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贴切、感染、触动——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过程与设计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清晰 贴切 感染 触动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过程与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de目标与内容
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
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
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
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
应等方面的内容。
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
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
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心理健康教育de途径与方法
主要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
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
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
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途径之一
——利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我欣赏的男生女生
我欣赏的男生女生
我欣赏的男生女生
我欣赏的男生女生
我欣赏的男生女生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了解男孩女孩性格特征、形象特点的不同。
2、引导同学注重自我形象,展示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青春形象。
教学过程:
一、童年时代——深情回忆(猜谁的玩具;看男生女生的玩具)
二、少年时代——快乐游戏(说说曾经玩的游戏以及在游戏中常
扮演的角色)
三、青春时代——坦诚对话(男生女生分别讨论,欣赏的异性形
象以及反感的异性形象)
四、你我同行 ——青春寄语(展示全国60000份调查统计结果,
思考“怎样的我更受同学们欢迎”;分组推选本班最受欢迎的男
生和女生,并说明理由。)
“我欣赏的男生女生” 设计
感悟:心理辅导课让我认识到,孩子们羞涩、小心地保守着属于自己
的秘密是由于没有倾诉的氛围和空间,一旦他们发现你是真诚的,
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的,天真的孩子们就会将心扉敞开。作为班主
任,我当然非常了解学生,但是在和他们的亲密接触中,我却忽略
了最易触动真情的机会,以为不厌其烦的教导会改变学生,其实,
远不如给学生倾诉的空间,让他们展现真正的自我,认识真正的自
我,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心理辅导课是一面镜子,照亮了学生的
心灵深处,也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作为班主任,我第一次感觉到严
厉与亲切、严格与欢笑原来是可以并存的。
感悟与点评
点评:在活动的设计中,王老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和活跃的思考;在辅导的手段和方法上,王老师充分运用了积极的正面暗示,通过互动、互助,达到了自助。综观整节课,王老师似乎什么道理都没有说,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了。
“活泼轻松的游戏、真挚坦诚的对话、春风化雨的引导和内心深处的感悟”是本次心理辅导活动的最大特点。王老师很巧妙的、不露痕迹地告诉了同学们,要注重自我形象的展示,只有积极进取、言行规范、尊重异性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
关于心理辅导活动课
学校积极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
特点,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
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
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增强社会适应,帮
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
心理健康,培训学生健康人格品的学校团
体心理辅导形式。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
小学:
♦ 有趣的表情
初中:
♦ I Believe I Can
高中:
♦ 毛毛虫的等待
有趣的表情(小学)
设计意图:通过表情可以知道人的感觉;
通过表情可以知道人的心情。
活动目标: 分辨表情,体验表情背后的情感;
读懂表情,理解心情,懂得关注身
边人的情绪。
“有趣的表情”设计意图与活动目标: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小学)
活动—色团的秘密
I Believe I Can(初中)
♦ 让学生了解每个个体都是有价值的;
♦ 引导学生知道自身的价值是需要发现的;
♦ 帮助学生相信、肯定自己,尝试去发现
自身的价值,看到自身的无限可能。
“I Believe I Can”活动目标: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初中)
“毛毛虫的等待”活动目标:
♦ 了解自己在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问题上的态度和观念;
♦ 感知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可能要承受的结果;
♦ 树立健康、负责任的观念,学会做理负责任的决定。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高中组)
1、过早性行为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产生较大影响?
A 赞成 B 反对
2、要否发生性行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
A 赞成 B 反对
3、要否发生性行为,在决定之前要充分思考可能会
导致的结果?
A 赞成 B 反对
4、未成年之前,如果有人向我提出性要求,我会?
A 接受 B 拒绝
自我小调查
视频
:
长
大
未
成
人
毛毛虫的等待(高中)
毛毛虫的等待(高中)
视频
:
长
大
未
成
人
心理辅导活动课“追求的境界”
参与
体验
分享
感悟
自助
发展
心理辅导活动课
反应课程本质的三要素
育人目标——健全人格,良好社会适应与心理品质。
学习内容——汇聚人类健康心理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事先设定;
根据学生成长需求随机选定。
学习方式——以经验为载体,个体的自觉接纳。
不是一个讲授传授过程、
一个说教灌输过程、
一个价值判断过程、
而是 一个自我探索过程;
一个情感交流过程;
一个体验感悟过程。
——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
强调学生的自助发展。
心理辅导活动课 de 教学组织
——以平等尊重关系为前提,
以讨论沟通为基本手段。
心理健康活动课 de 教学组织
祝愿。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
确定专题、
选择内容、
设计活动;
教学进行:
专题导入、
活动展开、
发问反馈;
教学结束:
回顾、
展望、
专题 de 确定
学生的需求与兴趣
符合、启迪、内涵。
心理辅导活动课专题
小学
♦ 有趣的表情
♦“不倒翁”对我说
♦ 我幸运,我快乐
♦ 自己的色彩
初中
♦ 我的幸福指数
♦ 成长的色彩
♦ 你喜欢绰号吗?
