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伤 仲 永
王安石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
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
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 仲 永
——王安石
pān
yè
yì
chèn
mǐn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 仲 永——王安石
给
不曾,从来没有
索要
对…感到惊异
他
立即,马上
这,那
指代文具
写
作,写
用
作为
主旨
看
文采
此,这
立刻,马上
完成
思想
都
认为…惊异
这件事
纷纷
把…当成宾客
有的人
用,拿
求,索取
它
认为…有利
这样
每天
牵,拉
到处
拜访
对,到
乡人
让
学习
我
听说
这件事
跟从
回
他
在
让
符合
助词“的”
名声
回家
再一次
消失
这件事
…的样子
一般的人
隶属,附属
复述故事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分析本文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
才华与天赋。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
先前。
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
泯灭。
(以叙事为主)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何作用?
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仲永才思敏捷,天资非凡。
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
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
果。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强调了后天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未尝识书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即书诗四句(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余闻之也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从先人还家( )不能称前时之闻( )
或以钱币乞之( )世隶耕( )
曰“泯然众人矣”( )忽啼求之( )
复到舅家( )并自为其名( )问焉( )
当堂训练
1、理解下边加色的字词
从来没有
立刻
完成
当即
书写
四处
拜访
我
听说
道理
文采
都
跟从
回
符合
名声
有的人
索取
隶属
消失
… …的样子
索要
世代
再一次
题写
这件事
2、比较下面各组加点词的用法
之 以
于 闻
然 自
余闻之也久( )
借旁近与之(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定华、王之优劣( )
何以谓之“文也”( )
是以谓之“文也”( )
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或以钱币乞之( )
环谒于邑人( )
于舅家见之( )
何有于我哉( )
余闻之也久( )
奇闻趣事( )
称前时之闻( )
父利其然也( )
泯然众人矣(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并自为其名( )
这个故事
代词,他
助词,的
助词,的
凭借
因为
根据
用,拿
对于
到
在
听说
名声
事件
… …的样子
这样
从
自己
父异焉( )
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父利其然也( )
3、比较下面着色的字词的古义和今义
⑴ 或以钱币乞之 古义: 今义:
⑵ 泯然众人矣 古义: 今义:
⑶ 本所以疑 古义: 今义:
⑷宁可以急相弃邪 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 )
有的,有的人
表示选择的关联词
一般的人
许多人
……的原因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可以因为
表示肯定的能愿动词
对……感到惊异
认为……有利
把……当成宾客对待
认为……不寻常
认为……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