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诵读欣赏 乡愁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诵读欣赏 乡愁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乡愁》教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案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主备人  
  
  
《乡愁》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的写法。  
3.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与导学:  
1、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  
   
   
2、朗诵诗歌  
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  
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二、交流与研讨。  
1.这是一首意味深远的小诗,诗人是以什么顺序来组织全诗的?  
   
   
   
2.《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些意  
象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乡愁》这首诗又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呢?这些意  
象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3.诗人通过这四种意象刻画了四种别离,分别是什么?你能简单地复述这几种离  
别吗?  
   
      
   
4.乡愁是凝重的,可诗中为何却说是“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  
墓”“浅浅的海峡”?  
   
   
   
【课外拓展延伸】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评论家。《乡愁》《听听那冷雨》是其诗歌和散文中流传最广的。20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布置作业】  
其实,无论是天真幼稚的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对于故乡都会有这样一份深沉的情感,诗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所以在课前我们才能随口诵出这么多眷恋  
故土的诗歌。同学们,你是否也有过离乡的经历呢?如果让你表达这份乡愁,你  
想选择什么意象?请同学们仿照《乡愁》创作一首小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