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十一 醉翁亭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二十一 醉翁亭记

  • 格式:  PPT
  • 大小:  1.02M    33张
  • 时间:  2016-07

《醉翁亭记》ppt课件(33页)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醉翁亭记》ppt课件(33页)2《醉翁亭记》ppt课件(33页)2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儿时朗读,百变如新,
沉醉其中,如饮美酒。
今日重读,依然如故,
佳作不朽,万古长青。
—— 臧克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掌握本课中的难解字词。
2、体会古人“与民同乐”的思想。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画荻教子
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背景链接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字词梳理
环滁(chú)
林壑(hè)尤(yóu)美
琅琊(láng yá)也
水声潺(chán)潺
饮少辄(zhé)醉
若夫(fú)
林霏(fēi)开
岩穴(xué)暝(míng)
晦(huì)明变化
伛(yǔ)偻(lǚ)提携(xié)
酒洌(liè)
山肴(yáo)野蔌(sù)
宴酣(hān)之乐
射者中(zhòng)
弈(yì)者胜
觥(gōng)筹(chóu)交错
颓(tuí)然
树林阴翳(yì)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 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 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茂盛的样子
靠近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名词作状语
环绕
全、都
树林
山谷

回环,曲折环绕
幽深秀丽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命名

情趣
建造
称号
称为
于,介词
领会
寄托
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许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望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客人来这里喝酒,喝了少许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若 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 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香花
茂盛
四季
昏暗
像那
就,表顺承
雾气
散开
山谷
阴暗
早晨
傍晚
开放
美好的
浓郁的
高爽
穷尽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秋高气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背着东西的人
野味
菜蔬
错杂的样子
休息
应答
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
腰背弯曲,这里指代老年人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醺醺的样子
下棋
不在于音乐
酒杯
酒筹
脸色苍老
畅快地喝酒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水清,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回家
遮盖
跟随
意思是鸟到处叫
乐趣
不久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以……为乐
乐趣
记述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是太守回去,宾客跟随啊。树林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禽鸟在欢乐。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喝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欧阳修啊。
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归纳: (l)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由来(滁州城—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破题)——“山水之乐”(一日之景、四时之景)——游山情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罢醉归(“醉能同其乐”揭示主旨)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叙事、写景、抒情自然融合,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读来脍炙人口。
《醉翁亭记》写作思路
醉翁亭记
亭周环境: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有亭翼然
亭之得名: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亭外景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朝:日出
暮:云归
春花、夏木、秋风、冬石
亭中宴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离亭归
太守归
游人去
禽鸟乐
从人乐
太守乐
点出亭
乐亦无穷
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郁闷
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全文总结
1 、结构严谨。
2 、写景、抒情、叙事紧密结合,
景中有情,情亦有景。
3 、语言极具特色。
“而”的常用法有:a 并列 b 承接 c 递进 d 修饰 e 转折 f表因果
泉香而酒洌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朝而往,暮而归
而不知人之乐
而年又最高
野芳发而幽香

表并列
表承接
表修饰
表转折
表递进
表因果
思考:本文“乐”字贯穿全文,文中都写了哪些“乐”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之乐
思考: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特殊句式

考考你:
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环滁皆山也。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云归而岩穴暝 ,
④.至于负者歌于途,
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⑥.饮少辄醉,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
环绕
靠近
昏暗

陈列,摆放

情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看到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了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水山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译文: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来后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就是太守啊。
成语出处
1、[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语出《醉翁亭记》。苏轼在《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
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语出《醉翁亭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你会做吗? 1、本文选自《    》,作者       ,他是   时著名的      家,  家。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是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

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4、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  
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来指代。
当堂训练
按要求默写。
① 文中描写醉翁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
② 文中写山间四时景色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文中点明“醉翁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文中描绘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翼然临于泉上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背诵指导
1、环滁皆山

琅琊也

酿泉也

醉翁亭也

作亭者

名之者

醉翁也
2、山间朝暮

山间四时
3、滁 人 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也
4、宾 客 从

禽鸟乐

太守也

欧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