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竹林深处人家》进行整体感知,让同学们课外去搜集有关竹子的成语、诗词、谚语等以便这节课交流。现在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把你认为最好的材料展示出来。
(小组经过交流,推荐代表上台,老师打开投影仪,学生把材料放置在投影仪下)
生1: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有成语:青梅竹马、胸有成竹,有郑板桥的《竹石》一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你能介绍一下为什么选郑板桥的《竹石》吗?
生1:我认为“咬定青山不放松”表现了竹子的坚韧不拔的气节,所以很喜欢这首诗。
师:你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再请一位代表上台。
生2:我们组搜集到的材料有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还有谚语:虚心能容物、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师:“山尖”应为“山间”才对。你选的成语中有“胸有成竹”,刚才那位代表也选了,那你知道“胸有成竹”的意思吗?
生2:“胸有成竹”是形容很有信心。
师:好的。下面我们再请一位代表上台。
生3:我们组搜集到的材料中有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青梅竹马。但我认为最好的是这幅墨竹画。
师:你认为最好,那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生3:郑板桥。
师:对。郑板桥的墨竹画是非常有名的,它的画上还经常题有诗句,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你请坐。刚才同学们展示的成语中,基本上都有“罄竹难书”,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有一位学生举手)
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罪名很多,用竹子做成的书也写不完。
师:你很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好,请坐。下面我解释一下,“罄”是尽的意思;“罄竹难书”的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一般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所以这样说。
师(总结过渡):同学们搜集的材料很丰富,有画、有成语、有诗词、有谚语。可见,同样是竹子,可以有不同的写法。上一课时我们已整体感知了《竹林深处人家》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文章作者怎样描写竹林景色。现在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朗读,其他同学可以闭眼聆听,放飞想像,跟随作者去观赏竹林美景。
二、赏析三段写景文字
(一名学生上台,配乐朗读“远望去……只是竹子”一段文字。屏幕映出大幅竹林景观图作为背景。朗读完,师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这片竹林景色美不美?
生:(纷纷答)美!
师: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竹林的美的。
(学生默读)
师:作者怎样表现竹林的美?谁来说说?
生1:作者说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什么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他把竹子比作海洋,我认为很美。
生2:老师,我认为他这样说是错的。应该说是“把竹林比作海洋”。
师:说得很好。这片竹林之所以美,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3:有,还因为它是有颜色的。作者写出它的色彩是“嫩青色”和“墨绿色”。
师:对。它还美在拥有代表勃勃生机的绿色。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这幅竹林图,大家觉得美吗?
学生(纷纷点头):美。
师:它有没有把作者笔下的这片竹林的美完全表现出来?
生4:老师,我知道了,这片竹林还美在“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句美呢?
生4:因为它写出了竹林的动态。
师:说得好。那你怎么知道它是写竹林的动态的?
生5:作者用了“涌、暗浪、推”这些词。
师:你认为“推、涌”这些词用得好,那你能具体说说它们好在哪里吗?
(学生迟疑了一会,另一名学生举手)
生6:我认为这两个词用得好,就在于它们写出了竹林像海的特点。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看过电影《卧虎藏龙》吗?(学生纷纷回答看过)里面的竹林也可用“竹林如海”来比喻。风吹过时,一浪推着一浪,此起彼伏,一直涌到很远很远。现在让我们深入到竹海中去,齐读第4自然段。
(学生朗读)
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就这段文字的内容提出问题。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举手)
生1:为什么说“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师:有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呢?
生2:这是因为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严了,好像一个隧道。
生3:作者说“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味道究竟是什么样的?
(学生静了一下,一时被难住了,老师见此,指导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热烈讨论)
师:谁愿意来说说看?
生1:应该是一种绝处逢生的味道吧。(学生笑)
生2:不对,应该叫“豁然开朗”。
生3:我认为是那种以为没有路可走了,后来又发现了路的又惊又喜的心情。(学生鼓掌)
师:你说得很好。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啊?
生1:作者说“除了每根竹子有一个登记的号码以外”,为什么要登记号码?
生2:村里人怕迷路。
(话音一落,马上有人反驳:“是村里的人怎么会迷路?”)
生3:说不定是村里搞承包做的记号。(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生4: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作者说竹海的海底隧道,那隧道不是阴森森的吗,作者怎么会感到美呢?(学生又静了一下,老师据此又指导四人小组讨论)
师:下面谁来讲一讲?
生1:隧道不会阴森森的,因为叶子可以反射出光来。
生2:竹林虽然很密,但还是会透光的。
生3:作者走在里面可以看两旁的景色,像走进迷宫一样。
生4:不对,迷宫太恐怖了。作者走到里面,既可以观赏两旁的竹林美景,又不用怕被阳光晒黑了,所以他当然就觉得美了。(学生边笑边热烈鼓掌)
师:还有没有问题?(大家摇头)那么我们就不在这竹海深处逗留了,继续往前走吧。现在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齐答:较高的竹坞。
师:这里的景色怎么样?
