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秋 水
《庄子》
雨山中学 王自强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这篇文章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
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 子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
旋其面目
古义:到达
今义:关联词,表另提一件事
古义:脸朝东
今义:方位名词,东方
古义:面部
今义:指事物本来的样子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河: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百川灌河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
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秋汛随着季节来到了,众多河流的水灌入黄河。(黄河)直流的水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白茫茫一片),(隔着水)分辨不出(对岸的)牛和马。在这种情况下,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是全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行走,到了北海,脸朝东眺望,看不到水的尽头。在这种情况下,河伯才转过脸来,仰望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很多道理,以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小看孔子的学识,并且轻视伯夷的义的人,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亲眼看到了您的广阔无边,如果我不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秋水》译文
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3、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最初骄傲自大和后来的知错能改
◎小结河伯形象:
成 语
望洋兴叹:望洋,抬起头来看的样子。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被大方之家耻笑。
大方之家:指称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包括今迁安市、迁西县、滦县等地)国君的长子和三子。生卒年无考。孤竹国国君在世时,想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他死后叔齐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百姓就推孤竹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伯夷之义的典故
伯夷、叔齐兄弟之所以让国,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他们隐居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后来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两人便长途跋涉来到周的都邑岐山(今陕西岐山县)。此时,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听说有二位贤人到来,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周公与他们立书盟誓,答应给他们兄弟第二等级的俸禄和与此相应的职位。他们两人相视而笑说:“奇怪。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那种仁道呀!”……
如今周见到商朝政局败乱而急于坐大,崇尚计谋而行贿赂,依仗兵力而壮大威势,用宰杀牲畜、血涂盟书的办法向鬼神表示忠信,到处宣扬自己的德行来取悦于民众,用征伐杀戮来求利,这是用推行错误的行为来取代商纣的残暴统治。他们2人对投奔西周感到非常失望。当周武王带着装有其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军伐纣时,伯夷拦住武王的马头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起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杀君主,这叫做仁吗?”周围的人要杀伯夷、叔齐,被统军大臣姜尚制止了。
周武王灭商后,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齐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为了表示气节,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以山上的野菜为食。周武王派人请他们山,并答应天下相让,他们仍拒绝出山仕周。后来,一位山中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仗义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们采食的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于是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到了第七天,快要饿死的时候,他们唱了一首歌,歌辞大意是:“登上那首阳山哪,
采集野菜充饥。西周用残暴代替残暴啊,还不知错在自己。神农、舜、禹的时代忽然隐没了,我们的归宿在哪里?哎呀,我们快死去了,商朝的命运已经衰息。”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脚下。
伯夷、叔齐兄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为王位相争而相让,是可贵的。因此有关伯夷、叔齐的美德,自古以来就广为人们传颂,对于谦恭揖让的民族传统的形成产生过影响。
讨论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并谈谈你的体会。
提示
本文通过一则小寓言深入阐释了人们的认识问题,启发人们不能孤立静止绝对地看问题,更不能固执己见、偏执一端。看待事物,应该有全面的眼光和深刻的智慧。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总结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
谦受益,满招损
自大由于无知
知耻近于勇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前进
有比较才有鉴别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哀莫大于心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名言小辑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
约813年—约858年
字义山,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