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9.*陌上桑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29.*陌上桑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陌上桑》教案7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读这首民歌。 
  2.通过咀嚼民歌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汉乐府”常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汉乐府”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象能力。 
  3.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二、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欣赏罗敷的美,憎恨官吏的丑。 
  2.学生自学.老师质疑点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汉乐府的常识。 
  2.反复诵读,课堂上能够背诵。 
  (二)整体感知 
  这首民歌刻画了秦罗敷这一形象,她美丽、善于劳动,言辞锋利,对于不轨之徒敢于斗争,且善于斗争,人民通过她的口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 
  1.介绍“汉乐府”的文学常识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正音。 
  出示投影片。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东南隅yú 倭堕髻wō duò 襦rú 下担捊髭须lǚ zi 脱帽著峭头zhuó qiào 
  踟蹰chí chú 谁家姝shū 骊驹lí 缃绮qǐ 鬑lián 
  3.学生对照注释,弄懂课文意思。 
  4.分析课文。 
  全诗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段: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季节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龄、服饰等等,并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瞩目显示女主人公秦罗敷的美,为下文使君求同载作了导引。 
  第二段:写使君为罗敷的美貌所惊,不怀好意地询问她的姓名、年龄,最后图穷匕首见,露出狰狞面目,罗敷义正辞严地给予斥责拒绝。 
  第三段:则通过罗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 
  5.讨论书后练习题。 
  (1)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后,老师点拨,在表现罗敷的美丽时作者不从正面写罗敷的容貌,却写了许多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的群众,从侧面写罗敷的美。 
  (2)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使使君相形见细,自感形秽。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 
  (四)总结、扩展 
  这首民歌通过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的行为。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在这首民歌中称太守为“使君”,这种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寇恂传》,是东汉时的习惯,据此可以推断这首民歌大概产生于东汉时代。 
  l.汉乐府民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是:(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承继四言,大多数采用杂言和五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4)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的成就,沾溉了中国后代诗坛,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