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必修2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必修2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2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
特创论 “上帝造人” “女娲造人”
宇宙生命论
化学进化说
《圣经.旧约.创世纪》上说,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 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
特创论认为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
46亿年
38亿年
25亿年
5.7亿年
2.3亿年
6700万年
进化历程: 1.生物的种类由少到多 2.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 3.身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拉马克(L.B.Lamarck) 1744 — 1829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意义: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①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环境变化→动物需要变化→动物习性改变→机能改变→形态构造发生改变 (用进废退、获得性状遗传、定向变异)
例3
鼹鼠
例4
用进废退: 用进废退是指一种动物由于若干世代中经常使用某器官,就会使该器官得到发展;或者历代少用甚至不用某器官,就会使该器官退化以致完全丧失。 获得性遗传: 由于环境影响或用进废退所获得的变异性状,可以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
按照用进废退法则推理未来人是怎样的?
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原因: ①是“用进废退”; ②是“获得性遗传”
请你评价拉马克的进化论
★先进之处(优点)
——最早提出“进化”
★不足之处
——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达尔文的评价:拉马克的进化思想动摇了“特创论”的基石,敲响了“目的论”的丧钟,为进化论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自然选择学说创立者——达尔文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喜爱的科学,这位19世纪伟大的博物学家、生物学家逝世时73岁
■ 达尔文 (1809-1882),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自费搭船,开始他著名的5年航海旅程,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 ■在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科学著作:《物种起源》
1860年6月30日,《物种起源》发表后不久在牛津大学举行了一场著名的论战:
我宁愿来自猴而不愿来自以文化和口才为偏见和谎言服务的文化人!
究竟是你的祖父一族还是你的祖母一族从猴子传承而来的?
牛津主教韦尔伯福斯
赫胥黎
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在西方国家,当时神创论和物种不灭论占据着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自古以来既没有物种的绝灭,也没有新的物种产生。不同物种之间没有亲缘关系。
达尔文认为生物界是通过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的,这一观点否定了神创论,不能为当时的宗教观念所容!遭到许多人的攻击、谩骂和讥讽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过度繁殖
②生存斗争
③遗传和变异
④适者生存
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积极意义:
局限性:
1.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2.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解释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性状水平
深入
基因(分子)水平
以生物个体为单位
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多数人摈弃。
生物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
★产生生存斗争的原因
生物大量死亡,少量存活。对生物个体往往有害,但对生物物种是有利的。
★生存斗争产生的结果
①种内斗争 ②种间斗争 ③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斗争
★生存斗争范畴
(食物、水、空间、配偶、阳光等)
适者生存
生物体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其中有利变异得到保存,对生存不利的变异遭受淘汰,出现适者生存。
由此可见,变异是随机的,是没有方向的只有通过定向的选择,才能保存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
即:不定向变异→自然选择→适应环境
原始
昆虫
有翅
力大
有翅
力小
无翅
有翅
力大
无翅
过度繁殖
变异遗传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抗强风飞翔
→不飞翔
→能飞翔,不抗强风
自然选择
2.从进化角度,解释这种适应是怎样形成的?
1.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3.同一环境中不乏翅色鲜艳的蝴蝶,这与你刚才所做的解释矛盾吗?如果有,又该如何解释?
问题探究:P110
这是拟态现象,使枯叶蝶不易被天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