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

  • 格式:  DOC
  • 大小:  197K    10张
  • 时间:  2016-07

团溪镇中学2009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团溪镇中学2009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卷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 (9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6小题每题3分, 7小题12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恹恹(yān) 虬(qiú)枝 干涸(gù) 揠(yǎ)苗助长
B、淅沥(lì) 猗(qǐ)郁 蕈(xùn)菌 坦荡如砥(dǐ)
C、槲(hú)树 阔绰(chuò)蘸(zhàn)水 惴(zhuì)惴不安
D、皲(jūn)裂 按捺(nài) 狡黠(xiá) 彬彬(bīn)有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伙子举止大方,温文尔雅,定是公司将来重要的人才。
B、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学到的,它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点一滴的积累。
C、他这种不屑置辩的神情恰恰说明他心中有鬼。
D、金碧辉煌的寺庙矗立在半山腰上,声色俱厉,威严得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班会,使大家认识到勤奋是学习成功的保障。
B、政府提出“三先”发展,“三城”同建的目标后,绵阳的变化对于我们是非常了解的。
C、时至今日,距2009年中考还有大概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D、谈古论今之后,我终于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4、根据上下文文意,下面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短语是( )
初冬黎明时的灯光,总给人 。因为从家家户户射出来的光明,是这片大地上人们醒来的信号,是灿烂阳光的前奏。
A、一种温暖,一种慰藉,一种希望 B、一种光明,一种温馨,一种灿烂
C、一种浪漫,一种爱心,一种欣慰 D、一种安慰,一种潇洒,一种启示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B、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
C、“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他的账。
D、厂里有位号称“作家”的,听说在报纸屁股上发表过《豆腐块》。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秋水》节选自《庄子·秋水》,荀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扁鹊见蔡桓公》是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它告诫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环能拒绝批评帮助。 D.陆蠡的《囚绿记》是一篇叙事散文,他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的向往之情。
7、按照原文填空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的句子。(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高到丈许,两丈,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对抗着西北风。 (5)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李商隐《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赞美至死不渝的爱情或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岳阳楼记》中的“ ; ”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 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10)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班级开展“共建绿色家园”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绿色倡议】3分)
1、下面是班级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找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 )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深刻认识到,(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一治理一再污染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C)中山陵园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方案。作 为中学生,(D)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色行动】(4分)
2、下面是赵建同学有感于这次活动写的一篇随笔,请你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
在共建绿色家园的历程中,我们有大多的感动。
责任,感动着我们。改善城市形象,让环境更美好,让生活更舒心,这份责任激励大家迎难而上,负重拼搏。
(1) 感动着我们。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 同诠释“绿色南京”的内涵。
(2) ,感动着我们。树上的小鸟多了,水里的游鱼多了;大街小巷整洁多了,邻里相处和睦多了。如果留心,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
3、请你仿照原句的格式将语段补充完整。(3分)
【临别赠言】即将告别三年来一如父母的老师,某同学眼含热泪地在给老师的留言中深情写道:;
“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我们原想 , ;”
三、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4题。(15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秋水时至(       ) 百川灌河(        ) 望洋向若而叹曰(       )   
不辩牛马(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河伯始旋其面目(       )2翻译2、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4分)
(1)《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 。2分
(2)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    ,
 ,”    。(2分)
(3)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请你谈谈读完这则寓言受到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16分)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 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 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 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 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11“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12“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13“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14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1.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3分)

