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版七年级上单元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语文版七年级上单元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69K    6张
  • 时间:  2016-07

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6题每题3分,第7题每小题1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3分)
A.默而识之(zhì) 论语(lún) 谥号(yì) 子曰(yuē)
B.尊君在不(bù) 拯救(zhěng) 期行(qī) 燕山(yān)
C.可汗(kèhán) 环谒(yè) 金溪(xī) 云鬓(bìn)
D.鬓毛衰(shuāi) 戎装(róng) 城阙 (què) 贬谪 (zhé)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书写全对的一项。( ) (3分)
A.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眄之。 D.小弟闻秭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现在写作“悦”,高兴,愉快。)
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讨厌) C.愿为市鞍马(买)
D.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宾客)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怎能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国家级天然公园——赤水市。
B.我们班刚学习第六单元时,大家都觉得学习文言文有困难,于是李老师就渐渐放慢了讲课进度。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文言文,充满了信心。
D.《木兰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5.下面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B.《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C.《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D.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6.下面是第八中学七年级(8)班同学们在学完本单元后交流学习体会时的发言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3分)
A.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我从中得到的体会是要把读书和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B.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我觉得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是很恰当。别人不理解我,我干嘛不可以怨恨他。
D.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会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把“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当作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即使小有成就,也不能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7.诗文默写。(6分,每题1分)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2)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 ; , ?
(3)《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君”团聚的句子: , 。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 。
(5)沉舟侧畔千帆过, 。
(6) ,杨花愁杀渡江人。
二、综合性学习(6分)
某校举办“经典名著推广活动周”,同学们都踊跃参与了这项活动。
8.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2分)

9.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至少列举出三项。(2分)

10.就学校如何推广经典名著的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2分)

三、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13题。(9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之情。
C.颔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劝诫自己不必为白居易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表达出诗人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A.诗人在异地忽然见到来自故乡的朋友,十分欣喜,慢慢地问起家乡的事。
B.“应知”二字意为“应该了解”,略带主观臆测,形象地表达诗人思乡的情态。
C.问“故乡事”却只问窗前寒梅,说明“寒梅”与他在家乡时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寒梅使他想起亲情,想起友人围炉夜话时的温馨……“寒梅”已不是一般的自然景物,而是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D.诗中的“我”是一个寻常游子,虽然饱经风霜,在尘世中却依然保持着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B.诗人和友人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两人都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
C.颈联尾联抒写真挚的友情,劝慰友人不要为远离朋友而伤感: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咫尺,不要在分手的地方,像青年男女一样哭哭啼啼,让眼泪沾湿佩巾。
D.首联、颈联对仗工整,尾联批评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4~18题(15分)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与友人期行 /君问归期未有期 B.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歆辄难之
C.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王欲舍所携 D. 幸尚宽,何为不可/宁可以急相弃邪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宁可以急相弃邪/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B. 正为此耳/并自为其名
C. 友人惭,下车引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D.正为此耳/可以为师矣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就跑了。
B.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芳表示歉意。
C.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D.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17.下列对选文《期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陈太丘没有等友人到来就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友人“无信”。
B. “元方入门不顾”的原因是父亲的友人无信无礼。
C.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说得有理有据,认为陈太丘的言行是无信无礼的表现。
D.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应该做一个守信之人。
18.下列对选文《乘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歆辄难之”意思是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依附”,可见这个人心地并不善良。
B. 王朗轻易接受他人之托,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之人”,这是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的表现。
C. 华歆在助人之前,先考虑可能招致的麻烦;但一旦助人,便不辞危难,担当到底。
D.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始终如一。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9~23题。(16分)
准天才的沉没  (淡墨)  ①面试结束后,我跟老总说,我选择薛宜做实习生。   ②小薛是个内秀的女孩:交代打印的文件,第二天页码排好整整齐齐搁在桌上;帮编辑部同事订盒饭,每个人的口味都问得清清楚楚;最叫我惊叹的是她修改的标题,很有感觉。这些惊喜,我背地里一遍遍跟别人说。   ③但我还是派给小薛很多活儿,联系这个牛人那个大家。有一次,她脸红红地跑过来说:“抱歉,老师,韩某某我实在联系不到,他院里的人怎么都不肯提供电话。”   ④“那就跟接电话的人讲,你十万火急,你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你很仰慕他,找采访过他的记者,给他的博客留言,去他的办公室围追堵截 。”   ⑤“好的,老师。”她轻轻说道。   ⑥小薛的成长人人都看得见。   ⑦来社里才5个月,她编了5篇随笔,做了4个人物专访,其中3个都是大家。她顺利转正。从此,小薛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大都市无情动荡,她却有了一方舞台,可起舞、可栖身。   ⑧很快,社里下达了编辑部整改通知。现有的大一统格局被拆分为两个部门,我与生性懒散的老曾分别被任命为A、B部主任。   ⑨可是小薛居然申请去老曾的部门,她对我说:“老师,我决定离开你了。” ⑩我笑一笑,等待她把话说完。   ⑾“离开你,因为你是太苛刻的一个人。所有的人都懒懒散散、无所事事,你却规定我按时打卡;所有的人都用公家的电话大聊特聊,我却在你的目光下,一个简单的问候也不敢打回家。你自己不提,但很多人告诉我,若干年前你就采访过韩某某,关系很好。为什么举手之劳都不肯帮?”小薛的情绪很激动。   ⑿苦恼的是老曾,他不知拿这个小姑娘怎么办。一天,他乐滋滋地告诉我:“给薛宜找了个活儿,负责后期制作,外加拆阅读者来信。她内秀、心细,你说过。”   ⒀ 嗯。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什么东西要被毁掉了吧?   ⒁可薛宜茫然不觉。相反,她享受着没压力的生活。上午10点才来上班,下午4点下班。拆几封信、接几个电话、校校错别字,余下的时光,喝茶、浇花、聊聊天,与旁人都说说笑笑,除了我。   ⒂ 从此师徒是陌路人。这令我始终没工夫说出想对她说的话。   ⒃ 22岁时的我就像22岁时的薛宜。那时,我曾把自身成败寄托在“师傅”身上,索要包容、怜惜与庇护。   ⒄可师傅说:“楚楚,冷漠是俗世的本性,除了父母子女爱人,没人有义务给予你深情。师傅终有一天会离开你,我的责任是教你谋生的本领,你的责任是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将来能不能立足,全靠你自己。”   ⒅ 我记住了这些话,以后再有冲锋陷阵,再不似小女孩般抓住大人的手,哀哀求告。26岁,我凭自己的能力在江城谋得立足之地。   ⒆所有的言传身教,所有的求全责备,以此为源。   工作太忙,薛宜渐渐淡出我的视线。重新注意到她,是两年后了。她扶着肚子,拎一个空水桶、一把扫帚走下台阶。我忍不住责备老曾,怎么还要孕妇搞卫生?   ⒇可要她做什么呢?写稿子,不能跑;寄包裹,担心重;接电话,抱怨喧嚣扰攘。   (21)准天才小薛,就这样在苍茫的人海中,沉没。 摘自《 青年博览 》 2010年第2期 
1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3分)

