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优质课《3.2DNA分子的结构》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DNA分子的结构
一.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1’
2’
3’
4’
5’
A
G
C
T
化学元素组成:
C H O N P
A
C
G
T
腺嘌呤
鸟嘌呤
胞嘧啶
胸腺嘧啶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4种)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J.D.Watson,1928—)和英国科学
家克里克(F.Crick,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回眸历史
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思考
(1)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2)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
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思考
3、上述资料中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4、这对理解生物学科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思考
在生命的旋梯上 沃森和克里克
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带来了遗传学的彻底变革,更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二﹑DNA分子的结构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呢?
1、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思考
下一页
DNA分子的特点:
②多样性:
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4000种。
③特异性:
不同的生物,碱基对的数目可能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肯定不同。
①稳定性:
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不变。(即结构的稳定性)
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下一页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用
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可知:A1=T2 , A2=T1, G1 = C2 , G2 =C1。
则在DNA双链中: A = T , G = C
可引申为:
①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A+G=T+C A+C=T+G
即(A+G)/(T+C)=
(A+C)/(T+G)=
1
1
③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条链中A+G/T+C互为倒数。
②双链DNA分子中A+T/G+C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的A+T/G+C。
如果链1中的A+G/T+C=b
则链2中的A+G/T+C=
1/b
双链中A+G/T+C=
1
不同生物该比值不同
④双链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百分比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中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其中任何一条链A+T是整个DNA分子A+T的一半。
=
同理:
下一页
1、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23%,求A占多少?
解析:
因为DNA分子中,A+G=T+C。所以,
A=50%–23%=27%
2、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若DNA的一个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2.5 1 ;
0.4 0.4
3、某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54%,其中一条链上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求另一条链上G占其所在链碱基总数的百分含量。
24%
4、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34%,其中一条链上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上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多少?
38%
5、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
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 )
b≤0.5 B. b≥0.5
C.胞嘧啶为a(1/2b-1) D.胞嘧啶为b(1/2a - 1)
C
6、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A,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G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多少?
40%
★化学组成:
基本组成单位:四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含氮碱基
一分子脱氧核糖
一分子磷酸
★空间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碱基对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小结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1、碱基配对时,为什么嘌呤碱不与嘌呤碱或嘧啶碱不与嘧啶碱配对呢?
这是由于嘌呤碱是双环化合物,占有空间大;嘧啶碱是单环化合物,占有空间小。而DNA分子的两条链的距离是固定的。
2.为什么只能是A配T,G配C,不能是A配C,G配T?
(2)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G与C通过三个氢键相连,使DNA的结构更加稳定.
(1)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G的量总是等于C的量
返回
早凋的“科学玫瑰” --富兰克林( R.E.Franklin)
她和同事威尔金斯
在1951年率先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DNA晶体照片,
但“科学玫瑰”没等到分享荣耀,在研究成果被承认之前就已凋谢。
(英,R.E.Franklin, 1920-1958)
为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的结论,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依据。
返回
返回
DNA衍射图谱
不同来源DNA四种碱基的摩尔比例关系
根据上表,你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思考
(1)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2)几乎所有生物的DNA,
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A=T),
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G=C)。
(3)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表现为A+T/G+C的比值不同。
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成果:
返回
DNA的结构模式图
从图中可见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空间结构
放大
DNA的空间结构
下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
T
C
G
A
C
T
G
磷酸
脱氧核糖
反向平行
含氮碱基
返回
DNA的平面结构
碱基对
另一碱基对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基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T
G
C
氢键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你知道右图DNA结构中的哪个结构是稳定不变的哪个结构是千变万化的?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
DNA中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
1.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碱基的量相等
即A=T、C=G (最基本的规律)
3.双链DNA分子中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比值相等
即(A+G)/(T+C)=(A+C)/(T+G)=1
2.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量的50%
即:(A+C)%=(T+G)%=50%
4.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 T)/(C+ G)= a
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 C)/(T+ G)=b
(通常不等1)
DNA分子中(A+T)/(G+C)比值等于每条单链中的比值。
则该链的互补链上相应比例为a
则该链的互补链上相应比例为1/b。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A
A
A
T
T
T
G
G
G
G
C
C
C
A
T
C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返回
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注意事项
1、制作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的模型材料时,须注意各分子的大小比例。
2、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三者之间的连接部位要正确。
3、制作两条长链是,注意每条链上碱基总数要一致.碱基对间应是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方向是相反的。
作业:
做DNA分子结构课堂小结(元素,基本组成单位,平面结构,立体结构)
参照P50对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进行交流讨论
尝试完成P51课后练习
单击画面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