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十 岳阳楼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二十 岳阳楼记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岳阳楼记》补注三则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李玉山 

一、“守” 

课本注作“指州郡的长官”,是笼统的说法。把郡一级的地方组织的最高长官称为“守”或“太守”,最早起于战国时期。当时的郡主要设在边境地区,称其最高长官为“守”,实际上有保卫边疆、守卫国土的意思,所以郡守这一职务总是由武将担任。秦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郡的长官一律称为“守”,如李冰曾做过蜀郡的郡守。汉朝的官制与秦朝基本相同,只是改称郡守为“太守”,东汉末年又称州的军政长官为“牧”,《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先是作渤海太守,后又“领冀州牧”。宋代州一级的行政长官,已经不称太守,而称“知州”或“知府”,但习惯上仍沿用“太守”这样的称号。巴陵郡在宋代叫岳州,宋代的州分不同的等级,岳州是比较小的一个州。在“滕子静谪守巴陵郡”这个句子中,“守”用作动词,“守巴陵郡”即担任巴陵郡的太守,按当时正式的说法叫作“知岳州”。滕子京就是岳州的知州。 

二、“游泳” 

“游泳”课本无助,人教版《教师用书》将“锦鳞游泳”译为“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很明显是将“游泳”等同于现代汉语的“游泳”了,不确。“游”指在水里浮行或潜泳,王力先生释为“在水面浮行” (《古代汉语》常用词十一);“泳”指潜泳,《说文》注:“泳,潜行水中也。”可见古汉语中“游”、“泳”二字统言之则相同,都是游水之义;析言之则有“浮游”与“潜泳”的区别。从本文的具体语境看,“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工整对偶句式,“翔集”与“游泳”相对。“翔集”课本注为“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那么“游泳”也当“分而述之”,可译为“时而浮行水面,时而潜行水中”才更准确、恰当。 

三、“斯人” 

“斯人”课本无注,《教师用书》以批注的形式指出“斯人”“暗指滕子京,照应开头”,并在分析“作者的基本构思和文章的特色”时做了具体解释:“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过一年功夫,就做到‘政通人和’,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这种理解有悖于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及用意。 

教材的“阅读提示”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目的有二,即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对滕子京加以慰勉和规箴。为什么要“规箴”呢?因为滕子京“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到任一年小有政绩便“其喜洋洋”地“重修岳阳楼”,这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相去甚远。但作者又不能在文中“直言”,于是巧妙用“迁客骚人”以显一般人的平庸,用“古仁人”暗喻自己的抱负,文末用“微斯人,吾谁与归”向滕子京提出含蓄的规劝,希望他能“宠辱偕忘”,成为自己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见,“斯人”应指“古仁人”,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