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13.辛亥革命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ppt课件
你认为百年来,以下变革哪一个对中国影响最为深刻?
1911年辛亥革命

1927年北伐战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78年改革开放
——摘自凤凰网
百年来,辛亥革命的影响为何最深刻?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 ——引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的讲话
辛亥革命
专题三 第二课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山雨欲来风满楼
(辛亥革命背景篇)
读诗观图,感悟一个世纪前的中国。
思考:诗歌反映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怎样的局面?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世纪末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材料1: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2: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你从上述材料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有什么联系?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章炳麟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及活动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并确定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要推翻满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跨学科综合
  政党的特征: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和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选自《思想政治》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4、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6、思想宣传: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湖北发展革命力量
7、起义时机: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4、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辛亥革命过程篇—武昌首义)
惊天动地谱春秋
1911年10月10日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1)时间:
(2)主力:
(3)结果:

(4)影响: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武昌首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
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湖北军政府旗帜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黎元洪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
名著中的辛亥革命
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1、抓住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2、共进会、文学社的长期工作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
3、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武装起义对形势的推动
4、人民群众的配合
5、湖北新军革命首创精神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1)时间:
(2)主力:
(3)结果:

(4)影响: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武昌首义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国父”
春风送暖入金陵——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过程篇—中华民国成立)
春风送暖入金陵
1912年1月 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图为参议院成员)
春风送暖入金陵——中华民国成立
◆考考你: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三年。你知道民国三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 A 1913年 B 1914年 C 1915年
◆考考你:下列旗帜,哪个是中华民国国旗?
中华民国知多少?
◆考考你:孙中山曾说过:“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A B C D
人员组成
措施
春风送暖入金陵——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过程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3、三权分立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民,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过程篇—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铁血共和终成空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铁血共和终成空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终于结束。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
退位诏书
“铁血共和终成空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1)外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2)内因: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革派的软弱妥协.
(3)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过程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铁血共和终成空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辛亥革命评价篇—革命的功绩、局限)
青史凭谁判是非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
“青史凭谁判是非” ——辛亥革命功绩、局限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经济工业化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禁止缠足等。
根据材料4,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提高参政议政意识
③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⑤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发生了变化
局限: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青史凭谁判是非” ——辛亥革命功绩、局限
结 束 语
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留给我们的仍旧是不尽的思考!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的道路依然漫长 。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同志是谁呢?他们又将为中国的革命作出怎样的努力呢?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后的学习。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制衡
随堂检测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A.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3.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檀香山    B.长沙   
C.上海    D.东京
随堂检测
4.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5.1911年,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其直接原因是
A.革命党武装起义的推动  B.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
C.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D.革命党的宣传发动
随堂检测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7.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 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 孙中山在灯下翻阅《民报》
C 1912年1月南京街头飘着五色旗
D 1912年1月1日,各报刊竞相刊登袁世凯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