♦ 静心听花开
高中
♦毛毛虫的等待
♦生命的色彩
♦谈情说爱
♦天使的眼睛
内容 de 选择
紧扣主题
适宜、贴近、亲近
天使的眼睛——从观乐到乐观
通过“命运之牌”情境设计、“天使的眼睛”案例观摩,
“解读命运”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讨论中
创新;思考领悟乐观的意义,学习“观乐”的方法,感受
愉悦的情绪体验。
学生的调查显示:约30%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面对
现实、处理问题的能力;48%的学生在自我认同和乐观情绪
体验上存在一些困惑。
设计理念
内容的确定
命运之牌
1
2
3
4
5
6
命运之牌
命运之牌
命运之牌
命运之牌
命运之牌
命运之牌
天使的眼睛——从观乐到乐观
命运之牌
天使的眼睛——从观乐到乐观
天使之牌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一步:寻找事实中的积极因素;
第二步:寻找自己以及周围的资源;
第三步:看到N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乐观”三步曲
天使的眼睛——从观乐到乐观
活动 的 设计
全员参与式的活动
投入、分享、思考。
各式各样的结
“人结” ?
解
“什么老鼠用两条腿走路?”
(学生答:米老鼠)
“什么鸭子用两条腿走路?”
(学生答:唐老鸭)
有趣的提问
——话音刚落,学生马上就发现了问题,
因为所有的鸭子都用两条腿走路。
老师就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引出了本
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专题:思维陷阱。
我先和大家分享我上初一的时候的一段经历。
一天,在上自修课之前,我觉得自己的脸太
干,就在座位上拿出润肤霜擦脸,在我用润肤霜
的时候,我听到坐在前排一侧的男生说“长得又不
怎么样,还在脸上涂啊抹的”,然后他还向坐在旁
边的另一男生求证说:“你说他是不是长得不怎么
样啊?“当时我觉得心里特别难过,从那以后,我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因为对外表不满意而不那么
爱自己了。我当时因为对自己外表非常不满意,
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其他方面,而变得很不喜欢
我自己了。
教师的自我袒露
《水知道答案》
莫扎特
《伤离别》
被诅咒
爱,感谢
美好祝福
《水知道答案》
赞美行
左
左
左
左
左
左
左
解人结
插上创造的翅膀
1. 你对自己闭着眼睛作画有信心吗?
2. 你觉得这些画有用吗?
3. 你认为这些信息的传递、帮助判断的色彩有否价值?
4. 它的价值就只有这些吗?
5. 再看看自己的画,满意吗?如果下次再请你作画,你
有信心吗?
6. 你是怎么发现“色团”中的图形的?发现后心情如何?
7. 如果你开始或中间就认为“不可能”而放弃了,还能发现
这么多秘密吗?
8. 你曾经让自己惊叹过吗?说说你曾经做过的让自己惊
喜的事情。
活动“色团的秘密”前后
老师的提问
1.阿郎十年前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2.阿郎十年后过的又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3.造成前后反差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是谁要为此负责呢?
