
写作顺序
先静物
后动物
先动物
后植物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鸣蝉
叫天子
黄蜂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何首乌
木莲藤
覆盆子


味觉
听觉
视觉、触觉
视觉
长吟、弹琴……
声音
又酸又甜
味道
光滑、高大、肥胖……
形状
碧绿、紫红
颜色
比喻、拟人
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
第2自然段是全文的精彩之笔,不仅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而且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____,“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____,这两者都从___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______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______,所以说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这里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________的,蝉鸣在________,蟋蟀到______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颜色
形状

听觉
味觉
春末
盛夏
秋天
仿句练习   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句话。
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个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第二段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下文有没有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怎么写的?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
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动词。  _____开一块雪,____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着,_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便_______住了。









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模仿鲁迅先生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第九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作者用了表推测语气的“也许”,说明“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之所以对此进行揣测,是为了表现“我”对百草园的深情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的依依惜别之情。“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留恋。 。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二部分
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
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三味书屋环境
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
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呢?
到三味书屋后园寻乐趣。
回忆师生读书的场景。
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
找到文章中描写寿先生的句子,读一读。
思考:寿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深入探讨
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
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到三味书屋后园贪玩的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私塾教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如何评价私塾教育,你满意现代学校教育吗?
作者曾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的三味书屋中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从先生来说:先生态度和蔼,长得高而瘦,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品质极“方正、质朴”而且“博学”,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学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有探求新知的欲望;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断可以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这些地方充满着欢乐、天真的情调。总之,这一部分流露出作者儿童时代热爱大自然、热爱新知识以及天真、欢乐、幼稚的儿童心理。
私塾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在启蒙教育阶段,强调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这些都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注入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复述、朗读直至背诵。
  现代学校教育是在私塾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私塾教育为传统,并纠正了私塾教育的偏颇,弥补其不足。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方法由老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主,注重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探究,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高,注重与他人交流。我们站在这里尽情发言就是实例。不过,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现代学校教育完美无缺,我们有切身体会。但我们相信它会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趋于科学、完善。
百草园
空间顺序
(1-8)
(10-24)
(9)
枯燥无味的书塾
三味书屋
自由快乐的乐园
对比
(第二节、第七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论题:到底是百草园的生活有趣儿还是三味书屋的生活有趣儿。
要求充分挖掘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有理有据。
鲁迅笔下的孩子不论在什么简陋的地方——满目荒废的百草园,或者连下课和休息都没有的书塾里,都能创造出自己的快乐,甚至在愚蠢的长妈妈、迂腐的先生身上都能逗引出一种幽默的情趣,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趣味。这就是鲁迅的才华,他用自己的语言,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精神家园。
同学们写作为什么老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呢?就是因为对平常的、平淡的生活,没有激发出趣味。而阅读经典文本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文字,不在记忆佳句,而在心灵的熏陶,在于拓展我们的情感和趣味的领域。对于生活中有毛病、甚至令人讨厌的人物,难道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他们的善良和可爱吗?欣赏浑身是优点的人是容易的,欣赏缺点非常明显的人物,则需要更为宽广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