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我”了解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二、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描写动作、神情、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读懂课文,感受“好好活儿”的真谛,并从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三、教法、学法
1、讲授法,朗读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走进作者
史铁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72年即他21岁的时候,因“脉管炎”病导致双腿瘫痪。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他的母亲去世了。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他的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PPT展示作者简介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史铁生写出这么多震动中国文坛的好作品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史铁生,从他所写的这篇文章《秋天的怀念》中寻找答案。
指名让学生读作者简介
二、初读全文,整体把握
1、走进字词:瘫痪 tān huàn 侍弄shì 整宿xiǔ 憔悴qiáo cuì 诀别jué 憎恨 zēng 创伤 chuāng 脾气pí 捶打chuí
2、 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2)、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四件事?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教师引导点拨
1、让学生齐读字词
2、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
3、场景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场景2:母亲为了 “我” 隐瞒病情。
场景3:母亲央求 “我” 去看花。
场景4:母亲的临终挂念。
情感:“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回答
三、研读赏析,体会情感
1、品词嚼句,诠释“母爱”
(1)、一语双关的话。“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常说的话。母亲为了让我“好好儿活”,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子去看菊花。
(3)、多说的话。“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4)、最后的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最后一段是第三次写看菊花,这一段的用意是什么?
2、最后一段,你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3、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语句,体会其深层意思
四、合作探究
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
五、拓展延伸
1.阅读课后练习四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同样是写母亲一段文字,说说它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2. 试着把第五段结尾的“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
六、课堂小结
限时作业
1、请自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可随手写下自己的感受,跟着自己的感觉和理解读一读这些话
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读出母亲的苦,读出母亲的爱
2、引导品读
一个21岁的年轻人突然双腿瘫痪,可想而知,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谁来读一读,体会体会他的脾气怎么暴怒无常生读第一自然段。(生读到“我活着有什么劲!”言外之意,我想不想活?)
如果你是他的弟弟、妹妹、朋友、同学,你会怎么劝他?
那么最了解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才能让儿子从心里改变。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区分:母亲走过来,拉住我的手,止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原文更能体现母亲的焦急、担心。母亲“扑”住的是儿子想死的念头,“抓”住的是儿子的命)
母亲“忍”住的仅仅是她的哭声吗?再读第一自然段,小组交流
“母亲病重”你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
母亲还忍住了“我”的坏脾气。再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母亲忍住了“我”的坏脾气?
为了忍住儿子的坏脾气,深受苦楚母亲是怎么做的?
文中几次写母亲“悄悄地”躲出去,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啊?
品味“悄悄地”,体会母亲的这份“忍”:小心、耐心、关心、心疼。悄悄地、躲、偷偷地”看出了母爱是宽容、母爱是理解。
母亲自己活着苦,儿子的病让她苦上加苦,她对儿子却是用心良苦。她忍着儿子的坏脾气、忍着自己的病痛,还劝儿子“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议去看菊花?
思考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挡”
为什么?
“挡”住儿子想死的念头 。透过这一挡,你知道母爱是什么吗?
透过一个“敏感”,你看出了什么?母亲平时说话都小心翼翼
你知道母亲接下去要说什么吗?透过母亲还没讲完的话,想想母爱又
是什么呢?母爱是牵挂、割舍不下
引导、点拨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在第2、第5段中。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为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的“暴怒无常”而懊悔。
“我”正是在这样的反思与醒悟中变得成熟了。
《秋天的怀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1、课文以叙述为主,记叙了母亲的四件事(“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看花;母亲的临终嘱托),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坚韧、宽容、伟大、无私的母亲形象。本文以抒情为主,抒发了“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2、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俩在一块儿,一定会好好活着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画出母爱语句
2、小组讨论
3、积极展示
4、学生交流:
面对“我”的暴怒无常,面对自己的病痛,(对比)她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她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她有没有捶打自己双腿大声呼喊我活着有什么劲?
学生思考、研讨、回答
1、当我乱发完脾气时;
2、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3、母爱是呵护
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生命也可以如花般绽放;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附:
【限时作业】(10分)
一、1、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描写,选择正确的答案
A、神态的 B语言的 C、动作
他憔悴的脸显出央求般的神色。( )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2、“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意思是( )
A 母亲很难过我的双腿瘫痪了 B 母亲怕我心里难过
C 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 D 母亲怕刺痛我的心
3、“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意思是( )
A 她离开家了 B 她死了 C 她生气了 D 她住在医院里了
4、母亲昏迷前说的话,说明( )
A 母亲最爱自己的两个孩子 B 母亲最想自己的两个孩子
C 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两个孩子 D 母亲这时已经不清醒了
二、简答题
1、“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是汉语的一种委婉表达。在你的母语里如何用委婉的方法来表达“死”的?先写出你的母语,然后再翻译成汉语。
2、写出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并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