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4.风筝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4.风筝

  • 格式:  PPT
  • 大小:  909K    18张
  • 时间:  2016-07

《风筝》ppt课件(18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风筝》ppt课件(18页)《风筝》ppt课件(18页)
风筝
鲁迅
背景知识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意义。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探讨,概括出鲁迅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自我解剖精神,明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的真正意义。从而感悟亲请的伟大。
看我的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丫杈( )虐( )杀 伶仃( )什( )物 憔悴( )寂mò( )xián( )恶 惊 huáng( ) huǎng ( )然大悟
2、根据语义填写字词。
①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 )
②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
③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
④这里指新的原未见过的意思( )

整体感知
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结合时间、人物、事件概括)
你答对了吗?
小时侯我粗暴的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事情。
把握人物形象
读过全文后,你对文中的两个人物有什么印象?(重点结合文中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进行回答)
弟弟 :
我 :
研读“悲哀”
速读全文,体会全篇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找出相关句子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段、第五段、第六段、第十二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错了?
2、作者想过用什么办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他最后选择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3、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他想逃避什么?
3、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作者描写北京的风筝与描写故乡的风筝,在详略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写?
参考答案:
1、(从第一段找。)因为是冬季,地上还有积雪,但却有人放风筝,所以惊异。又因为看见风筝想起少年时所做意见与风筝有关而令他抱憾的往事,所以悲哀。
2、(找三、四段)嫌恶弟弟放风筝,毁坏弟弟的风筝。
3、描写北京的风筝,旨在引起回忆,重点是记叙他在故乡所做的一件与风筝有关的往事,所以写故乡的风筝便较详细。
关于本文主旨你如何理解
提示:1、可以从手足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丛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检测巩固
1、我少年时对风筝的态度是什么?小兄弟的态度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用原文回答)2、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和文章实际的一种是( )A对一件往事、小事,知错必该,郑重其事,体现了作者可贵的自省精神。B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认为兄长该管,这一现象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和毒害。C从文中的“我”严于字则,恳求小弟宽恕自己的过失和“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兄长的错处的内容上,深刻表现了真挚深沉的手足情深。D本文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3、本文第一段景物描写衬托了“我”的()心情,第二段景物描写衬托了孩子们的()心情。第三、四段中哪些表示神态、语言、动作等 的词语可以看出小兄弟很喜欢放风筝?
做对了吗?
1、参考第三自然段
2、D
3、悲哀和悲凉;愉快;看得出神、惊呼跳跃、苦心孤诣偷
着做蝴蝶风筝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