2.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2分)
记忆:
稀奇:
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5分)
(1)赏析句子。(3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4.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3分)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中写到“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结合下文看,挑糖担老人属于走得从容、天天来去的人。
B.第④段中描写老人的糖担子,突出了一个“旧”字,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时间之久,也唤起了“我”对逝去生活的回忆。
C.第⑨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
D.文中多处通过老人的“笑”来表现老人的心情,比如第13段中“老人呵呵笑起来”,第 14 段中“他看—眼,笑”都写出了老人的开心。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13分)
鸟儿为什么歌唱 从玉华
①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会在小树林练琴,有一天,一只夜莺突然飞来,与她的琴声合奏,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夜莺加入其中。1924年,BBC录下这些人与鸟的二重奏,在广播里播放,80多年过去了,这段录音成为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如今,人们把自然界的鸟儿组成一个交响乐团——键盘手乌鹊,背景音乐红尾雀,鼓手啄木鸟,电吉他苍头燕雀,歌手夜莺……
②鸟儿为什么歌唱?它们的大脑构造如此小巧,却将如此庞大的一部分用于音乐。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探索之旅。
③一只澳大利亚琴鸟唱歌前通常要花好几个星期搭建它的舞台——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土堆。园丁雄鸟要花费数个星期建造精巧复杂如同艺术品的窝,而且一定要用蓝色的物品来装饰爱巢,如果找不到蓝色花瓣,它会从数公里外的餐桌上带回蓝色的塑料汤匙。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音乐的来临。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
④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⑤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理论上,这叫“波盖斯提假说”,这个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法国士兵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模仿许多士兵的说话声,使得敌人相信堡垒里驻满了军团而不是只有一个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了一个堡垒。鸟儿正是用这种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地,他们通过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赶跑敌人。
⑥还有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快乐说”:鸟儿唱歌就是为了快乐。尽管这一观点还缺乏许多论据——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计算快乐的地步。
⑦理论越来越陷入无序,五花八门。甚至有科学家用诗歌来解释。他分析云雀歌唱的发音、节奏、韵律,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诗歌。结局不难想象:这个鸟类研究学家最后真的成了诗人。
⑧当然,人们往往更加相信拿着手术刀的科学家。在鸟儿热情的歌唱开始之后,它的大脑被取出,在干冰中冻结,用机器将大脑组织切成只有10微米厚的切片。“一曲未终”的鸟儿换来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只有在鸟儿歌唱的时候才能进行蛋白合成。当一只成年金丝雀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它大脑的顶部会出现新的脑细胞,这跟人类18岁开始脑细胞将一个接一个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条全然不同。
⑨全世界有近100个实验室在研究鸟类的大脑。有的实验室每年要杀死大约2000只鸟儿。“它低着头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鸟类没有签发同意手术的表格,所以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他们更愿意信奉:动物就是机器。
⑩如今很多动物保护者质疑这种科学实验伦理。或许正如有人所说:鸟儿是森林的喉舌,它们能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所知的更多。鸟儿为何歌唱?与我们人类歌唱的理由一样——因为我们能够歌唱。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6.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解释?(3分)
7.第①节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8.第③节中“这些举动”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9.第④、⑨节中的数据,有什么作用?(3分)
10.“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会用“牺牲”还是“杀死”来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四)诗词鉴赏(6分)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精心选择了 、 、 以及 ,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的情怀,这是运用了 和 的表现手法。(3分) (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 词。(1分)
(3)词中能表现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阻止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是 , 。(2分)
四、写作(60分)
“希望”多么诱人的词语,它能让你绝处逢生,摆脱困境,振奋精神,走向成功。生活中有了希望,就会五彩缤纷,充满阳光;学习中有了希望,就能无所畏惧,勇攀高峰;前进中有了希望,就能目标明确,满怀信心。希望是精神支柱,希望是动力、方向。请以“希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左右。

团溪镇中学2009年第二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15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A卷 选择题(9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第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7、按照原文填空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的句子。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9) “ ; ”
(10) 。
二、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1、 ( ) 3分)
2、 (4分)(1) (2) ,
3、(3分)我们原想 , ;
三、阅读(50分)
1、(3分)
秋水(        )河(         ) 望洋(        )   
辩(        )殆(     )旋(        )
2、(4分)① 

3、(4分)
(1) 。2分
(2) “    ,  ,”    。(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
1. (3分)
2. (2分)记忆:
稀奇:
3. (5分)
(3分)
(2) (2分)
4.(3分)

5. ( )(3分)

(三)、
6.(3分)

7.(2分)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