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名称
比较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半殖半封社会
半殖半封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领导阶级
领导阶级
根本区别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让我们追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五四风雷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德国在山东特权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NO!!!
一.五四风雷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问题探究: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一)
材料(1):1914年,中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则为85万多人;1919年为137万多人。
材料(2):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3):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的内外统治情况。
材料(4):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对内:经济上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政治上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军事上扩充北洋军;
对外:大借外债;出卖国家主权
总之,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1) 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材料(2) 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
1912年~1919年的七年间,工人罢工130余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二)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我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阶级结构上: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发生。
材料(2)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中国通史》
材料(1)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三)
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
口号:民主、科学
作用:它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础.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四)
材料(1)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白银;同一时期,英国、法国、德国等对华贸易额有较大下降。
材料(2)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年~1918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概括“一战”期间中国当时的国际形势。
_
材料(3)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一战期间,美日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
(2)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国际背景
①帝国主义侵略
反帝
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国内背景
北洋军阀黑暗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思想基础)
1、背景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经济基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直接原因)
导火线:
指明方向
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
罢课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2.经过
一.五四风雷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斗争的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A、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C、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
在“和约”上签字
表现:“放学”、“ “罢官”、“拒签”
(1)性质:
(2)特点:
(3)作用:
(4)影响: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先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工人阶级—主力军
4.意义
一.五四风雷
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
革命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第二,五四运动启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团结了革命力量,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第四,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
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
是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的精神
正是在对五四生生不息的纪念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就把自己的奋斗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联结在一起,将赢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来的,就是生机盎然的青春中国 。 (引文〈人民日报〉)
爱国
五四运动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
【典例·展示】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A.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口号 B.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C.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答】D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北洋军阀的黑统治
D、袁世凯尊孔复古
B
五四爱国运动
D
4、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新”在( )
①指导思想 ②领导阶级
③革命前途 ④革命任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① 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
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问题探究: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党产生的阶级基础,二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方能产生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建党理论
(一)成立的历史条件:
对照此观点:20世纪初,中国是否具备了建党条件?
内部
(一)成立的历史条件:
经济:
阶级:
思想:
组织: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者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共产党组织分布示意图
内部
(一)成立的历史条件:
经济:
阶级:
思想:
组织: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者出现
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部:
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标志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 上海-(嘉兴)南湖
内容
1.通过了党的纲领
2.决定党的中心任务
3.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规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
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与以往任何政党相比是一个新型政党,它“新”在何处?
①新的领导阶级:
②新的指导思想:
③新的奋斗目标:
④代表利益: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工人阶级及中华民族的利益
3、诞生的意义意义
(1)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
(2)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3)影响:给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成立 带来了中国革命的:
材料1:二七惨案: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和破坏。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2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2月4日总罢工开始,各站工人一致行动,全线所有客货车一律停开。……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
材料2::“革命活动的屡次失败使孙中山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他认识到依靠帝国主义,依靠军阀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重新确定一条全新的道路,才能避免再次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孙极大的兴趣,他致电苏俄做出了友好的表示:‘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共同团结奋斗。’”
——《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国共合作
原因:
必要性: 革命敌人强大凶残,必须联合其
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可能性: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共产国际的帮助.(外因)
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 广州)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P68学思之窗)
影响: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2、国民
大革命
兴起:
高潮:
目的:
对象:
概况: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失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北伐
战争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
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标志:
原因: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3、中共幼年,缺乏经验,陈独秀犯右倾错误,限制工农业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2、帝国主义势力的武装干涉,扶植代理人
4、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国共合作 促成了中国革命的:
1、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中国革命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风雷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华民族开始了新觉醒;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有了新面貌;
国共合作和北伐
——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革命出现了新高潮。
小结
2016-8-18
谢谢合作!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放人”
名称
比较
半殖半封社会
半殖半封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世界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安
徽
山东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湖北
广东
广西
吴佩孚
兵力20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张作霖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武昌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上海
国民政府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
(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统一中的革命任务;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这个说法对吗?
有人说:
正是因为国民党背信弃义,才导致大革命失败。
材料1:北伐战争开始以后,英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四川“万县惨案”和汉口“一三惨案”。
1927年初,北伐军向江浙进军,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派军舰到上海,扬言要武装干涉。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以后,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了“南京惨案”。
材料2: “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议决,已昭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上海军事当局,表示服从中央,即或有些意见与误会,亦未必不可解释。……我们应该站在革命观点上,立即抛弃相互间的怀疑,不听信任何谣言。………” ——《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
材料3: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