4.电影最后的结尾是悲剧的,编剧导演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观看电影“阿郎的故事”片断后
老师的提问
发问的要求
重在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与表达情感;
有针对性,有一定深度;
内容具体、明确、有效;
语言言简意赅;
语气亲切婉转;
封闭式与开放式;
慎用“ 为什么 ”。
注意及时效应;
用询问、征求意见的语气;
教师“自我表露”与引导;
教师情感的真诚投入
——真情、激情、煽情。
反馈的要求
引导分享与反馈de 原则
1.发生了什么(游戏活动过程中团体成员之
间发生了什么,情况怎么样);
2.结果怎么样(目标有没有达到,任务有没
有完成,怎么达到和完成的);
3.所以怎么样(从活动中总结出了什么,是
否有所发现,领悟到了什么);
4.现在怎么样(回想所习得的,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和启发,能否运用)。
提问式
期盼式
阅读式
悬念式
点题式
归纳式
结束语
生活是多彩的,表情是丰富的。
愿每一个小朋友学着去观察身边
人的表情,希望大家每一天都能拥有
微笑,用自己的微笑给周围的人带来
快乐。
“有趣的表情”结束语
每天多一些赞美,生活多一份美丽。
“赞美行”结束语
“生命的色彩”结束语
愿每一个同学,都在自己的性格里放上一些优雅的紫色、深沉的蓝色、稳重的绿色、朝气蓬勃的青色、明快的黄色、开朗的橙色,最后再来一些奔放的红色,那么,这样的你会发现高中三年的生活将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脚下的路将会变得十分的绚丽,生命将更加灿烂。
不是讲清楚,而是感受强烈;
不是认真听讲,而是积极喜悦参与;
不是掌握了道理,而是有所感触和思考;
不是依据成人人为,而是依据学生的需求;
不是对上级领导负责,而是对上对下共负责。
如 何 评 课
五条评课标准
1、辅导理念基本正确;
2、活动设计思路清晰;
3、活动过程氛围和谐;
4、辅导技巧运用得当;
5、辅导效果比较明显。
如 何 评 课
帮助学生感受表情在表达感觉、情绪方面的功效,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他人的表情、理解他人的表情。无论是对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还是对小学生驱除“ 自我中心 ”心理的发展都大有好处。本堂课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难度恰如其分,内容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各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自然、层层递进。教师基本素质较好,教态亲切、思路清晰、能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具体的引导,并能运用“ 请用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已经准备好参与活动 ”等方式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自然延伸到学
生的日常生活中。
有趣的表情
心理辅导活动课 评课(小学)
I Believe I Can
积极的自我认同是学生充分发展、全面成长的
前提。在优秀学生云集的学校,青少年学生容易在
激烈的高端竞争中怀疑自身的价值。本课针对这一
现象,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立意具体、符合学生
实际需要。教学活动的设计新颖、独特而有效。如
“ 色团秘密 ”的游戏,不仅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感悟到
只要仔细挖掘,任何事物都是有价值的内涵,而且
将挖掘事物价值的方法(聚焦、换角度)自然呈现。
整堂课层次分明、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教学风格亲
切、活跃,语言生动、幽默,引导、应变能力强。
心理辅导活动课 评课(初中)
毛毛虫的等待
本课提出的关于“未成年人性行为”的问题,是一个对高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的重要话题。如何对高中学生进行“ 性行为的决定 ”和“ 性观念的引导 ”,对学生来说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探索。 教师在对本校学生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 适度的引导,是一堂比较成功的心理辅导课。教师开始时,通过“ AB选择”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问题的态度和观念,并导入本课,这样的设想不错(但在采取的方法上可以斟酌,不一定要让学生采取举手的形式,可采用事先问卷调查,课内公布调查结果的方式较妥)。本课的主要材料来自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节目片断,该视频的取材好,主人公与学生是同龄人,她的经历和遭遇,她的想法和感受,她的反思和悔恨,对学生有很强烈的震撼作用。对这一段视频教师分二次运用的处理合适到位,并点出主题 “毛毛虫的等待”,这样的处理和贯穿始终,既生动形象具体,又有引导和促进思考作用, “ 感知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可能要承受的结果,树立健康、负责任的性观念 ”。教师除了运用视频,还通过发放阅读文章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反思,这样的安排既符合高中生的特点,又在时间和形式安排上详略得当。
心理辅导活动课 评课(高中)
心理辅导活动课 设计
小学:
♦ 我幸运、我快乐
初中:
♦ 成长的色彩
高中:
♦ 生命的色彩
活动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生命的诞生;
使学生感受现在的我是幸运的,产生幸福感。
活动流程:▪ 观看自己的照片——”童言无忌”——观看
卡通科教片 “小种子漫游记”,感受自己是
最幸运的一个;
