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班级管理>家长会>教案

高三家长会精品教案免费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家长会发言稿
高三(4)班 郭云鹏
各位家长,这是我们高中阶段最后一次比较集中的家长会。不言而喻,这次家长会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尤其在孩子们积极备考的关键时刻,在高考冲刺的最后关头,显得更为重要。
高三下半学期所做的努力
后半学期,时间突然变得飞速。倒计时牌象被风吹拂一样翻到了83天。在前段时间里,重点还是放在抓学习上,采用了如下几项措施。
同学互相出题,互考背诵。让同学们都有事做,有一种紧张的学习氛围。
利用假期补课时间做文科综合科目样题,并把成绩公示。督促同学们关注文综,关注文综成绩。
布置学生每天背5—10道题,要有质量,并随时检查(通过现场背诵和笔答双种方式)。让学生们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每天都安排充实。把每天需要记忆的内容当成重点记录,并背到实处。
迟到、趴桌子同学罚抄、背相应题目(语文作文5篇,古诗200句,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各50道题,英语阅读理解3篇)。这样,即有效的减少了学生的惰性心理,同时也让同学们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可谓双赢。
班级标语起到警示作用。比如“上课偷食,今后乞食。”“混乱的土地,凌乱的心灵。”让同学们关注自己的卫生,关注自己的听课状态。当看到“只想做梦,不追求梦想”,上课趴桌子的同学自然感到一种羞愧,马上投入到学习当中。
通过以上方法既有效的管理了班级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甚至有时因地上有脏东西也要被罚考题。让学生把学习定为生活的主调。
存在问题
拼劲不足,战斗力不强,信心不足,没有爆发出自己的能量。有些同学每天有闲暇时间,不够紧张,有些应该记忆的东西不能反复记住。检查了几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些同学为了通过检查,晚上能背到12点多,而平时却很少学到很晚。那种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相反,还有些同学能够坚持天天早到班级学习,有些时候把早餐带到班级来吃,这种精神是可嘉的。
过度紧张,焦虑不安。一部分同学心理素质不过关,精神高度紧张,总是囿于一个小圈中,越想提高成绩,成绩越不理想,甚至模拟考试时就出现怯场的现象,头脑不清。晚上出现了失眠现象。这些同学心理素质亟待提高。要找回自信。
不能跟紧老师思路,自己做一套,结果收效很小。总复习的时后,方法尤为重要,老师传授的主要的也是方法。有些同学只顾自己埋头学习,不考虑方法。
针对问题,家长如何配合解决
同学们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单靠老师解决不了,单靠家长也解决不了,学生自己也解决不了,只有做到实现合力才能成功。
正确定位,准确期望
学生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而这些或多或少都是家长们期望值的一种反映。当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投地,能工作稳定,事业顺利。但主要有一个正确的估量。越出孩子能力范围的期待是不切实际的,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我们的孩子能考一个比较好的专科,以后就业不成问题。而我们家长却总是拿家族里面同事朋友里面的重点、本科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比。表面上好像是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而实际上却造成一种逆反心理。
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和专业是非常理想的选择。比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秘编辑,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等,都有很好的就也前景。(举佟思然的例子。学习汽车维修,订单教育。)
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拼劲和闯劲,有合适的空间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细心呵护,督责到位。高三学生自然是备受呵护。家长们要做到细致入微,关注学生情绪变化。照顾好孩子生活细节的同时要照顾好孩子们的心理。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解决一些心理的问题。当然,这不意味着高三学生碰不得、说不得,相反,督责的力度更应当加强。比如,走读书晚上在允许的范围内至少要学到11:00—11:30左右,才能把复习的东西吃透。
根据一些资料,给家长们一些启启示。
作为家长要为高考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要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行
不要去过多地渲染考前的紧张气氛,尽量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稳定的状态。面临高考,孩子已经有沉重的心理压力了,千万不要反复叮咛。
4.不要剥夺考生的成人感。家长总希望考生将全部时间用于复习备考,因此,所有可能涉及到考生“浪费时间”的事情均由家庭包办代替。比如有的家长将水果削好、切块后用牙签扎好,一边在孩子身边盯着做练习,一边将水果放到孩子口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成人的意识很强,考生认为家长将自己幼稚化,心理受挫,会对家长的行为产生强烈不满。
5.不要片面追求营养口味。家长在考前极力为考生增加营养,一味追求高热量甚至补充营养液,改变考生日常的饮食习惯,致使考生偏食、消化不良,精神状态不佳。有的考生不得不采取药物治疗和卧床休息来调整身体的不适。
6.不要将家庭改建为监狱。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适于学习的宁静环境,拒绝一切访客、关闭家中所有的娱乐设备,如电视机、音响、广播,拔掉电话线,家庭成员之间说着悄悄话,过度的安静,也会引起考生的心理紧张。这样的氛围严重强化了考生的心理压力,致使学习不能集中,产生焦虑情绪。
7.不要强化高考意义深远。家长一有空就和孩子谈高考的重要性,将高考与考生的前途及生活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停地向考生灌输一种声音“考不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在社会上就难以立足,难有发展”。这些引导无形中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令考生如临大敌,焦虑增强,不能进行有序地复习和备考。
家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手机问题。我们先在的要求还是发现之后就没收。要求学生手机不能进课堂,不能发出声音影响他人,和老师讲课。
早恋问题。有些同学觉得学习无望而空虚无聊,寻找感情寄托。我们的原则是要正确引导,家长要努力配合。保证不影响学习,不能在公共场合有不适宜的行为。
关于几名拾金不昧同学的表扬。李迎春、郑会元、宁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