生(纷纷答):除了竹子还是竹子。
师:对。这是一片竹的海洋。讲到这里,我想起课前一位同学向我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讲一下。
生:我的问题是———同是一片竹林,作者怎么能写得这么长?
(学生开始小声讨论,一名学生举手)
生:因为作者是站在不同的地方看竹林,每次看到的竹林景色都不一样,这就跟看庐山的感觉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景色当然就不一样,所以写起来就长了。
师:听了你的话,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说作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能具体说说是哪些地方吗?
学生(纷纷答):远处、深入竹林、较高的竹坞。
师:我还有一个问题,你说跟看庐山的感觉一样,那看庐山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生(略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他学生纷纷跟读)。
师:太棒了,可见同学们是很注意语文知识的积累的。我们一起把这三段的内容总结一下吧。
(黑板板书,师生共同归纳)
远处所见:竹林如海
三个观景点 深入竹海:如隧道似屏风
登临竹坞:竹的海洋
师:作者用了这么长的篇幅描写竹海,只是为了让我们跟着他去观赏竹林景色吗?
学生(纷纷答):不是。
师:当然不是,作者除了写景,还写了人,写了竹乡中的人家,但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留在下一个课时来讨论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三段文字齐读一遍。
三、拓展练习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屏幕上映出短文《竹》,将《竹》一文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大家一起把《竹》这篇文章读一遍,感受另一位作者笔下的“竹”吧。
(学生大声齐读:)
竹
从我出生的那天起,妈妈就给我种下了好几株竹,几十年了,已成气候。浑然天成的自然的那种绿色,常将我神游的思绪从娇艳的花丛中唤回。
清风抚竹,对月成影,婷婷婀娜的是那纤细的密竹,玉树临风的是那刚直伟岸的萧竹。淡淡悠闲的竹枝随意舒展着,瓣瓣细小的叶儿展露着绿色的生命。笔直粗壮的主枝向上延伸着它的勃勃生机,挽起了那份孤傲与清雅。此时找不到竹的一丝的柔情,找不到竹的一丝娇作,只有那份遗世独立,与世无争。
落雨了,是蒙蒙的夏日的雨,点点细小的密沙雨,笼罩了整个竹园,如一座美丽的烟雨仙境,让人忘记身在何处。偶然积成一颗小珍珠,却因为小叶儿经不起稍重的负荷,而任凭它随颤而坠……
入夜了,幽暗的竹枝应和着风的呼唤,用那轻盈的悦耳之音迎接着风儿的礼待。室内暗色的灯光斜斜地透过玻璃,灯光中的竹子如沐浴过的天使晶莹玲珑,变得柔情似水了。透过落地玻璃,我静静地融合在这份意境中。
师:这也是一篇优美的描写竹子的文章,描写了风中的竹子、雨中的竹子、入夜的竹子,既写出了竹子的美(如婷婷婀娜、玉树临风),又写出了竹子的品格(遗世独立、与世无争)。我们把它和课文的这三段进行比较阅读,从内容、写法、语言三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点。请同学们课后完成。
下课!
教后记
设计教案时,我一直担心学生提不出问题来,认为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得出结论是冒险的事。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幼稚的,却是充满趣味的、真实的,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这使我更加认识到,只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所提的一个个问题展开研讨,给学生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他们都肯学习、都会学习。
点评
黄老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竹的成语、诗词、谚语等资料,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积累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和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而在课堂展示中,不仅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如对“咬定青山不放松”诗句的理解,对“胸有成竹”成语的解释,等等。
黄老师在第二个环节教学中,始终没有忘记结合阅读。这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是基础,是建构文本的依据。正是从文本出发,学生感到竹林是很美的。
“作者怎样表现竹林的美”,这是教师提出的具有探究价值的中心问题。正是这个问题将学生带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去,对这一问题做深入的探究。
探究是依据文本的描写顺序来展开的,也就是从整体到细部的分析过程。先是指出作者“把竹林比做海洋”,进而对竹林颜色和形态(动态)深入探究,从而揭示出竹林的整体特征。在细部分析中,如引导学生对“海底隧道”的体验,或“绝处逢生”,或“豁然开朗”,体验不同,反映了同学们反应的多元性。总体来看,这节课是在向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首先,教师还没有充分放开。突出的表现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主要的,而没有使学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形成并充分展现出来。这种现象,是受旧有习惯的影响所致。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究,让他们在相互合作与探究中得到发展。
其次,解读过程中,学生的多元性反应还不够充分。原因是问题的探究性不够,给学生留下的探究空间不够开阔,其次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真正形成,其相互之间的“脑力激荡”作用未容充分发挥。因此,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究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或更提倡由学生提出,或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提出。
总之,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是一堂体现新理念的课,是在新课堂教学探索中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教育部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 张继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