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表现
影响
水路交通
铁路交通
公路交通
民用航空
交通工具发展
通讯工具变迁
有线电报
电话
互联网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图说历史
古代的交通工具-——
木船、马车、轿子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图说历史
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为什么?
一、铁路与公路
(1)1876年,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19世纪80年代(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4)中华民国以后,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原因,连年不断的战争)
1、铁路:
(5)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成就巨大。
(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20世纪末,京九铁路等,进入21世纪,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各城市间的高速铁路,城市中的地下铁路等等。铁路中的磁悬浮技术。)
(目前,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外国商人在修建了中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年)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1881年,由中国政府出资,外国人设计修建的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中国建造铁路的历史是从唐胥铁路开始的(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艰 难 起 步 与 发 展
晚清、民国时期
他出生在江西一个普通茶商家庭。
他是首批留美幼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他曾在中法战争中英勇抗敌。
1905年至1909年,以总工程师主持修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1909年9月24日正式通车)
他就是詹天佑
——中国的铁路之父
新中国建立后,铁路建设成就巨大。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西宁--拉萨)正式竣工全线通车。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北京--九龙)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宝成铁路)。 “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2010年起,“和谐号”动车以平均220--260公里的时速安全驰骋在高速铁路网上,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铁路火车机车的演变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近代中国,主要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
新中国成立后,国产的“解放”型蒸汽机车取代进口机车。
1958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
1958年,制成我国第一台“韶山”号电力机车。
20世纪90年代末,建成广(州)深(圳)高速铁路。
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运营。
“和谐号”动车组
磁悬浮列车
中国的磁悬浮技术是否“偷窃”德国?
你对此有何看法?
一家德国媒体这样写道:“大众公司捷达车的部件,安装在仿造得极好的奇瑞牌汽车里。甚至三十米长的大型机械设备也按一比一仿造后,安置在中国的厂房中。现在轮到了磁悬浮……”
(1)、汽车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2)、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我国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汽车和油料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
2、公路
1897年生产的本茨(奔驰)汽车。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图说历史
最早传入中国的汽车 汽车在上海租界道路上行驶。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图说历史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200万辆。2012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300万辆。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现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大国。
开封黄河公路大桥
图说历史
焦作黄河公路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图说历史
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二、水运与航空
(主要是轮船运输、民用航空)
1 、 水路交通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清朝雍正年间(1723一1735)蓝鼎和《鹿洲初集》云:"番人造船比中国更固。"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3)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水路运输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
总的来说,洋务派由创办轮运的酝酿到招商局的筹组与创办的过程,是长期而曲折的。其中充满国内顽固派的攻击、阻扰及外国侵略势力的竞争与排挤。……直到甲午战争以前,除招商局以外,只有寥寥可数几家小轮公司先后在几个沿海口岸出现。较之外商在华创办的外轮公司,落后竟达三四十年之久。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聂宝璋《19世纪中国近代航运发展史的几个问题》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称“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难可以体味。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600多千米,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900多千米,中国自主修筑铁路只有600多千米。
2、 航空运输
(1)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
在冯如追悼会上,有一幅脍炙人口的挽联:
(1903年)
(2)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中国客机
图说历史
中国客机
图说历史
于2006年投入使用的空中客车A380客机,被称为最先进、宽敞和高效的超级巨型客机。它拥有555个客舱座位,翼展达米。据空客公司介绍,A380客机即使在空中当飞机所有的发动机都突然熄火,飞机仍然会安全滑行降落,所以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飞机。
图说历史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
动力:
技术:
地区发展差别:
对象:
进程:
种类:
人力、自然力
机械力
平民化、普及化
引进
自制自研
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先慢后快
海陆空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在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电报在中国的发展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电话在中国的发展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世纪80年代后
从2003年开始
解放初期的电报。
3 互联网发展迅速
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之最”
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
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
中国第一架飞机
中国第一条航线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报机房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
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唐胥铁路)
1958年“东风型”、“东方红型”内燃机车
1958年“韶山号”电力机车
1998年 广州至深圳铁路(广深高铁)
2003年上海磁悬浮铁路专线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
1920年 北京---天津(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设立电报机房
19世纪70年代在台湾架设
20世纪初 南京
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1840年夏,英国从海上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不论从战争的进程,还是从战争的结果,英国先进的交通工具都在极大地影响这个古老的国家。为此,中国抵抗派的代表林则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进入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
从“周幽王烽火戏诸候”到“书信”
从“漂流瓶”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百年间通信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庞大的船队,船队与分船队之间需要的联络、指挥、调度,在当时还没有近代通讯方式时,茫茫大海上刮风下雨雾天怎么联系----
郑和船队用什么方式联系呢?船队配有交通艇、音响信号、旗帜等装备。史书记载,船队“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 虞。”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
生活区域的扩大
讨论: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 • • • • •
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
思想、观念的变化
负面影响
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思考: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 压力最小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1、鸦片战争后,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开始 发生质的改变,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最先传入中国的是什么?
