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学习《巴东三峡》、预习《周庄水韵》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4、积累字词,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巴东三峡》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
明确: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
2、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明确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首先经过西陵峡,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
山即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3、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明确: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山水的险恶,令作者赞叹而恐怖。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轻松的心情。
二、具体研读
1、从文中找出描写各峡山水特点的句子。
明确:西陵峡—— 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狭;灯影峡:江北山险而无味,江南的山玲珑秀丽,
黄陵庙一带风光秀美。崆岭峡:山形水势,突然险峻起来;米仓峡:山崖高峻,昭君村,峰峦如聚。
巫峡——“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水险:窄、急、曲折、多滩;山妙:不单调;山高:笔直、整
齐、险峻;云:变幻多姿。
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仍险急,侧重人文景观。
2、本文采用了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明确:(1)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连用四个“险”字,写出江水的“窄”、“急”、“
曲折”、“多滩”。
(2)描写巫峡山的高峻。
运用拟人法,“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此外,鸟“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两旁的山,像刀剑削成似的”,言其峻峭;写巫山云雾,“有像牛马的,有像
虎豹的”,言其变幻多姿。
(3)文中还通过作者的心理描写、情绪的变化来表现三峡山水的险恶。如“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
般的山崖、怒吼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表达了作者见到三峡时所产生的“惊异的情感”。随着
山川形势的变化,作者的心情随之而变,有时惊惧紧张,有时则轻松舒畅。如游西陵峡的第二段时,由
于此处山水风光秀美,“先前紧张的情绪,现在突然变得很轻松很悠闲了”。再如最后一段,写走完三
峡,满船的人都感到一种“脱去危险”的愉快,显出了“一阵轻松”,“放下心来”,“舒舒服服”,
这些心情的描写,也反衬出了三峡的险恶。
3、作者在描写三峡的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语、典故,并把它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找出并分析
一下这些诗、谚语、典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引用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
文定下了基调。
引用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
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
民谚“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
作者的即景诗句“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柳也有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
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为了突出三峡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三峡风景更吸引人,
更耐人寻味。
三、主旨探究
本文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
之情,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游记。
四、本文线索
本篇游记是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描写景物,次序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
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另外,
全篇文章详略得当,对每一景点景物的描写并不面面俱到,而是择其最有特色的方面加以描述。
五、写作特色
(1)本篇游记是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结构清晰,详略得当。
(2)抓住景物特色,有详有略。
(3)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
(4)本文引用了诗、谚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明确:《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
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
七、小结
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介绍西陵峡中的四段,山势之高
低、水势之急缓各不相同,介绍时简明扼要,抓住了要领。记叙最有名的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
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和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
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内涵。作者就是通过记叙、描写三峡的雄伟奇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热爱。
预习《周庄水韵》
一、周庄简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至今已有九百
余年的历史。“镇为泽国,四面环水”,被誉为“梦里水乡”,古称贞丰里,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
。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舍宅为寺,百姓感念其恩德,故称此庄为“周庄”。周庄的魅力在于她的
文化蕴涵。沈厅、张厅、迷楼、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正如著名画家
吴冠中所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镇内河汊纵横。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四条水道将古镇分割为“井”字形,形成八
条长街。镇上建筑,古色古香,粉墙花窗,傍水而筑。全镇近百座民居中明清及民国初年建筑占一半以
