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广东省普宁市南兴中学 蔡泳华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感悟诗中所包含的感情。
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诗歌内容地理解。
指导背诵,狠抓默写。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注意节奏、重音、语速、感情基调。
写作背景地介绍和诗歌意境地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熟读诗歌,正音。
搜集作者资料、诗歌的写作背景。
了解“歌行”。
结合诗歌内容,自编有关杜甫的历史剧,可展开想象,适当加入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描写等(每个学习小组可选定诗歌的一部分编演,由课代表协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还能把它背诵出来吗?(生齐背)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来表达对土地的眷恋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今天,我们将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诗人是如何借自己的茅屋为风所破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老师帮助小结:
1、正音:号( háo )罥( juàn ) 坳( ào ) 衾( qīn ) 庇( bì )
2、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忧国忧时,留传至今有1450多首诗歌。其诗被称为“诗史”。
写作背景: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生之所。两年后的的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
3、“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指导诵读,感悟诗歌:
1、听录音,要求:(1)注意节奏、重音、语速
(2)把握感情基调。   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作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绝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2、学生齐读,再根据注释联系语境理解诗意,同桌合作,一人讲,一人听,交流讨论。
3、学生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四部分的内容;然后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本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明确:秋风破屋——群童抱茅——破屋漏雨——愿得广厦
感情:忧民生疾苦,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4、默读,揣摩语言:
动词“卷”、“渡”、“洒”、“挂罥”、“飘转”、“沉”有什么作用?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中的“老”是否用得准确?此时杜甫只有49岁。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长夜”仅指诗人笔下的凄风苦雨的秋夜吗?
怎样理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崇高理想?
在此基础上,小结诗歌反映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生再次齐读诗歌。
五、表演课本剧,加深对诗歌内容地理解:
(每个学习小组表演一个部分,可适当添加语言、动作、神态等)
如: 镜头一:那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象魔鬼似得号叫着,虽不象寒风那样刺骨,但也足以让人浑身颤栗了。就在这一天,年老的杜甫辛辛苦苦盖起来的小茅草屋,被风刮得不象样子,屋顶上的茅草都被刮走了。他拖着瘦弱的身体,到处去捡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但是村里的孩子比他抢先一步,抱着茅草跑进树林里。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宝宝,把茅草还给我,爷爷给你们讲故事。”但那些孩子理也不理他,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气得老人浑身发抖,破口大嚷起来:“你们这帮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们家去——”,就这样累得他气喘吁吁,唇干舌燥,只好倚着那磨得很光滑的拐杖,暗自叹息着。 镜头二:到了傍晚时分,风将近停了下来,但是天空乌云密布。本来就很昏暗的天空就显得更阴森了,雨也从天上倾泻下来。杜甫的老妻对他说:“孩子有病了,也没钱买药,这被子冷得象铁,叫孩子怎么睡啊!”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脸上显得异常苍白,额头上冒出豆大的冷汗。这时雨越下越大,床头上已经没有干的地方了。 他独自倚在床头,心里也不知有什么感觉,自言自语道:“唉,都是安史之乱,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真恨不得把安禄山、史思明一刀给劈了!什么时候到处都能建起高楼大厦,天下的穷苦老百姓不受风吹雨打。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只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冻而死,我也甘心情愿!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六、生再读诗歌,总结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他本身的凄惨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展示了他的博大胸襟和美好理想,借以暴露当时的社会破败和人民大众的苦难。
七、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名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八、指导背诵,强调名句、容易写错的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默写。


附: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抒发感慨(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