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象贤中学 李树勇 九年级 语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三、导学前测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2、老吾老, ;幼吾幼, 。 3、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天时不如地利, 。
四、预习提纲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 ,思想家,教育家,是继 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并有“ ”之称。
《孟子》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 、 、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
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全体诵读课文,教师再范读。(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7.提问:(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五、展示提升
1、任务分配
所有同学共同完成预习提纲1、2、3题。
1、2小组第三题,3、4小组第五题。5、6小组第六、七题。
2、独立完成1、2、3题。
3、小组内讨论选出展示同学。
4、班上展示,便完成预习笔记。
六、反馈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七、知识储备:
1、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2、(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我们要认清当今世界的形式,世界和平离我们还是很远。努力实现世界和平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