上,“三分水,二分桥,一半是旧城”。拱桥、水巷、石板街、古屋,构成了周庄水乡特有的风貌。小
小周庄,就有14座石桥,分别建于元、明、清三代,其中仍有国内仅存的桥楼(富安桥)及双桥,形成
独特的风景。周庄人文荟萃,至今仍有许多文人雅士的旧居保存完好。
双桥,位于镇东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银子浜与南北市河在此交汇成十字。双桥
由一座圆拱桥和一座方孔桥组成,两桥相依,浑然一体。桥身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代
的钥匙,故又称“钥匙桥”。双桥是周庄的标志性景观。
画家陈逸飞曾创作一幅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画中景物便是周庄的双桥,在美国画廊展出,
引起轰动,后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收藏。1984年11月阿曼德·哈默来华访问,将这
幅油画作为礼品,赠给了邓小平。从此周庄更名扬海内外。
沈厅,位于周庄富安桥南侧南市街上,是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民居。沈厅是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后裔沈
本仁于1742年建成的。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100多间,占地2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由水墙门、河埠、
墙门楼、正厅、大小堂楼、厅屋几部分组成,是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
张厅,为明代建筑,清初为张姓所购,故称“张厅”。张厅后院可见到一条小河,叫“箸泾”,与
南湖相通,船只可由此经过,故有“船自家中过”的奇观。
迷楼,原名德记酒店。半个世纪前,“南社”成员诗人柳亚子、叶楚伦等,经常登临贞丰桥边的一
幢小楼,吟诗聚会,后编为《迷楼集》。从此小楼便以“迷楼”名扬天下。
全福寺,此处为周庄著名景点之一。“千层翠盖万妆红”,充满画意,素有“水中佛阁”之称。
1996年重建,气势恢弘,古风犹存。
二、作者简介
赵丽宏,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递员、教师
、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
》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
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
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三、课前热身
1、生字
bān lán xuàn cēn cī dì xián shùn
斑 斓 眩 目 参 差 谛听 娴熟 瞬息
cuǐ càn yè yǒu tī xián lǔ
璀 璨 摇 曳 黑 黝黝 剔透 丝 弦 木橹
zhuì nì fù yàng zhòng jǐ
连 缀 隐 匿 覆盖 漾 动 仲 春 屋脊
yán shèn lè guǐ bīn qì
屋 檐 渗 出 勾 勒 轨 迹 缤 纷 如诉如泣
2、多音字
参:(cān)参赛、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
差:(chà)差不多;(chā)差距;(chāi)出差;(cī)参差;
勒:(lè)勾勒;(lēi)勒紧;
笼:(lóng)鸟笼;(lǒng)笼罩;
3、形近字
(yè)摇曳;(zhuài)拖拽;
(shèn)渗透;(chān)掺杂;
(xuàn)炫耀;(xuàn)眩晕;
四、小结
这篇游记通过写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
,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
,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
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
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
着,______________,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
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
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
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
,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
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 在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句话所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 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 请分别用不超过五个字概括巫峡山、水、云的特点。
山:_____________ _
水:______________
云:______________
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
A. 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B. 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C. 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D. 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二)
船入西陵峡,江面骤然变窄,两岸连山,没有了“极目楚天舒”的感觉。但那“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
里”的壮观景象,足以使人忘却一切烦恼。显然,王维的“赖多山水趣,稍解离别情”是有些保守了,
或许是情太浓了也未可知呢。
美丽的画卷接连不断,照相机已不能胜任,我后悔没有摄像机,只好极目四望,再不时的闭上眼睛,努
力记住这美好的景象,这是心理学家的建议,很管用。
最先过的是“灯影峡”。崖顶有形似唐僧师徒的石头,据说在落日的背景下,会更加惟妙惟肖。游人争
睹,我却不以为然,其实,这个山崖的石头与众不同,发白,很光亮,经少量草木的点缀,很像一幅中
国水墨画。
过了“灯影峡”,很快就能看到江边的一个红墙黄瓦的建筑,那是“黄陵庙”,因山顶有一“黄牛石”
,所以,好像也叫“黄牛庙”,历史悠久,东坡有诗云:“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籍”。庙里
的禹王殿有很多巨大的柱子,斑驳的漆上还有100多年前的水迹,记录了一次最大洪水的高度。
不过,这是后来我从电视上看的,当时没办法上岸,好在它在三峡大坝的下游,将来不会被淹,还是能
有机会仔细看的。
三峡大坝是建在西边的三斗坪,那里有个中堡岛,岛长一公里,宽200米,花岗岩结构,建造大坝的天然
条件极好,50年代就做过勘探,周总理亲自把这里确定为坝址。船过的时候,看到已经有机械化的施工
大军在烈日下工作,条件很艰苦,向他们致敬。
西陵峡以险著称,有几个出名的急流险滩,我只记住了一个被称为鬼门关的“崆岭滩”。陈子昂诗曰:
“的的明月水,啾啾塞夜猿”看来不仅要晚上过,还得有猴子才能感受到“空”和“冷”。
再往前就是“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那里也是险滩,暗礁遍布,崖岸上有形似牛肝和马肺的
彩色巨石,还有一个长条石,酷似宝剑,不远处的山洞口,有一个一叠书样的石头,故名。
大坝建成后,这里将被淹,通航条件将大大改善,但这些石头也不会被遗忘。郭老有诗云:“兵书宝剑
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怎么回事?原来帝国主义侵略者竟在炮舰上向那石头开炮取乐,被炸痕迹
至今犹存。这帮“文明人”真是混账!
