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总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青铜器锄耕
铁犁牛耕
耒耜
二、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主要的耕作方式
精耕细作技术日趋成熟的表现
石刀、石斧
耒耜和石锄、石梨(少量青铜农具)
铁农具和牛耕
耦犁,出现犁壁
曲辕犁
刀耕火种
排水、除草 培土、沤肥和治虫等
垄作法
代田法、一年一熟
耕耙耱技术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都江堰
漕渠、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水稻、粟
粟、稻、黍、稷、麦、桑、麻
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⒈形成:
⒉特点: (史论共享)评价手册P2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
⒊影响:
推动精耕细作发展;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和近代中国落后原因之一。
⑴原因:
⑵时间: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⑶地位:
【能力训练】
1.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在我国,人们开始用牛耕地至迟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春秋末期 D.商周时期
2.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属于
A.国家 B.诸侯卿大夫 C.庶民 D.奴隶
3.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
A.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耕者有其田 D.有田同耕
4. 历代明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其根本目的是
A.繁荣社会经济 B.巩固封建统治
C.减轻农民的负担 D.增加财政收入
A
A
B
B
5、(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A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程标准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冶金技术
2:制瓷业
3:丝织业
冶铜技术
1: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
3:商周:繁荣 (代表作: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冶铁技术
1:西周 已能制造铁器
4: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东汉 杜诗 发明水排
3:魏晋南北朝 灌钢法
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过程:
1: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
2:东汉 技术成熟,青瓷,
3:北朝 白瓷
4:唐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 瓷窑遍布各地
7:明清 瓷都景德镇 青花瓷 彩瓷 珐琅彩
6:元代 制瓷中心景德镇
我国丝织业的发展过程
1:距今四五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2:西周: 斜纹提花织物
3汉代 丝绸之路
6:明清进入鼎盛时期
1丝织中心 苏州,杭州
2民营丝织业兴盛
3丝织品工艺精巧,缎
4 唐代 轻盈精湛,波斯织法
5 宋代 织锦中的花鸟画写实风格
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
原因:
地区:
部门:
性质:
明代中后期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江南
手工业部门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根本条件
基础
手工业的进步是直接条件
标志:
出现机工出力,机户出资的机房
评价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地位。
新事物
稀疏又微弱
受束缚
发展缓慢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
(史论共享)评价手册P5
1、历史悠久、素称发达。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3、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相当比重。
4、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5、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2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主体是 (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3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 ( )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金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A.鎏金术 B.水排 C.灌钢法 D.铸钢法
5原始瓷器的出现是在 ( ) A.新石器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C
D
B
A
A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周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商人”的出现
特点:
商业由官府控制
表现
特点
商业由官府控制的局面被打破
3、秦汉时期:
秦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4、隋唐时期:
发展原因
发展表现
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大运河的开通
商业中心.农村集市. 柜坊、飞钱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5、两宋时期:
6、元朝时期:
城市商业的繁荣
商品各类增多
各种集市的出现,交子出现,商税
城市商业的繁荣
对外贸易发达
大都
泉州
7、明清时期商业发展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P13
“商帮”出现:徽商、晋商
图一唐长安城
图二 北宋东京城市布局
请回答:

2、比较图一、图二,并结合课文,说明北宋东京与图一所示城市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1、从上述的平面图你判断是什么朝代的?
二、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 宋元前发达的对外贸易
2. 明清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有哪些?
(史论共享)评价手册P9
1、早、大、繁荣、快;
2、联系: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3、阶段: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
4、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5、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6、趋势: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农抑商”
概念和目的:
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它开始于战国时的商鞅变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明清两代统治者仍顽固延续。
明清“重农抑商”政策消极作用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重农抑商”政策积极作用: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2、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
“海禁”与“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含义:
明清政府实行的限制对外贸易、交往的政策。明清实行的“海禁”政策是其突出表现。
民间贸易
明朝的对外贸易
官方贸易
海禁
思考: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对民间贸易实行海禁?
“海禁”与“闭关锁国”
思考: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海禁”与“闭关锁国”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结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海禁”与“闭关锁国”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骨耜
中国最早的松土农具
铁犁
中国农业主要的农具之一
古代农业耕作工具一
古代农业耕作工具二
汉代的耦犁
唐代的曲辕犁
中国犁耕成熟的标志
男耕女织图
自然经济:
  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返回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特点:
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
市、坊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
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2).宋:
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
景德镇、朱仙镇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特点: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 扬州、成都
特点:商业中心
原因:丝绸之路开通、
大运河的开凿、
经济重心的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