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1.*愚公移山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21.*愚公移山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愚公移山》学案及答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23《愚公移山》学案

设计人:   刘杏林

教师寄语: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伏尔泰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A.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用尽。 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活用作状语,用箕畚。 
(5)特殊句式 
A.甚矣,汝之不惠 
倒装句(主谓倒置),谓语前置以突出感叹语气,即“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B.告之于帝 
倒装句(状语后置),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情。 
C.帝感其诚 
被动句,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三、问题探究

1.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2、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

 

3、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四、拓展延伸

“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五、课堂小结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对寓言的理解要通过故事叙述了解故事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而不要纠缠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神话故事是否与迷信有关,甚至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愚公的形象等。这些都与阅读寓言的本义有违背的。   
六、中考真题演练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2.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3.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

C.无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4.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填写。)

5.说明愚公驳倒智叟的一句是: 

6.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4、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中考真题演练】参考答案1.D 2.B 3.B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河曲智叟亡以应。 6.指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23《愚公移山》参考答案:

三、1、(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叟”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3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