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表内除法一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上学期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法。根据学习前测和上学期学生平时的测评情况,本班学生98%能够准确背诵乘法口诀表,96%以上的学生在计算表内乘法的准确率可达100%,96%以上的学生在计算表内除法时可达100%的正确率,但个别学困生在应用口诀求商时不能迅速地选择恰当的乘法口诀,而是经常从第一句口诀开始背起,导致计算准确性和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能运用有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平均分一
1、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1
平均分二
1.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
方法。
1
练习
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1
除法初步认识(一)
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
除法初步认识(二)
1、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
除法初步认识(复习)
1、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1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1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1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巩固练习)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商的方法。
2、能够熟练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
1、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1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
1、掌握用除、乘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
1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
1、熟练掌握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1
单元测试及分析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1
合 计
13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 《平均分(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35-5×4= 63+(35-14) = 32-5-7= 19+3×9= 45+8-39=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把8块巧克力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哪种分法才公平?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8块可以分成(1,7)(2,6)(3,5)(4,4)
并得出分成(4,4)这方案最公平。
【小结】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一、填空题:
1、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个面包。
2、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瓶。
3、15朵蝴蝶结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戴在头上,每一个小朋友戴( )朵。
【提高练习】二、判断题:
1、把8颗糖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2颗。 ( )
2、把12朵花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得2朵花。 ( )
3、把16枝花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8枝花。 ( )
4、把25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是5个面包。 ( )
【拓展练习】1、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可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每个花瓶插( )枝。
2、一件衣服需要5个纽扣,现在有20个纽扣,能做( )件衣服。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现在有15个花圈,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个。
2、用15个方木块摆成长方体,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块木块。
第2节 《平均分(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6×2= 4×3= 2×5= 3×3= 2×( )=4 3×( )=6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24人要租船,每条船最多只能乘4人,要租多少条船?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
请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预计:
(1) 4个4个地分,分了6组,正好分完;
(2) 想乘法口诀,四几二十四;
请学生自己用这两种方法分一分,想一想,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结】平均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多的。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一、填空题:
1、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2个面包。
2、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每份是3瓶,可以分( )份。
3、有24条鱼,每只猫都吃3条鱼,可以分给( )只猫。
【提高练习】二、实践题:
1、茶杯2元一个,10元钱可以买( )个茶杯。
2、笔盒5元一个,15元可以买( )个这样的笔盒。
3、有24个本子,平均每位同学都要分得3个,可以分给( )位同学。
【拓展练习】 1、把25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是( )个面包。
2、上题中两个“5”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他们分别表示什么?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现在有15个花圈,平均每个小朋友分3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2、用15个方木块摆成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第3节 《除法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4×( )=8 ( )×3=12 ( )×4=20 5×( )=1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要分的竹笋是几个?
把12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是几个?
列式:12÷4=3
回忆刚才算式是怎样列的。
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小结】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计算并读出下面算式:
6÷3= 24÷6= 15÷3= 10÷5=
【提高练习】 列式计算并读出算式。
1、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个?
2、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瓶?
3、有24条鱼,平均分给6只猫,每只猫能分到多少条鱼?
【拓展练习】 1、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题目的意思是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10名同学参加社会劳动,老师把他们平均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题目的意思是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3、有24个本子,平均分给8位同学,每位同学有多少个本子?
题目的意思是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有20朵花,平均放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多少朵花?
2、有18瓶汽水,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分到多少瓶?
第4节 《除法初步认识(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6÷2= 24÷4= 15÷5= 10÷2=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每盘放4个是什么意思?
我们刚才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指导列出算式。并写出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结】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这用也是用除法计算。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计算并读出下面算式:
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
教科书第20页第四题。
教科书第21页第五题。
【提高练习】 列式计算并读出算式。
1、 教科书第21页第六题。
2、饼干10块,每2块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3、苹果16个,每4个装一盘,可以装多少盘?
【拓展练习】 1、有20块糖,每5块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表示把( )分成每( )块一份,可以分成( )份。
2、18瓶汽水,平均分成每箱6瓶,可以分多少箱?
表示: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写出除法算式。
1、被除数是8,除数是2,商是多少?
2、6个小朋友,每2个人分一组,可以分多少组?
第5节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了解用乘法试商的思路。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4=20 5×( )=15 20÷4= 15÷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教科书第23页例题1。
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要求“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列式:12÷3=
为什么这样列式?
怎么计算?
【小结】计算除法算式求商可直接用乘法口诀去试商。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15÷5=( ) ,想( )五十五,商是( )。
2、15÷3=( ) ,想三( )十五,商是( )。
3、完成24页做一做第一题。
【提高练习】 列式计算
1、教科书25页第1题。
2、教科书25页第2题。
【拓展练习】 根据图意编问题。
1、教科书25页第1题。
2、教科书25页第2题。
3、教科书26页第4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28÷4=( ) ,想( )。
2、48÷8=( ) ,想( )。
第6节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体会乘除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7=21 5×( )=35 32÷4= 45÷5=
21÷3= 35÷7= ( )×4=32 5×( )=4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教科书第24页例2。
根据图章,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并写出结果。
24÷4=6 想:几和4相乘得24,四(六)二十四。
24÷6=4 想:几和6相乘得24,(四)六二十四。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联系。
【小结】除法算式中的商和除数正好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被除数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12÷4=( ) ,想( )。
2、32÷4=( ) ,想( )。
3、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
4、15里面有( )个3。
【提高练习】
1、 把4×3= 12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
2、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编两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
3、教科书第26页第4题。
【拓展练习】 根据算式编两道除法的问题。
1、32÷4=8
2、24÷6=4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可口可乐每箱6罐,30罐要装多少箱?
2、教科书第27页第9题。
第7节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10÷2= 24÷6= 3÷3= 8÷4= 9÷3=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教科书第29页例3。
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每组5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列式解决问题。
如果再来3人呢?
学生讨论。
【小结】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切
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教科书第29页的“做一做”
2、教科书第30页的第1题。
3、教科书第30页的第2题。
4、教科书第30页的第3题。
【提高练习】
1、 24个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多少人?
2、妈妈买了24米布,做了4幅同样大小的窗帘,平均每幅窗帘用多少米布?
3、每幅窗帘用6米布,妈妈买了24米布,可以做多少幅窗帘?
【拓展练习】 1、一筐鸡蛋有24个,平均每天吃3个鸡蛋,可以吃多少天?如果这筐鸡蛋6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个?
2、18只兔子平均可以分成多少组?
3、15人做游戏,可以平均分成4组吗?为什么?如果再来1个人呢?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有24块巧克力,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块?
2、有24块巧克力,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第8节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用除、乘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乘、除两步运算的方法。
2、理解数量关系。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18÷3= 30÷6= 36÷6= 20÷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教科书第31页例题4
观察例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问题。
问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解答问题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答乘除两步运算的应用题。解题时要认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已知条件入手解答或从问题入手。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教科书第31页“做一做”
2、教科书第32页第1题。
3、教科书第32页第2题。
【提高练习】
1、教书第32页第3题。
2、教书第32页第4题。
3、教书第33页第5题。
【拓展练习】 1、4张纸可以折2部玩具电话,6张纸可以折多少部玩具电话?
2、二年级4个班,每班有3名运动员,如果把他们排成6行入场,平均每行有多少人?
3、每箱牛奶有3行,每行有8盒,妈妈买了一箱。一家6口人,平均每人喝多少盒?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2个小朋友一次能搬6本书,4个小朋友一次能搬多少本书?
2、3只兔子一共采了12朵蘑菇。5只兔子一共能采多少朵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