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3.城市化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 3.城市化

  • 格式:  PPT
  • 大小:  16.31M    70张
  • 时间:  2016-08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2.3城市化》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2.3城市化》PPT课件免费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2.3城市化》PPT课件免费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2.3城市化》PPT课件免费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2.3城市化》PPT课件免费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2.3城市化》PPT课件免费下载
2.3 城市化
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的意义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城市病”及其解决措施
学习目标
泸州市的昨天
泸州市的今天
华西都市报讯(四川日报记者 孔芒)1月28日,记者从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获悉,到2012年底,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1.05平方公里,人口达100.97万人,在川南率先建成“双百”大城市。
 泸州城市周边布局了6个产业园区,建一个园区,催生一座新城,带动一片发展。黄舣镇因酒而兴,城镇人口从0.18万增加到3万,城镇面积从0.85平方公里扩张到3平方公里,“小县城”规模初具。
这就是城市化
城市等级上升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范围扩大
乡村变为城市
从图2.17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数量和等级)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人口向_____集聚和城市范围_______
(城市等级上升)
乡村变为_____的过程。(城市数量增加)
什么是城市化
城镇
不断扩大
城市
1、概念
提问:城市化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用地发生哪些变化?
2.城市化的
标志
城市人口
增加
城市用地
规模
点击思维
扩大
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
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3.城市化的其他表现
4.城市分布趋势:
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出现
城市等级不断提高
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日益完善
(读图思考1.读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
城市哪些条件吸引乡村人口(拉力),乡村哪些条件使人口流向城市(推力)?
2、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我们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呢?
城市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
5.城市化的动力
从人口迁移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推力与拉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
1、带动————发展;

2、带来————的变化;

3、带来————、————、————

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

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的表现。
聚落形态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社会经济
社会进步
区域经济
城市化缩小城乡差别
例1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
S
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
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
深圳的城市化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改革开放, 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又如何呢?
(1)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2)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25%-30%
70%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水平较高,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
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人口比重增
长趋缓甚至停滞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世界城市化浪潮
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整个19世纪,⑬________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20世纪初,⑭________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⑮________ 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欧洲
北美
英国
英国的城市化之路?
城市化起步阶段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19世纪
20世纪
20世纪下半叶
近20年来
案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合作探究: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在郊区集中,使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逆城市化:城市化后期,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区环境质量下降,城区人口迁往环境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的现象。
城区
郊区
环境质量下降
乡村
逆城市化现象
25%-30%
70%
后期成熟阶段
中期加速阶段或初期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25-30%)
,发展较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较高(25-30%至70%)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发展
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比较(>70%) ,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比较少
中心区出现衰落的迹象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
等。(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
不同阶段城市化的特点
例1 [2010·广东卷]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题。
(1)可知该市(  )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随着小汽车的普及,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前往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小城镇,大城市中心“空心化”明显。
D
B
1. 城市化起步
2. 城市化水平
3. 城市化速度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 城市化起步
发 达 国 家 :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早
起步晚
2. 城市化水平
发 达 国 家 :
发展中国家:
水平高
水平低
3. 城市化速度
发 达 国 家 :
发展中国家:
速度(慢—快—慢)
速度(慢—快)
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
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原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步早
工业革命开始早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革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乡村
人口转 为城市人口
起步晚
发展快
发展趋缓,甚至停滞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乡村小城镇
基础设施完善
二战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才得到发展
城市化水平低
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人口比重低,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城市经济畸形
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力过剩
人口增长趋缓,城市中心区衰落
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异变大,纷纷涌入城市
讨论: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从何时开始的?为什么?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中期加速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5.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3.9%。 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是上海 ,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 ,分别为84.3%和75.7%。
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但地区差异大。
4.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笫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2009·广东文基)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B
(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A
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2020~2030年乡村人口只是一部分转移到了郊区,还有一部分迁往了中心城区;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20%;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与2000年相比,比重相当,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与2000年比一定是增大了;可排除A、C、D选项,而读图可知,2040年郊区人口比重高于乡村,故人口数量也超过了乡村,故选择答案B。
第(2)题,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依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此题是易错题,关键在于不少考生将城市人口等同于中心城区人口,而忽略了图中备注信息,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可得,A选项为正确选项,其他选项可排除。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昨日的沱江两岸
今日的沱江两岸

