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设计人教版4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平均数
课前思考: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师要善于“用教材教”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材只是提供给我们师生教学的文本,教师要善于理解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开发数学课程的资源。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整合,从统计男队和女队拍球的个数引入平均数,在交流、对比中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特别是上述片断的设计,对于加深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然后自主归纳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使数学课从学生最熟悉的活动出发,用学生自己喜欢的素材,来研究数学的知识,探究数学规律。通过对教材的改编与加工,使数学素材充满真实感与亲切感,不但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方式再也不只是单一的、枯燥乏味的、以被动听讲和反复解题为其主要形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课堂中更多的应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是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好奇而带来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是学生对知识自主的探究。本节课的设计,我注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明晰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自主构建;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解决实际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炼,智慧的升华。
(三)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仅应根据学生的生活背景,选择和自己编制数学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真实地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本节课的设计,我从生活中的拍球比赛引入平均数,提炼为数学知识,在返回生活应用平均数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求自己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分析饼干的销售量等等。
(四)重视 课前的“预设”与课堂中的“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因为在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活的,富有生命灵性,是真正有意义的。但要想有丰富的“生成”,教师首先要有充分的“预设”。整个教学设计,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因为学生是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生命个体,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2页到45页。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能力教学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德育教学点】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圆片、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们把男生分成一队,女生分成一队,( 板书:男队 女队)
举行一个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看哪一队拍的球的总数最多,哪一个队为胜利队。从男队选出3个代表,女队选出3个代表,每队再选1人作裁判,为对方数数,每位选手拍求时间只有5秒钟,老师拿秒表记时并在黑板上记录拍球个数。(学生拍几个就记几个)
男队 女队
4 11 9 8 4 9
二、故设矛盾 初步感知
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队的总数求出来。通过比总数,男队拍了24个,女队拍了21个,胜利队为男队。 同学们,老师特别想加入女队,也拍5秒钟,同学们帮老师数。老师拍了7个,那乙队再加上7个,看看一共多少个了?板书:8+4+9+7=28
比比总数,女队拍了28个,男队拍了24个,胜利队为女队。对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意见?
三、合作探究 寻找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三(1)班和三(2)班人数并不相等,那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出这两个班某一项成绩的高低吗?对于我们刚才的男队和女队的拍球比赛你认为哪队胜利?有没有更好的评判方法?(学生讨论交流)
求出男队每人拍了多少个,再求出女队每人拍了多少个。
1、学生用圆片摆(移多补少)
2、可以计算
(4 +11+9)÷3 ( 8+4 +9+7)÷4
男队每人拍了8个,这个8个是谁拍的?这个8是什么?是每个人拍的数,你多拍的那几个哪里去了?你那上面的那几个哪里来的?8用今天的新词来说就是这一组数的平均数。
刚才我们比总数,大家认为当人数不相等的时候,不公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谁来到了我们中间?平均数来了,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你想对平均数说两句赞美的话吗?
想一想,在过去的学习中,你在哪碰到过他,什么时候需要算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网上了解到一组平均数。
1、1958年重庆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1998年重庆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我国10周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40厘米,平均体重为34千克。
3、我国地下水有8300亿吨,河流流量27亿吨,总数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只有2600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1978年重庆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99年重庆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是不是重庆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你们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能算出你们家里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吗?
我们家里的人均住房面积比9平方米大的有多少?
100%的同学都比9平方米大。生活是很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
四、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1、用你调查的数据,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各是多少。
2、出示甲已两种饼干第一季度销售量统计图,你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吗?
(1)哪种饼干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分析一下乙种饼干的销售量越来越大的原因。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五、拓展延伸 巩固深化
1、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一个水池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35厘米,他不会游泳,小明高兴地说:我的身高比河水的平均水深高多了,在里面玩耍一定不会遇到危险的。同学们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
2、打靶游戏。
小方第一次中了6环,第二次中了8环,第三次中了7环。
小力第一次中了9环,第二次中了5环,第三次中了4环。他们谁的中命率高一些?你是怎样比较的?如果小方第四次又中了7环,小力想赶上小方的成绩,他至少要打中多少环?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队 女队
4 11 9 8 4 9 7
(4 +11+9)÷3 ( 8+4 +9+7)÷4
=24÷3 =28÷4
=8(个) =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