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原创《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ppt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四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国民党血腥屠杀、右倾错误逐步纠正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创建人民军队
1927年8月1号
周恩来、贺龙
广州、失败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
第一枪、中共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
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
始
1927年9月
毛泽东
长沙、失败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
村革命根据地——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汉口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起义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纠错”的会议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阐明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1、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作用:
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
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1930年到1931年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经济建设:
2、扩大根据地:
3、政权建设: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
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
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
量达到十万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根据地建设
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国:国民政府(南京)
共:红色政权(瑞金)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概括图示
中国人民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阶级矛盾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
(1)思想内涵:
武 装斗 争——军事保证
土 地革 命——核心根本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2)成功实践: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革命武装十万人;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红军的长征
一、长征的开始
1、时间:
2、原因: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没有胜利的可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
一、长征的开始
1、时间:
2、原因:
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的泛滥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
红军长征
2、经过和意义
1、长征的开始:
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内容
意义
3、长征的胜利
会宁大会师 1936年10月
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
4、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1934年10月
二、长征的转折
——遵义会议
内容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内容: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军事上、组织上
生
死
2、意义
【深化·拓展】遵义会议的理解:
(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
(2)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2.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3.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革命斗争
遵义会议的转折意义
1.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
军事上
政治上
思想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重要革命方法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爬雪山
过草地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索尔兹伯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的胜利
长征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
(1935年12月27日)
三、长征的胜利
1、结束时间:
2、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意义。
什么是长征精神?
当今社会如何发扬?
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央电视台
“两个人的长征”,重温长征精神的精髓,能使我们知道今天和平安定之不易,明天发展前进之动力,这也正是两个英国人的重走长征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http://cz.scol.com.cn/
“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