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散步》教学设计
课标陈述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是为了读懂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读书动脑的习惯。
“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韵。“流利”指的是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有感情”指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的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
“体会”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文章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深沉、真挚的故国之思,故园之恋。
朗读好的基础是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的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学情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因此,教学中将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三代人浓浓的亲情。
2、指导学生学会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会选取独特的角度来写作。
教学难点
1、体会一些关键句子的深沉含义,学会品析语言美,体会文章主旨。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在语句中感悟美。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评价
1.通过“情境渲染,问题设置”、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完成学习目标1的检测。
2.通过“反复诵读,品析赏读”、“拓展延伸、情感深化”完成教学目标2的检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
时间
情 景
导 入
渲 染
亲 情
播放歌曲
《我爱我家》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家”的理解。(如:遮风避雨的港湾,慰藉创伤的良药,情感心灵的寄托……)
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诗化的歌词,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进行认真审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绪,顺利进入课文情境中,为更好地理解“亲情之美”蓄足了势。
5分钟
朗 读
课 文
感 知
大 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学生默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说说散步过程中的“分歧”以及如何解决的?
学生听读课文回答
散步时间、地点、人物、散步中发生了什么、怎么解决的?
复述:"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在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母亲身体不好要走大路,儿子觉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我选择走大路照顾母亲,母亲却变了主意要走小路。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感觉到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听读,初步感知写作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感知能力以及综合概括的能力,又可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浅层直接的情感交流,真正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同时缩短不同层面学生的距离,为合作探究搭建平台。
10
美 点
品 读
体 会
情 景
一、让学生找出认为最感人的细节,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加以品析,说一说美在哪里。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通过不同方式反复朗读。
二、学生思考:作者一家这样愉悦、美好、其乐融融的心情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一家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散步的?从而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领会“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法,加深对“生命之美”的理解,
示例:
①我喜欢第(4)段“这南方……起着水泡。”这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唤。
②我喜欢第(5)段“我和母亲……走在后面。”这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具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③我喜欢第(2)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样。”因为这个句子写出出了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语言品析,玩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去圈点勾画,去品味语言的精妙,感悟人性的淳美,感受亲情的温馨,探究生命的真谛,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这一环节意在抓重点,寻美点,品难点,实现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5
分 析
人 物
品 读
亲 情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品析母亲、我、妻子和儿子的形象,说说他们各是怎样的一个人?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1、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总结:
“我”—孝敬体贴,有责任感。
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小辈。
妻子—温柔贤惠,尊老爱幼。
儿子—聪明乖巧,非常懂事。
3、总结:
这是一个和睦温馨、相互尊重、平等互爱、互相关爱的和美家庭。
这样设计的是为了阐明在一个家庭中谁都很重要!要学会互敬互爱,共同分享与分担。
在此基础上,通过“我”和妻子在一家三代人中所起的作用,引出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分析,反复朗读,体会中年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自然过渡,进入下一个环节。
5
总 结
主 旨
感 悟
人 生
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品味文章的写法。
1、重点理解句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就是整个世界。”
讨论分析: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从更深一层看,“整个世界”有意夸大了身上背的重量,意思是说我们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既要老一代,又要扶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只要我们人人尽到这个责任,社会就能不断延续和发展。因此这段话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描述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告诉我们深刻的做人道理。
这一环节本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的目的,用生活片段去撞击学生心灵,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对“亲情”的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沟通语文学习同个性成长的内在联系。
。
5
拓 展
延 伸
情 感
升 华
一、做一做:比较阅读《散步》与课后“研讨与练习”所附《三代》,谈谈你认为哪篇文章更感人。(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感受,不求一致,言之有理就行。)
二、说一说:请学生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最温馨、最动人的一件事或一个片段。比如一次生日聚会、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微笑、一杯牛奶……
交流:两篇文章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通过“我”的成功地处理散步过程中走哪条路的分歧,来表现中年人敬老爱幼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三代》说的是一位陌生的先生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的事。
设计此环节就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读、说中体验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形成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认识,进而形成自己健康的个性。
5
板书设 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走大路 ↑承上 散步—分歧→{我 妻子 责任重大 → 使命感 儿子走小路 ↓启下
《散步》教学反思
因为本文短小,设计教案之时,按照我们读文的思路,采用问答形式, 由“感知”而至“品味”,让学生掌握欣赏美文的基本方法,同时我结合课后的短文《三代》设计了“课堂迁移”,让学生学以致用。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作为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课上只作点拨、指导。在设计问题时我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课上引导多读文段,尽可能使他们从文中找到答案。结果学生讨论发言较积极,课堂气氛还比较活跃,达到预期效果。
不足之处:就是“品读文段,美点寻踪”之时,可能由于平时认真学习好读书的学生不很多,加上平时的训练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和回答的能力,所以发言的常是那部分爱学习好读书的学生。今后在备课、设计教案时,要尽可能考虑到班上的大多数人,尽力做到既备课又备人,多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回答问题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