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学者余秋雨。
2.体会本文的由三峡的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民族精神的思考。
3.感悟作者对无畏精神和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种种精神萎缩现象的批判和忧虑。
【余秋雨】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受尽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由于1999年之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者。他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的唯一中国文化学者。
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座标人物”。
【讲解】
关于三峡的景观并没有杰出的描述,古典的有郦道元,当代的有刘白羽《长江三日》 ,在模山范水、曲尽其妙方面,都达到了经典的高度。只是余秋雨的选择不同,他不选择以语言为山川增色,是不是另有追求?不以自然的壮丽形貌取悦读者,以什么取胜呢?怀着这样的问题,从头再读余文。
文章的题目是“三峡”,但一开头,余秋雨却没有写三峡的奇山异水,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写他少年时代对于李白写三峡之旅的诗歌《早发白帝城》 的误读。接下去,该写三峡了罢,还是没有,而是写听到船上广播中的京戏《白帝托孤》 。李白的诗和有关刘备的京戏,和三峡的壮美有什么关系呢?再说,刘备( 161 一223 )与李白(701 一762 ) ,两个人相隔五百多年,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把他们在文章中有机地联系在统一的情思中呢?
把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方法是很有讲究的。且看余秋雨怎么联系: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紊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舰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对于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他没有直接联系,相反,倒是把二人对立起来,处在两个极点上: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勤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二者是对立的,但是都发生在白帝城,又是统一的。但如果光是这样,就肤浅了。余秋雨在进一步的生动阐释中,把这两种关系,把它在空间上拓展开来,不是白帝城,而是整个“华夏河山”: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
这就不仅仅是李白和刘备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中华文化历史了。
但是,这么广阔的文化历史背景,怎么和三峡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呢?余秋雨的神来之笔就在这一句上:它(白帝城)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三峡的自然景观(滔滔江流)终于出现了,但是对它的描述很简约,仅仅四个字,可是并不单薄。因为这里的内涵,并不是自然景观的内涵,而是文化历史的性质。它滔滔的江流,发出的声音不是自然景观的,而是人文的,是两个主题,也就是诗情与战火的,是生命和死亡的,这二者是矛盾的,于是,江涛之声被赋予了“争辩”的内涵。余秋雨写的是散文,但这不是散文式的写实,而是诗意的想象。余秋雨写到了三峡的自然景观,但是意不在自然景观,而是赋予人文景观的内涵,即对于自然景观,加以人文性的阐释。而这种阐释,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的内在矛盾的高度概括(对自然美的崇拜和对政权的争夺),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智慧。这样,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就把诗的想象和散文的智慧,把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水乳交融地结合成艺术的形象,让情感和智慧交融其间。
在余秋雨笔下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以刘备和李白为象征的矛盾的永恒的斗争。对于大自然的朝勤,当然是生命的享受;而争夺政权,则免不了要“尸横遍野”。余秋雨的散文,向来以生命作为价值准则,他既肯定华夏河山“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然而对于刘备的事业,余秋雨也并不简单地否定:“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注意,这里并不单纯是“熄灭”,同时也有“燃亮”。这说明余秋雨智性的严密。即使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也不能没有生命的火光。但是这一点,并不能改变他的价值的重心在于诗人的生命,文化的生命才是永恒的。在他笔下,李白式的诗人的生命是自由的,虽然他认为他们写诗“无实用价值”。但是,他们“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呢?在余秋雨看来:
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 寻李白》 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就是说,虽然争夺政权的帝王和诗人一起构成中华文化历史的内涵,但真正不朽的并不是那些显赫一时的权贵,而是诗人。余光中的诗,把诗人李白的重要性强调到这样的程度:“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思想上来说,这些句子,已经把余秋雨的核心思想― 也许可以归结为“文化中心论”― 和盘托出了。这种思想,是不是过分天真,是不是符合实际,这不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因为余秋雨说过,他把已经弄明白的思想,交给课堂;把可能弄清楚的思想,交给学术论文;而不十分清楚的,交给散文。这就是说,在散文中,他是比较自由的。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情感的审美价值,较之实用理性有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超越理性的想象空间。
文章写到这里,想象是放开了,思想的领域是扩大了,但是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又一次离开三峡的自然景观。如果就这么写下去,讲诗人的永恒价值,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是与文章的题目“三峡”毕竟不太合拍。下面要欣赏的就是,看余秋雨如何把诗人的生命和三峡的自然景观,紧密地结合起来: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 • • • • 一到白帝城,便一振精神,准备着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
这样,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思索,又一次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结合中,余秋雨对于自然景观并不太愿意多花笔墨,几乎非常草率地一笔带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他注重的是,沿岸的人文景观。到了王:昭君故乡,他发了一通议论,说她远嫁匈奴,终逝他乡:, 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这是用三峡的历史文化人物性格来阐释三峡自然景观的特色。而经过屈原故里,他的议论好是: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幅傲骨。
这里显示出来的倾向,则是用三峡的自然景观来阐释三峡出来的文化历史人物。综合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他的艺术追求,就是把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特点,进行朴素的阐释。正是有了这样充满智慧、充满诗情的想象,使得他的散文,不但富于情趣,而且还富有智慧。也真是这种情智交融的传统,为中国当代散文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小结】
《三峡》绝非泛泛的文人游记,读罢《三峡》,心中的汹涌远非释卷便可以静息。三峡是美景,更是历史与理想、力量与激情的结合体。这片美景外国人不懂,也不可能懂,在千百年中历尽沧桑的三峡仅属于中华民族,这是只有我们才有的骄傲与狂放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