▪ 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激发幸福感;
▪ 回忆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学生照片展示),
体验幸福与快乐(健康歌)。
“我幸运,我快乐”活动目标和流程: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小学)
成长的色彩:
教学目标:1、通过分享“生命之初”,感受生命出生就承载爱与力量。
2、通过分享“生命历程”,感受成长过程丰富多彩并畅想
成长。
教学过程:
导 入 视频:大树快速生长的过程,能联想到的词语—成长
活动一 生命之初(人的诞生,出生背后的数字;分享交流,
我出生的故事;教师交流:准妈妈的亲身经历)
活动二 生命快放(成长本身没必要越过,需要我们去经历)
活动三 生命历程(活动规则:在相应年龄处简单记录发生的
事件,并在相应的颜色块中填涂颜色;愉悦的事件记
录在左边,涂暖色调;反之记录在右边,涂冷色调)
结 束 成长在于经历,我们走过的仅是成长过程中的一
小段,成长是多色的过程。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初中)
说明: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在相应的年龄简单描述事件;如事件给你的是愉悦的感觉写在左边栏内,填涂暖色调(红色、橙色、黄色),反之写在右边栏内,填涂冷色调(绿色、兰色、黑色)
4 岁
7岁
15 岁
19 岁
25 岁
27 岁
色彩 事件
事件 色彩
我进小学了,有人一起玩
中考前,腿受伤,在家休息两个月
考取全国重点大学
结婚,有了自己的家
孕育自己的宝宝
“生命的色彩”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颜色的意化形态解读,揭示单一性格的缺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性格特征,看清自己性格中的不足之处,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科学地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京剧脸谱艺术中色彩与任务性格间的联系,引出
色彩对性格特征的意化现象。
2、主题深入:
客观自我解读(活动一:互贴“性格叶子”)
积极自我完善(活动二:辩论赛)
聪明自我实现(活动三:角色扮演)
3、归纳小结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高中)
“脸谱”是京剧表演中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的颜色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
脸谱艺术中的这些色彩斑斓代表了人物怎么样的性格呢
关羽
冷傲正气,忠勇大义
京
剧
脸
谱
张飞
威猛刚烈,暴戾急躁
京
剧
脸
谱
曹操
一代奸雄,谨小慎微
京
剧
脸
谱
如来佛祖
雍容端庄,大气从容
京
剧
脸
谱
孙悟空
活泼好动,古灵精怪
京
剧
脸
谱
包拯
刚正不阿,明辨忠奸
京
剧
脸
谱
京剧脸谱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
红色:忠勇侠义,正面角色
蓝色:刚强阴险,诡计多端
绿色:勇猛莽撞,绿林好汉
金色:神仙高人,无敌猛将
黄色:勇猛暴躁,胆识过人
紫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黑色:直爽刚毅,勇猛智慧
你是什么颜色呢?
话题辩论
vs
暖色调的热情性格
冷色调的沉稳性格
孰优孰劣?
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
Role-playing Game
早上:学习委员催促大家交作业本
下午:劳动委员安排放学后大扫除
中午:生活委员在收下个月的饭费
Role-playing Game
学习委员收作业本
生活委员管理财政
劳动委员安排扫除
???
成长小贴士
“我本丰富”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初步的自我探索;
2、引导学生了解个体是多层且丰富的。
教学过程:(课前小调查)
1、导入:
四格漫画
2、活动:认识现在的我
(1)自我核心词
(2)同学印象
(3)多层的我
3、“我的32个脸孔”
4、结束语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高中)
“我本丰富”课前调查:
我的性别:□男生 □女生
1.我喜欢看的电影或书籍是
2.我常有的表情是
3.我喜欢别人形容我
4.我最介意别人说我
5.我相信
6.我怀疑
7.我对自己的了解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级表示对自己几乎不了解,10级表示对自己完全了解,请勾出评估等级)
8.我最常矛盾和纠结的问题是
9.我想拥有一段 的人生
10.一句简单的自我评价:
心理辅导活动课 分析(高中)
四格漫画
自我核心词
我
矛盾、热情、好强、爱幻想、
开朗、天才、多元、随和、
阳光、浮躁、阴暗、善良、
正直、爱篮球、喜欢自己、
坚定、外向、抗压普通、
任性、单调、慢热、固执、
情绪易波动、需要信心、
马虎、优柔寡断、多面体、
平凡……
我
同学印象
热情、好强、开朗、内向、
天才、浮躁、阳光、正直、
冲动、马虎、简单、老实、
爱篮球、风趣、帅……
文静、直率、善良、爱幻想、
任性、普通、固执、有活力、
坚强、快乐、矛盾、疯狂……
多层的我
每一个人都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自己需要常走进这个暗室。 ——村上春树
纵向深入
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
目 录
第一章 学校心理辅导与班
主任工作
第二章 班级情境中的师生
心灵沟通
第三章 班级经营
第四章 个别辅导理论技巧在
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第五章 团体辅导理论技巧在
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第六章 班主任的心理调适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