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格式:  PPT
  • 大小:  1.38M    25张
  • 时间:  2016-08

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PPT课件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必修一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背景、经过、意义)
中共诞生(条件、诞生、意义)
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的条件、标志和影响
北伐战争的经过和失败
知识结构
目标与要求:
1、五四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中爆发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共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4、国共第一次合作为什么能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取得了哪些革命成果?
背景
经过(运动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结果)
意义
一、五四爱国运动
国际背景
①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剧。
反帝
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国内背景
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马列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1、背景
民族工业发展。
(直接原因)
导火线:
指明方向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919年 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
罢课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2、经过
中国无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的舞台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利
初 步
释放 罢免 拒绝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
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3、结果:
初步胜利
4、评价
①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
②特点(各阶层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③作用: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④影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共诞生
1、条件
(1921.7.23)
内部
经济:
阶级:
思想:
组织: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部:
共产国际的帮助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二、中共诞生
2、诞生:中共一大
时间:1921.7.23
地点: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南湖)
代表:毛、董等13人
内容: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
中央机构:中央局
书记:陈独秀
阶级属性-----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奋斗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代表利益-----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
益,而且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3、意义: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中共诞生
①条件
三、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开始: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
共产党 :(1)认识到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要性)  
(2)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的决定。

国民党:孙中山也欢迎共产党同他合作。(可能性)
②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
⑤影响:促成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A、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B、整编国民革命军;
C、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③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④方式:党内合作
2、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
b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c成果
A、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B、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C、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a目的: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3、失败: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
主观
客观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1)中共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革命领导权
(2)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
新民主主义(1919-1949)
无产阶级登
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无产阶级的
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焕然一新

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内战争)(1924-1927)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 土地革命(第二次国内战争)(1927-1937)
(1921年——1949年) 抗日战争 (1937-1945)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战争)(1946-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一、什么是五四精神?

延伸拓展
爱国和牺牲精神;(爱国救亡)
民主和科学精神;(民主科学)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文化启蒙)
概括为: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二、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同点
不同点
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及发展
运用反馈
1、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C
2、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A
3、《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年中共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的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与国民党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B
4、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致开幕词:“国民党人……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C、革命的进程和方式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D
5、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A
6、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