船再前行,就到了屈原故里——秭归。据传屈原投江后,其姊大呼“哥回……”感动了神鱼驮回屈原遗
体,乡民划龙舟争相迎接,并以粽子祭奠,这里后来改名为“秭归”,相应的民间活动也一直流传至今
。
关于屈原的古老建筑有很多,有屈原祠,屈原纪念馆,屈原墓等等,都将要被淹没。因船要停在前面的
巴东,无法上岸去看,可能要永远遗憾了,尽管将来可去下游看新迁的,但心里总是觉得差点意思。如
果近年还有机会去,也应该去看看附近的也要被淹掉的昭君故里,尤其是女孩子们,更要去香溪带回一
点昭君的灵气。说来也真神,内蒙的昭君墓我去过,据说周围的草木是四季常青的,所以又叫“青冢”
。
经过约半天的航行,船到了巴东县。我上岸后,特意找了一家临江的小店住下。凭窗俯看,江面上一个
个巨大的漩涡接连不断,顺流而下,清晰可见。开始下小雨了,商贩们都挑着担子顺山路回家,我安排
好了第二天的旅程,也没有在小街上多逛。听着奔涌不息的长江水,难以入眠,想到次日要去漂流神农
溪,就更加兴奋。那是我向往已久的小小三峡,是我此次三峡之旅最重要的安排。
1. 首段画线部分的引文介绍了西陵峡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表明游踪的词语或句子有哪些?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描写三峡时,用了一些修辞手法,请选出两种,并给出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十段作者写屈原故里和香溪时用了“遗憾”、“差点意思”,作者想表达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1. 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
2. B(译:如果不是在正午和晚上,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因为山高水面狭窄,所以如果太阳和月亮
不在正上方是看不到的。)
3. 山:多、高;水:险;云:奇妙多变(答案不拘,合理就行)
4. C
(二)
1. 山高而陡、水急的特点,因为一个“绝”字可见其陡,“耸万仞”可见其高;“长波射千里”,一个
“射”字可见水之急。
2. 船入西陵峡→最先过的是“灯影峡”→过了“灯影峡”→再往前→船再前行→船到了巴东县。
3. 引用:好像也叫“黄牛庙”,历史悠久,东坡有诗云:“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籍”。
比喻:其实,这个山崖的石头与众不同,发白,很光亮,经少量草木的点缀,很像一幅中国水墨画
。反语:这帮“文明人”真是混账!
设问:郭老有诗云:“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怎么回事?原来帝国主义侵略者竟在炮舰
上向那石头开炮取乐,被炸痕迹至今犹存。
4. 表达了对屈原故里和香溪的留恋,也是对三峡的留恋。虽然改造后的三峡这些都将被新迁,但不可能
替代这些文化古迹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