较多


较多
平坦
结论:地理环境各要素随之发生改变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圈
岩石圈
水 圈
大气圈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表现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质量下降
水质下降,水量变化
日照、风速、风向发生变化
生物
废渣
径流
蒸发
气温
降水
城市化
改善环境
合理
过快
平整土地
兴修水利
绿化环境
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表现
环境质量下降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看图2.25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从住房、交通、就医、上学等方面,初步了解城市化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大气
水体
固体废弃物
噪声
交通
就业
化石(矿物)
烟尘
合理
集体
绿化
废水
污水
污水
分类
交通
工业
建筑
远离
绿化
城市
城市
城市
公交
住房
经济
就业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环境恶化
光化学烟雾污染






除了以上影响,城市化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耕地

耕地
耕地
节约
利用率
再想一想:
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上海市在地处市中心的黄埔、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说说你的看法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生态城市
(1)、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向
具体措施
既要有经济实力,又要适合生活,这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
合肥市环城公园
【活动】:读图2.28并阅读材料
以合肥市环城公园为例,学生诘疑、探讨生态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
在生态城市系统中,城市绿地尤其重要。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从图2.27所述的三种模式中选择一种进行评价,并提出你的改进意见。(从城市热岛环流来思考)
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
优点是
改进意见
A模式
城市内部开辟一些绿地
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
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
缺点是
优点是
改进意见
B模式
缺点是
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在城市中心建一些绿地
优点是
改进意见
C模式
缺点是
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在城市各用地间进行绿地建设
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获得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就你的感受在泸州市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城市病的表现,根据所学提出你认为合理且可行的建议。
活学活用:
我们不仅要做环保的倡议者,更要做环保的践行者;
环保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表现
课堂小结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生态城市
谢谢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4,回答8—9题。
8.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中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9.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化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方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C
C
东京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且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可判断目前东京市城市化进程处于后期高级阶段,而不是衰落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出现城市空洞化现象,城市化开始衰落,故选择C。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规划并不是解决交通拥挤的最好办法,发展公交、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个体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更为有效,排除A;B选项,绿地在城市用地中起到很重要的生态作用,经济、生态效益需综合考虑;D选项,乡村-城市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须,是城市职能分化、企业人员外迁的需要,卫星城的建设是途径和方式,不是根本动力。
(2)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1)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例2 读下图,回答(1)~(2)题。
例2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城里来的小鸟满身污渍,反映了城市的污染严重。第(2)题,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过多的人口、交通工具及严重的工业污染造成的,故选D项。
B
D
(1)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郊区吹向市区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或热岛效应)
(5)一市民建议,本市绿化不应再建大型草坪,需建以乔木、灌木为主的林木绿地。与林木绿地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的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3)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不同季节有差异(如右图所示)。你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大多时间(或除14~16时外)城郊间的气温差冬季大于夏季。
(4)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状况。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请说出理由。
可行。应首先明确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内。
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绿地;维护费用高;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
城市化水平较低(<25-30%)
,发展较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较高(25-30%至70%)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发展
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比较(>70%) ,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比较少
中心区出现衰落的迹象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
等。(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
不同阶段城市化的特点
补充概念: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都是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城市中心压力得以缓解,但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
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城市人口迁到更远的乡村、小城镇,大城市人口减少
再城市化:复兴城市中心计划.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移民的影响,使得市区内人口增长)
相同点
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
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
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原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步早
工业革命开始早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革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乡村
人口转 为城市人口
起步晚
发展快
发展趋缓,甚至停滞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乡村小城镇
基础设施完善
二战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才得到发展
城市化水平低
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人口比重低,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城市经济畸形
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力过剩
人口增长趋缓,城市中心区衰落
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异变大,纷纷涌入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内部差异性,尤其是“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
(拉美国家)
(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
(1)虚假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之上,而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这种城市化的质量较低,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反而容易造成诸多城市病的发生。
(2)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讨论: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从何时开始的?为什么?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中期加速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5.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3.9%。 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是上海 ,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 ,分别为84.3%和75.7%。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成为30年来城市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但地区差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