20. 选文塑造薛宜的形象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1.作者为什么要写“我”的师傅对“我”的培养?(3分)


22.“嗯。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什么东西要被毁掉了吧?”中“咯噔”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这个被毁掉的“东西”是指什么?(4分)


2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薛宜是一个优秀人才,可惜她没有遇到伯乐。
B. 薛宜是一个天才,但她后来才能丧失,令人惋惜,令人警醒。
C.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是个准天才,但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正确的培养,也会成为凡夫俗子。
D. 薛宜沉没的原因是她自己不上进、不努力学习的结果。
六、写作(50分)
24.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作品可以作为参考。
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写作时注意下列几点:
(1)故事和人物形象要基本符合原作。
(2)有些情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一些。
(3)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参考答案:
1. C(A项中“谥”应读shì;B项中“不”应读“fǒu”;D项中“衰”应读“cuī”)
2.B(点拨:A项中“惘”应为“罔”;C项中“眄”应为“丐”;D项中“秭”应为“姊”) 3.B(厌,满足)
4.D(A项在“怎能”后面加“不”;B项应删去“渐渐”;C项删去“否”)
5.A(应为“孔子及其再传弟子”)
6.C 7.(1)人不知而不愠(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5)病树前头万木春(6)君向潇湘我向秦
8.示例:①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②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③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9.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
10.示例: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11.C 12.A 13.D 14.C 15.C 16.A 17.C 18.A
19.本文记叙了一个准天才薛宜的由初显才华到最后沉没的故事。
20.先铺写薛宜刚到编辑部时才能过人,后写她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突出她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
21.这是为了交代“我”对薛宜求全责备的培养源于“我”师傅的言传身教,同时也是为了突出严格要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22.“咯噔”表现出我当时内心的不平静,有出乎意料、惊讶、惋惜之情。此处的“东西”是指薛宜的才华被埋没,他将泯然众人。
23.A
24.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