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调整的背景
——调整的措施
——调整的影响
单
元
线
索
复习回顾:
1、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
特点是什么?
2、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有哪些?
主要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业;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加强救济工作和社会保障措施;
改善劳资关系
主要特点(实质):国家干预经济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美国的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
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变化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19课的框架结构,思考二战后资本主义有哪几大新变化?分别是哪些方面的变化?
一、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
四、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知
识
梳
理
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
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国家干预经济的背景(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③凯恩斯主义为各国经济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
④借鉴了社会主义苏联的建设成就
凯恩斯主义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在经济大危机后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扩大需求;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背景:
内容:
影响:
3.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材料3: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来调节社会生产。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
材料1: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材料2:“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戴高乐
根据材料概括国家干预经济有哪些主要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自由竞争
自由放任
垄断组织
垄断资本
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加强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时期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
(2)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普遍奉行国家干预政策,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3)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混合经济
随堂演练
黄金时代
70年代出现滞账现象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并对西方某些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经济陷入一片混乱。提价以前,石油价格每桶只有3.01美元,两个月后,到1973年底,石油价格达到每桶11.651美元,涨价3~4倍。石油提价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已不能奏效,出现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经济政策调整,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英美等国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怎样区分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差别?
5、国家干预经济的影响
伟人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又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积极作用: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消极不足: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了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是
A.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随堂演练
二、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2)含义:
(3)实质:
(4)内容:
(5)特点:
二、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含义: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4)内容:
资金: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种类: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 住房 失业保险 教育等
(5)特点:
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由单纯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学思之窗
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由单纯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材料二: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
福利国家
以德国为例。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连现今的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了。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6)评价
积极: 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一定积极作用
局限:但导致政府财政不堪重负;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福利国家发展过程
1. 二战后,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发展 日渐完备
3.1973年,福利国家发展受挫
4.八十年代,福利国家规模缩小
学思之窗: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思考: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
“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
随堂演练
2.(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随堂演练
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它们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部门。
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
1.含义:
随堂演练
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
第三产业的兴起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3.突出表现
①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②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2.兴起原因
4.作用
3、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如下表:
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C.资本主义国家自我调整产业结构
D.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随堂演练
四、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
二战后,美国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极大推动经济的发展
2.兴起:
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3.概念:
新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A.一直不断加强 B.有时放松
C.只涉及流通领域 D.解决了所有问题
2.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表明
A.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B.干预是手段,资本主义制度也在适时改革
C.资本主义已经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D.只有政府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考点运用】
B
B
3.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物质生产部门,其意义在于①有利于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②促进经济竞争力③能够拓展经济活动领域④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90年代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
A.继续政府干预 B.寻找新的海外市场
C.吸引投资 D.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
【考点运用】
D
D
5.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什么新现象值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借鉴
A.持续地发展教育和科技 B.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
C.强调政府对经济干预 D.在世界大战中加速科技发明
【考点运用】
A
6、下列对西方“福利国家”这一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
B、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防止贫富不均的一种手段
C、它的推行对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D、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国垄发展
第三产业的兴起
“新经济”的出现
产业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
经济政策的变化
新
变
化
“福利国家”
生产关
系调整
生产力
发展
促 进
核心
小结
社会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