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一节观摩课映照出的教学观
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师:大家紧张不紧张?我问时,要么回答“紧张”,要么回答“不紧张”。
生:(参差不齐地喊)不紧张!
师:要声音大些喊,充满信心地喊。(学生声音较上次大而饱满)不紧张就好。我们上课。
(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后)
师:现在大家仍就站着做口头作文。找出一个题目:说说这个舞台的设施。要东张西望,七嘴八舌。可以乱说,说病句也行,下座位也行,但不能不说。
生:(学生开始边观察边说,但无一人下座位。)
师:好!刚才都说了,但没哇里哇啦地说。不说就提不高,应抓机会说。请坐。现在,大家猜一猜:我们应该学哪课书?
生:(众说不一。)
师:回答都不对。老师想教说明文,课本却没有。现在问问大家:愿意学什么?一般都不愿意学议论文和古文。那么,我问一下:不愿学古文的有多少:请举手。
生:(几乎都举手)
师:那我们今天就学篇古文。这样做,可以锻炼心态,给自己施加一个“喜欢”的意念。做事情,往往观念一变,就不烦人了。(说罢,板书题目,故意空下“寡”)字,我写的标题是什么字体?
生:是隶书。
师:回答正确。我在其它地方讲课,有人回答是“魏书”,因我姓魏。
现在:我问一下:咱们班谁最爱写错字?
生:(齐答)张莉。
师:此人何在?(张莉站起)你上来填空。(张莉上前,也写了一个隶体的“寡”字)今天这节课,我们只做四件事:
第一,了解作者;第二,解决一个通假字;第三,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和“道”;第四,理解道理。(回转身看黑板)大家看张莉写的“寡”字如何?
生:很好。
师:连最爱写错字的同学写的字都这么好,这说明我们班水平很高。今天我们只用45分钟,请一位同学负责监督,保证不压堂。下面我们先做第一件事:了解作者。请大家推荐一个文学常识学得好的同学回答。
生:(一同学站起,念注释)
师:(肯定之后)大家不要看教材,一块儿讲解。
生:(都开口练习讲述)
师:我请同学们推荐平常一位文学常识学得不好的同学。
生:(齐答韩磊。韩磊站起回答)
师:回答正确。这说明大家都会。我们接着做第二件事:看谁找通假字最快?
生:(抢答)“畔”。
师:对了。请大家假装自己是老师,来给学生讲“畔”字。好,各位“老师”开讲。
生:再请各位“老师”扣过书,坐直,精神头十足,有板有眼地讲。可以说错,但不可以不说。
生:(都按要求讲述)
师:以上关于作者和通假字,教师都没讲,但大家已经会了。下面我们做第三件事:先读“天时”、“地利”、“人和”,再结合注释讲解。
生:(都按要求做)
师:这几个词里,“人和”是重点,就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八个字。下面,以最快速度将三个词各写一遍,开始!生:(都开始写)
师:写完的举手。
生:(都纷纷举手)
师:最快的同学只用了40秒。谁还没写完?
生:(一人站起)
师:请你回答三个词的意思。
生:(回答不出)
师:请大家告诉他。
生:(齐答)
师:还剩一个“道”字,我们留在第四段讲。下面要干的一件事是翻译。请大家进入境界,全身心地扎在书里。
生:(一块练口头翻译)
师:第一段的翻译有无需要问老师的?
生:没有。
师:这篇文章一共几段?
生:四段。
师:看看第二、三段与第一段的关系是什么?
生:第一段是总说,第二段与第一段的第一句有关;第三段与第一段的第二句有关。
师:回答正确。第一段是提出问题,第二段、第三段是分析问题。这篇文章有2000多岁了,但至今读来仍很明白,请问:句子好懂不?
生:第二段不好懂。
师:下面就请大家七嘴八舌地翻译第二段。译时,要全身心投入。如遇到不会的,就提出。
生:(一齐练习口头翻译第二段)
师:我想找一个学古文困难的同学来译。大家推荐一下:谁最困难?
生:李扬!
(李扬站起,开始翻译。老师走到其身边适当揭示、纠正)
师:刚才李扬的翻译正确,这说明“不困难”。我们班连最困难的水平都这么高,说明大家的水平更高。请看“委而去之”怎么译?
生:(一学生站起)弃城而逃。
师:不对。要准确地译成:放弃城离开。特别注意“去”字,要当“离开”讲。接下去请大家找出最后一段中没加注解的句子。先读。
生:(齐读)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师:再将书扣过来,背诵一遍。
生:(齐声背诵)
师:最后一段中没加注解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中,我们要重点解决“多助”和“寡助”,“得道”和“失道”的问题。先请同学们回答什么是“多助”和“寡助”?
生:(一同学站起)“多助”,就是帮助他的人多;“寡助”就是帮助他的人少。
师:回答正确。“道”是文眼。什么是“道”?
生:(学生陆续回答)“对人民好”;“有仁义之心”;“有道德”;“统治者应施仁政”。师:再简炼些。
生:(一人站起)仁政。
师:同学们齐声说。
生:仁政。
师:关于这个“道”字,意思最复杂。《辞海》有15种解释;《语言大典》有46种。在这篇课文中,应准确译成“仁政”。“得道”就是“施仁政”;那么“失道”呢?
