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八 与朱元思书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十八 与朱元思书

  • 格式:  DOC
  • 大小:  56K    4张
  • 时间:  2016-07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1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卢竞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在信中,作者用生动而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山水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之情。现存为节文。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代的文学家、史学家。出身寒贱,自幼好学且有才华。所作诗文,清拔而有古气,颇为时人所赞赏,亦深得梁武帝萧衍的喜欢。遂延入朝。虽然吴均的诗文华美,风靡当世,但其为人耿直,又私下撰写《齐春秋》,获罪于帝,旋罢官。随复起用,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吴均久涉官场,深知其中劣风,心厌久之,怀出世之意,当为常理。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也可窥其一二。
本文的形式上是六朝所盛的“骈文”(也称“四六文”), 骈文讲究对仗、韵律、藻饰,后畸形发展,文而无质,故佳品不多。如本篇者,实罕不多见。
因此,教学中,以为侧重点应放在:
1、朗读教学,以读促悟,在读的过程中去感受本文的的“文质兼备”;熟读成诵,整篇积累,为今后的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与作者的文本对话中知时知人知文,感悟作者的真性情及其所好所恶。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
3、对本文所涉及的古汉语的相关知识进行积累。
学生分析:
本文出现在九年级的上学期。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应该不陌生,并应该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即便掌握得不是十分好,相对于本文的内容以及课标的要求,完成上述的内容,也不应该很困难。
达标措施:
教师努力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逐步去感知、感悟,最后达成积累的目标。
以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为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拔。
课时安排:教学参考中建议1.5课时,对于我们的学生可能不会很好地完成。因此,授课前一定要强调学生的预习。
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本文出现的生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个别词语的特殊用法,以及本文的重点句子。背诵全文(落实到默写)。
2、根据注释、工具书或教师的点拔,较好地直译本文。
3、能力: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悉习揣摩作者借助文本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自读感悟   合作交流   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爱国精神,熏陶高尚情操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修改化的朗读,悉习揣摩作者借助文本表达的情感。
自读感悟   合作交流   问题探究
难点:同重点
三、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我们常常这样地赞美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锦绣河山;自古以来,有多少画家,用他们的画笔描绘着我们的祖国;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诗篇歌颂着我们的祖国。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诗人和文学家笔下的祖国山河:
请用你积累的诗文原句来回答:
1、大气磅礴的洞庭湖:                    。
2、气势雄伟的泰山:                     。
3、庐山的瀑布                        。
4、西湖有早春                        。
5、壮美的三峡:                       。
6奇丽的大漠                         。
今天,我们在一起随着吴均的引领,去欣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风光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打开书本。(题解:书,即书信。杜甫诗“家书抵万金”)

导读:

1、问题:在作者的眼里,一百许里的富春江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通过你的读书理解,你认为这里的山“奇”在哪里,这里的水又“异” 在哪里?
(这样的问题,教师旨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顺便发现问题,以较好地驾驭课堂)
要求学生读出相关的语句(教师注意听读的语气、语调等)
(在学生回答、补充、质疑后,教师简评之)
2、问题:身处此山此水,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呢?
(在学生回答、补充、质疑后,教师简评之)
3、教师:我们要更好地理解文章,唯一的门径就是读,
①指导诵读:(出示问题)
A、下面的句子应按怎样的节奏去读
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在诵读中,下面的句子的重音应该落在哪里。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C、诵读中,下面的句子在舒缓或顿促方面该怎样处理。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学生思考上面的问题并试读。要求:1、同座相互读给对方听,共同找出最佳的方案;2、再与其他组的同学相互交流。)
学生举手,在班内诵读
要求:诵读之后,要说说自己这样读的感受及为什么这样处理的理由。
学生间相互探究、纠正、补充。
②听范读(或录音)
范读后,由学生模仿读一至三遍。然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阅读,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悟义:
1、学生根据在读的过程中的理解,结合注释、工具书等,对文章进行直译。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学生交流译文,相互评价,有争议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之。
3、教师强调:
重点字词、重点语句的理解
——例,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重点理解:
教师出示问题,要求学生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A、文中最能反映作者随心所欲、心神无束的一句是        。
B、文中最能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的一句是             。
C、文中以动写静,赋予景物以蓬勃向上之势的一句是        。
D、《小石潭记》中有一句:“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本文中有与之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                      。
E、《三峡》中有一句:“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 本文中有与之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                      。

探究:
1、请学生思考:作者在本文中寄情山水,一个“从流”的“从”字就与出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和自己的惬意之情,并表达了自己“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独特感受。试问:作者为什么会有的感受?
(相关链接:作者的介绍 此略)
教师小结:山水之美 世俗之恶 官场之险。
2、我们说本文“文质兼美”,请你找出有关的语句,简单地品评一下。
小结:
   此略。要求学生当堂背诵。
后附板书:
与朱元思书
吴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