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4.木兰诗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24.木兰诗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将军战未死,十年凯旋归──《木兰诗》中“将军”所指之我见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木兰诗》这首脍炙人口的南北朝民歌,以其绝唱千古的风韵,再度入选为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为了使学生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正确理解句意,教科书在课后设置了这样一道习题──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这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看似直白的句子如何翻译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查阅一下过去的一些注释,大多解释为“将军死去了,木兰回来了”。新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练习说明”中是这样翻译的,“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然后又从“互文”的角度加以说明:“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此说虽比以往有所进步,但总觉得让人难以接受,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将军……生存无几”怎样理解?谓之为“幸存者”,当是极少数吧?这是胜利之师吗?看到这样的解释,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的是敌我双方尸横遍野的电影镜头,即使是胜利的一方,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伤残士兵。于是原本诗歌整体阅读带来的欢欣和美好,一下子被蒙上了哀伤的阴影。把战争写得如此惨淡,后面所极力铺排的喜庆氛围,不是显得有点儿轻浮和残忍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不是这样,虽然阻击战以少对多,并奇迹般地大获全胜,但作为指挥员的准尉就高兴不起来,因为他领导的5个女兵都死了,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为此他常常内疚、自责。)我想,这并非诗歌的本意,而是译文对诗歌的偏离。

这两句诗有两点应当弄清:一是如何理解“死”。我认为这里的“死”并非写实的“死”,而是征战时的“出生入死”,是敌我之间“殊死”的搏杀,是写意。二是“将军”身系何人。根据民歌主旨的分析,“将军”所指代的当是木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诗句的翻译就没有了那种令人伤感的色彩,增加的是令人敬仰的壮烈与豪迈。译文上对“死”的解释也就不必闪烁其词,从而一通而百通了。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翻译:木兰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官至将军十年凯旋归来(或为了有点儿诗味而译为:木兰百战生与死,官至将军十年归)。

做出这样理解的合理性在于:

一、从“互文”的角度分析。既为“互文”,就应该把上句的“将军”与下句的“壮士”共同作为“百战死”、“十年归”的主语,而凯旋归来的“将军”则是本诗所赞美的主人公──木兰,“将军”与“壮士”当是为了诗句对仗需要的同位复指。只有这样解释才能将在内容上具有互相交错、补充的上下句合为一体,达到一个完整的意境。望文生义,把一个本来富含战争豪壮之美的画卷,肢解得如此破碎、惨淡,这是有悖于诗歌的本意的。“练习说明”为翻译诗句提出了两个原则:一要理解“互文”的含义;二要考虑本课的诗歌特征,不能为了体现“互文”而使译文变成散文失去诗味。任何古诗要求以诗的形式去翻译,都如同在纯酿之中加兑白开水,何况这两句平白、质朴的民歌呢?为了索然无味的“诗味”而害义,这不值得,也不应该。

二、把“将军”理解为木兰,符合人们心理的审美需求,情感需求。一个平民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如若是默默无闻地湮没在千军万马之中,那她的传奇性、戏剧性就大为褪色了,人们希望看到她屡建奇功,位至高官,成为驰骋战场的风云人物。这是人们的期盼,诗歌也正是这样塑造的。历史上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当实有其人,但“官至将军”可以是虚,这正是诗歌虚实相生的浪漫主义手法的体现,很多以《木兰诗》为蓝本的戏剧、影视作品,不都是把木兰演义为“花将军”吗?这也正是这首民歌所呈现出来的民意。也只有这样,故事才能顺理成章地向下发展,才会有木兰“归来见天子……赏赐百千强”,还要官授“尚书郎”。试想,一个没有军衔的普通一兵,能得到如此浩荡皇恩吗?

三、从诗歌语言的繁简上揣度。蔡厚示先生在分析“万里赴戎机,……”一段时说:“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活,显得何等简练……真可谓字字千金,一字减它不得”。蔡先生的分析说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这段概括的是木兰的战斗生活,而不是另有其人的“将军”;二是诗歌着墨极简,字字千金。试想,似这等惜墨如金的春秋笔法,怎可能会旁逸斜出,走一下“偏锋”呢?其实这两点大家都能达到共识,认可了这两点,那么“将军”即木兰,也就应当得到了认同。

诗歌故事情节的传奇构想,艺术手法的浪漫主义表现,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人们欣赏、仰慕、歌颂这可敬可爱的至善至美,不愿看到美好事物的毁灭(将军之死),诗歌也尽力回避血与火的战争写实,我们就更不要死抠字面意思,硬要翻译出一些大煞风景、给人添堵的文字来。

以上所见与编著者商榷,并与执教此诗者交流。

编辑短评:“将军战未死,十年凯旋归”二句的译法,素有争议。本文作者的观点并非别出心裁。那么,文中列出的几条“合理性”是否成立呢?(温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