轮 船
2、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的名称是?
淞 沪 铁 路
3、20世纪初,汽车首先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哪一座城市?
上 海
4、中国自己修建、自己管理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在哪里?
台 湾
5、中国自己开办电话局、开通市内电话的第一个城市是?
南 京
6、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诞生于哪一年?
1 9 0 9 年
猜一猜,这是发生在哪条铁路上的故事?
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吗?
唐胥铁路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
1872年,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新桥——横滨
1876年,外商擅自在中国修筑凇沪铁路
1881年,唐胥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
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成功,飞机诞生
1909年,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诞生
………
有一幅脍炙人口的挽联这样评价他
下联: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
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
上联: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
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他于1912年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空飞行表演,不幸失事,壮烈殉职;
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杰出的飞行家冯如。
宝成铁路
京九铁路
青藏铁路
磁悬浮列车
子弹头
沪宁铁路
高速公路
公共汽车
桑塔那
红旗
出租车
私家车
波音飞机
禄口机场
空中客车
空姐
飞机票
经济舱
公用电话
手机
小灵通
移动通信
动感地带
Email
1、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他到与之相邻的第一家中国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小明一家生活在新疆,他家计划从西北地区乘火车到达江苏,这主要得益于
A、宝成铁路 B、兰新铁路
C、成昆铁路 D、京九铁路
C
B
3、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4、你如果生活在晚清,想要最早体验电话的生活,你家应该搬到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天津
C
B
5、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6、小明准备写一篇关于“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小论文,他写出了下列写作提纲,请你指出其中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力发展沿海铁路
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
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D、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铁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B
D
7.下列关于我国近代交通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于188年建成通车
B.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其实质是为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
C.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D.到1911年,我国铁路总长9600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8.下列有关近代中国轮船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
B.19世纪60年代,民间商人曾建议买洋船运送江南漕粮
C.归国留学生詹天佑上书当局,为设厂造船献计献策,未引起重视
D.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9.下列有关近代电讯事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B.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部分收回了中国电信主权
C.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
D.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无线电报难以发展
10.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1.下列对中国轮船招商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轮船招商局的成立,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江海
运输业的局面
B. 中华民国建立后,将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
C. 抗日战争后,轮船招商局垄断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D. 轮船招商局成立于上海
12.标志中国铁路诞生的是
A.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
B. 京汉铁路的修筑
C.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D. 京绥铁路的修筑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清政府至19世纪末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B. 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C. 20世纪80年代起,机关开始使用传真机
D. 2000年末,中国固定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14.为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的标志性航线的开通是在
A. 1909年 B. 1910年 C. 1920年 D. 1919年
15、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
A 骑自行车 B 乘有轨电车
C 坐火车旅游 D 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16、有轨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 )
A 民国成立后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 D 1949年以后
17、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邮政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报 d电话
A abcd B acdb
C adbc D adcb
D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