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语文版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73K    5张
  • 时间:  2016-07

2009年广州市(天河区)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广州市(天河区)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18分)
1、读拼音写汉字。(4分)
周jì( ) 黄 yùn( ) suì( )道 yùn niàng ( )
发jì( ) qióng( )隆 造niè( ) kēng qiāng(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批评,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3、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尝射于家圃(曾经)
B、忽啼求之(索要)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C、策勋十二转(次的意思) 遂携拯如初(救助)
D、万里赴戎机(军事、军机) 决眦入归鸟(眼眶)
4、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合适的成语。(2分)
①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苦闷万状。( )
②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的人呢?( )
5、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任选四题作答,如全答,则依序批改前四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止。)
①写出相关的上句或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六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③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春天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曾一次次地对春天进行歌颂。有句古诗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恰好与朱自清的《春》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古诗文阅读
(一)细读《三峡》,完成6~12小题。(21分)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处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本文选自《 》,作者 ,是北魏著名的 家、 家。(2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
①略无阙处 略无—— 阙—— ②隐天蔽日。 隐——
③良多趣味。 良—— ④属引凄异。 属引——
⑤沿溯阻绝。 沿—— 溯—— ⑥或王命急宣。 宣——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或王命急宣 自三峡七百里中
A、 B、
或异二者之为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哀转久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D、
绝谳多生怪柏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9、文段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写水,则描绘不同_________的不同景象。(3分)
10、文中画线的部分可以用李白的两句诗来表现,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从全文看,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现代文阅读
(二)(17分)
于是,一条大江低声吟唱着,不分时刻地向前奔流。他变得十分强壮,积蓄了巨大无比的精力。他tiào( )望着远远隐在白云里的山峰,以洪亮而低沉的胸音向他们打招呼。他不费力就xiān( )起一阵汹涌的波涛,他沉着地举起庞大的轮船帮助他们迅速航行。他负担着许多,可是他不感觉什么负担。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
那些被波浪卷起,跟随大江行进的泥沙却感到累了,问:
“喂,大江!老这么跑,到底要往什么地方去呀?”
大江回答:
“还要到前面去呀。”
疲乏得喘不过气来的泥沙愤愤地说:
“前面前面哪有那么多的前面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还是歇口气吧”
大江的记性很好,他没有忘记自己原来是小溪流,轻轻地笑了笑:
“为什么?不行!不能停留!”
泥沙带着怨恨,偷偷地沉下去了。可是大江还是不住地奔流。许多天就好像一天,许多月就好像一月,他经过了无数繁荣的城市和无数富足的乡村,为人们做了无数事情,终于到了海口。
大江还是不知道疲倦是怎么一回事: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
13、拼音写汉字。(2分)
tiào( )望 xiān( )起
14、给选文中划线文字加上标点。(2分)
前 面 前 面 哪 有 那 么 多 的 前 面 已 经 走 得 差 不 多 了 还 是 歇 口 气 吧
15、本文段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大江 、 的优秀品质;揭露了泥沙 的不良品性。(4分)
16、小溪流成长为大江后,歌声有什么特点,力量表现是怎样的?(2分)
歌声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量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课文的发展过程中,相似的语句在间隔中反复出现,请找出在选段中又反复出现的的相似的语句,分析它们的作用。(4分)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你从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1分)
(美)海伦·凯勒
⑴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⑵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⑶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对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⑷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寞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⑸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体会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⑹我多么希望看看这世界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看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冷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界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⑺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⑻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这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选自《读者》(2008年第3期)
19、第⑴段中加点的“事事”,前一个“事”的意思是 ,后一个“事”的意思是 。(2分)
20、第⑵⑶中的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2分)
答:“这”指
“这样”指
21、在第⑶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为“盲”或“瞎”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
22、第⑸段中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答:
(2分)
23、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中的“方便”的含义是 ;“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 。(2分)
第三部分 写作实践(50分)
24、请你按下列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需要 ” (如宽容、理解、互助、掌声、阳光、理解、感动……)
(2)“其实我不想 ”(当第一、当先进、落后、失败、骂人、辍学……)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拟写作提纲,后行文。
②以记叙为主,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代替。
第四部分 附加题(10分)
(一)请细读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完成1~3小题。(6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丑奴儿》是这阕词的 ,《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阕词的 。(2分)
2、这阕词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1分)
3、有人说过:“不识愁滋味”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一个人如果识得了愁的滋味,就说明这个人已经长大了。(3分)
①你认为这句话说得对吗?为什么?(2分)


②而今你识得了愁的滋味了吗?(1分)

(二)赏析《望岳》,完成4~5小题。(4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深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2分)
答:

2、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参考答案:
一、基础整合
1、济、晕、隧、酝酿、髻、穹、孽、铿锵 2、D;3、D 4、①怨天尤人;
②萍水相逢;6、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人不知而不愠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二、阅读
(一)6、《水经注》、郦道元、地理学家、散文家7、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断缺②遮蔽③确实,实在④连续不断⑤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⑥宣布,传达 8、D 9、连绵不断 、隐天蔽日 ;季节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11、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12、①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②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或月亮的。
(二)13、眺 掀 14、‘前 面’‘ 前 面’, 哪 有 那 么 多 的‘ 前 面’, 已 经 走 得 差 不 多 了, 还 是 歇 口气 吧! 15、对比;永不停息、矢志不移;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16、歌声的特点:低声吟唱、洪亮又低沉 力量的表现:掀起波涛、举起轮船 17、例如: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作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溪流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18、从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悟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的恒心和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三)19、做事;事情20、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对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21、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都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实感受的。22、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或他们对眼前的景物熟视无睹)。23、“方便”的含义: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时光,不要虚度年华;“更多的意义”的含义:启示人们“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中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
三、24、作文(略)
附加题:(一)1、词牌名;题目 2、顶真(针)、对比 3、(略)
(二)1、雄伟高大(2分)2、示例: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 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答出一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