生:(齐答)不施仁政。
师:“道”对百姓、对国君而言,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你们将来长大了,假如要办公司、当经理,这“道”实用吗?当什么讲?
生:(两位学生站起)我认为,“道”,是指治理公司的方法;“道“,就是指拥护的人多,帮忙的人多。
师:那么,当一个老百姓,怎样做才能帮助他的人多?这个“道”又怎么解释?
生:(一学生站起)“道”,就是指搞好邻里关系。
师:对。多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也不纯粹是为别人,对己也有好处。通过帮助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的帮助。这是个处世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多研究“多助”的问题,不要造成“寡助”。下面,我们开始背诵。
生:(齐声背诵)
师:下面教给大家朗读方法。大家齐声背第一句话,要喊着背,使劲喊。
生:(齐声背第一句)
师:再慢一点背,声音的抑扬要体现出来。
生:(齐声放慢速度)
师:再练严肃地背,低沉地背,悲哀地背,快乐地背,哭哭唧唧地背,兴奋地背,自豪地背。生:(按要求一一试背)。
师:读一段文章,要注意声调的高低快慢,喜怒哀乐。这样,你的感觉就找到了。
生:该下课了。
师:好。正好45分,大家提提:这节课哪点满意?
生:(一人站起)我们自己翻译时,加深了理解。只翻译了一次就练习背,背的速度加快了。
师:同学们学习时,要把烦恼、发愁、忧忠都忘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好,起立!同学们再见!谢谢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生:(七嘴八舌地祝颂老师)
评点
无论语文课,还是其它课,教学毕意是一种精神活动。精神状态良好,便为成功的教与学创造了条件。魏书生本人精神焕发,竭力解除学生的紧张、焦虑感。据说世界拳王阿里每次赛前都驱车“招摇过市”,疯狂地喊:“我一定能打败所有对手”。魏书生反复要求学生大声喊:不紧张。其用意也在于此:树立必胜的信心。
培养“说”的一种极好形式。不求完美,只求参与。可惜的是,这些学生在另一种刻板的教学形式上“学”大的,竟无一人下座位观察。
与学生“商量”学什么,怎么学,是一种教学民主原则的体现。
选择学生不爱学的文言文作为观摩课内容,本身就富有挑战性。目的仍然是为了使学生树立信心,使之从不爱学到爱学。
“寡”字是个使用频率高,又易写错的字。空下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认知的机会。“魏书”一说既传授了汉字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两得。这种穿插,忌讳引伸开去,旁技蔓延。
魏书生上课有六个步骤,“定向”是其中之一。所谓定向,其实就是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目标。他多次讲,语文教学中一篇课文从那儿都可以列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该学什么呢?不定向(许多语文教师把知识点写在教案上,有的干脆无“向”)就无目标,使学生茫茫然。知识愈少,必讲的东西愈少,就愈利于重点突破。所以,他只列了四个知识点。这种以退为进、以少胜多的教法,与上海特级教师陆继椿所倡导的“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不谋而合。
有所“舍”才能有所“取”。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命题。
学生认识汉字,你何必代劳呢?所以魏书生把机会给了学生,这总比教师生硬地灌输强。
转换角色:学生→老师,教师不包打天下,越俎代疱,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一例。
“天时、地利、人和”句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非重点突破不可。
以类似竞赛的形式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课堂的密度大,节奏快学生能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这一句很有必要,它可以照应上课前学生不爱学文言文这一现实。
学生不好懂便是难点。不平均使用力量“串译”,突出了教学难点。
这是鼓励性原则的又一体现。李扬也许从此后仍感到学文言文困难,但,这一次他却尝到成功的乐趣。
这三句在文中至关重要,学生读到此处不流畅,恐怕在理解上仍存在问题。但执教者没有重点突破,甚至没找学生翻译。似有疏漏。
本课可讲的实词很多,如“池”“郭”“域”等,但魏书生,只扣一个“道”字。为什么这样处理?“道”是文眼,又是难点(因为没注释)但他仍采用讨论形式。让学生说出第一感受。
此处似有疏漏,不仿从“道”的本义说起,讲一下常见的几个引申出来的义项为好。
什么叫渗透德育?这大约是一种范例。不刻意雕琢、不生硬,有水到渠成之感。
同是背诵,讲究也很多,魏书生不放任自流,有指导地背。背中有竞赛,花样翻新,讲求语速、情绪,提高了背诵的趣味性与效率。
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征求学生意见,这不就是“学生为主体”的体现吗?
一节观摩课是短暂的,加上学生又不是依照自己的教学思想方法,一手训练出来的,因而难以达到最理想的境界,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魏书生以及教育界前辈多年倡导的一些教学思想、原则(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是为了不都”等)都得到了体现。
他打破了语文教学相沿已久的套路。不求细针密线,步步为营,故意留下空档,看似简约粗放,实则重点突出,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
他始终采用鼓励性原则,对差生尤为关注。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这都是民主性、科学性原则的体现,值得一学。
当然有些做法也值得商榷,如推荐差生是否会伤害差生的自尊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