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4.风筝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4.风筝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风筝》教学案例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风筝》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的鲁迅的文章,由于他们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感知文本,以品味重要词句来落实重点,理解主题;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来启迪思考。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
教学思路:导入-----简介作者及背景--------出示目标------听读整体感知--------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研读课文(二)自我反省,感受亲情------合作探究-----品味语句,渗透感情------体验反思----拓展延伸(从文本到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德育目标: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能力目标: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老师一看就知道你们是一群勤奋好学、乐观进取的好学生,所以认识大家很高兴,我很愿意和大家共度这段愉快的学习时光,同学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老师听了很高兴,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也希望你们在这节课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评:以上为导入的第一部分,师用鼓励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生:喜欢
师:请说说你们放风筝时有哪些感受?(多媒体展示放风筝的图片,引生入境)
生1:风筝飞得越高我的心情越愉快。
生2:风筝飞得越高把我不愉快的心情带得越远。
生3:当风筝飞到天空,我的心也随之飞翔,我感到自由。
师:大家谈得真好,你们不仅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心灵。老师也喜欢放风筝,尤在春意融融,微风和煦的日子里放风筝,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呼吸,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这份快乐和自由。今天,让我们走进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了解一下风筝都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感受?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鲁迅先生吧?请大家再了解详细些。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三者顺序不能颠倒,他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用的笔名,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师:《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它写于1925年1月24日,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文发表后,因是对传统的封建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所以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评:新课标提到,在阅读方面,要求了解课文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及文学常识,这快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偏废 。在这一点,我在授课过程中落实的比较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屏幕显示目标)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要求边听边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生听读课文)
师: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下面我想找个同学说一说这篇文章哪一自然段给你的感受最深,为什么?
生1:第三自然段给我的感受最深,当我知道了弟弟对风筝的喜爱。
生2:第五自然段给我的感受最深,让我感悟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生3:第四自然段给我的感受最深,读了这段让我想起了爸爸摔我玩具的那一幕,当时我很气愤,受了满肚子的委屈,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你们的悟性真高。请同学们看屏幕,看看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哪个同学来填一下空。
指一名生填空
课文回忆了“我”毁掉了弟弟的(       ),后来我知道自己(       ),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
我的心只得(              )
师:填的很正确。下面请同学们迅速的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1:入迷情状的句子是“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表现了弟弟对风筝的喜爱。
师:“惊呼”、“跳跃”能表现小弟弟的什么性格特征呢?
生1: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性格。
师: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2:表现弟弟入迷情状的句子还有“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也表现了弟弟对风筝的喜爱痴迷。
师:说得非常好。“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师提示:结合鲁迅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来谈。)
生交流解答
师补充总结:鲁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那时只要求孩子们背那些他们不懂得、很枯燥的书,当时社会上很流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所以,在那时,认为放风筝是可鄙的,只有读那些经书才是有出息的。可见,鲁迅受封建社会错误的传统观念的毒害之深,把弟弟做的风筝都毁坏了。请同学们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生1:动词有伸、抓、掷、踏,这些动词体现了我对风筝的厌恶。
生2:也说明“我”对小兄弟的管教粗暴。
师:你能把这些动作表演一下吗?
生表演
【评:这一处让学生表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我对风筝的厌恶有多深。】
师: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生齐答:绝望的站在那里
师:弟弟如此挚爱着风筝,风筝就是弟弟童年的梦想和追求啊, 他多么想让自己做的蝴蝶风筝能在空中翱翔啊!可却被哥哥粗暴的毫无顾忌的踏毁!这样一颗聪慧的,有创造才气的心灵被哥哥落后的观念彻底泯灭掉了。弟弟内心有多么绝望,哥哥却没有留心,只认为自己管教的正确,那是愚昧观念暂时的胜利。那是什么原因让哥哥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生: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师:看来少年鲁迅的确犯了错误,君子知错就改,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生:鲁迅想到的方法有:一是送他风筝,二是讨他的宽恕。他是讨弟弟的宽恕,结果弟弟全然忘却。
师:“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更加沉重?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生:因为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不那样认为,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再也没有补过的机会,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沉重、悲哀。看来鲁迅在反省自己。
师:这个想法很了不起!哥哥认为幼时的行为有愧于弟弟而感到悲哀,弟弟认为当兄长的管教是正确的,而不记恨,这里面有一种东西在支配着,它就是亲情。是啊,亲情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下面请同学们把屏幕上的文字一起放声朗读一遍。(展示亲情图片,生齐读亲情文字)
师: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提示:“我”惊异的是什么?悲哀的是什么?)请同学们速读1、2节,读完后分小组讨论。
生: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看见风筝,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精神虐杀”的那一幕,而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师:你表达的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你能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看出什么样的社会意味?
(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生:指我不允许弟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从这一幕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长幼之间不平等的现象。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用得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1:我喜欢第3节的“嫌恶”一词,它表明我对风筝极端的仇视 。
生2:我喜欢描写哥哥摔风筝的句子,它形象地写出了哥哥对风筝的厌恶。
生3:我喜欢第5节的“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遍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这句话用比喻的修情十分沉重。 
师:你们很会读书。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生1:知错就改的精神。
生2:自我反省的精神。
师:鲁迅先生在遗嘱中说:“忘掉我。”我们怎能忘记这位有良知的民族精英呢,
怎能忘记这位关爱着儿童和青年的老人呢,他的目光是深邃的,穿越时空,他的作品今天读来有很大的魅力,使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希望同学们多读鲁迅的作品,到文字里和鲁迅先生的心灵相遇合。
师:“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准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的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你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生相互交流)
生1:我认为爸爸妈妈的做法是对的,他们不让我们上网是怕我们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误入歧途,他们是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生2:我认为游戏不是不可玩,我们要完些好的游戏。
生3:我认为玩游戏可以放松我们的心情。
师:谈得真好,都可以当评论家了。
【评:充分拓展课堂知识的外延,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师:《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的叙写了同胞兄弟间的浓浓亲情,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和情怀。他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下面请欣赏歌曲《三月三》,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筝的世界里,来共同放风筝,共同放飞我们的心灵吧!
【评价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自己放在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并多给学生以鼓励。从完成的目标情况来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的是比较成功的。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没有思想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是有主观的能动性。我想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上课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二、突出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全无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训导式教学,营造了民主、平等、自由、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三、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又得到精神的熏陶,而这一点,恰恰是许多老师忽略了的。当然,本堂课并非绝无瑕疵。课堂上忽略了阅读能力地培养,本节课虽有听录音默读,自由朗读等,但形式和分量仍显不足。因此,课堂中有不少学生因阅读不够而缺乏对文本的熟悉。透过课堂的表面繁荣,可滤出不少的“滥竽充数”者。另外,在对学生答问后的评价较单一,在课堂上引导、调空能力方面还有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