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1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炭步镇二中 谢金兰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背诵。
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理解“人和”的含义。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
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重音突出 富有节奏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研读赏析翻译全文
★理解词义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亲戚畔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翻译重点和难点
★理解词义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非不坚利兵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亲戚畔之
得道者多助
外城
泛指武器装备
限制

通“叛”,背叛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护城河
震慑
巩固国防
施行仁政
★翻译句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啊,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河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研读赏析 自由朗读,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研读赏析
本文的论述就是围绕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展开的,为了论述这个观点,文章选用了哪些事例?

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最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举完两个例子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道”和“人和”有什么关系?
研读拓展
请结合历史和现实,再举出一个事例阐述“人和”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查找有关“人和”的名言警句,抄在笔记 本上。
研读赏析
三里、七里
环而攻之
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
返回
研读赏析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地利不如人和
返回
研读赏析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返回